首页 理论教育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赏读体验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赏读体验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陈亮离别之时,辛弃疾写这首赠别词壮行。现实只有两句,上片开头一句“醉里挑灯看剑”,下片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其余内容可以说全是梦境描写。开头写实,“醉里挑灯看剑”,犹如晴天霹雳,破空而来,令人猝不及防,惊悚万分。醉后为何不是呼呼大睡,而是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赏读体验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dí)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写于词人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二十一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投奔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赋闲近二十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相处十日。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积极主张抗战,遭到投降派的打击。两人志同道合,境遇类似,多有同气相求、同声相应之共鸣。陈亮离别之时,辛弃疾写这首赠别词壮行。可谓“英雄惜英雄,志士赞志士”。

这是一首记梦词,也是一首写实词,现实与梦幻,沉痛与豪迈,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现实只有两句,上片开头一句“醉里挑灯看剑”,下片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其余内容可以说全是梦境描写。首尾呼应,形成一个似梦非梦、似虚似实的朦胧意境,表现词人壮志未酬、英雄失意的深哀剧痛,表达词人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www.xing528.com)

开头写实,“醉里挑灯看剑”,犹如晴天霹雳,破空而来,令人猝不及防,惊悚万分。同时又云里雾里,悬念迭出,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神。为何饮酒?为何喝醉?何时喝醉?醉到何种程度?醉后为何不是呼呼大睡,而是挑灯看剑?何时才会挑灯?看剑又是何故?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同样,人生也没有无头无脑的醉和醒。辛弃疾,一生辗转,宦海浮沉,原本志在抗金,收复失地,可是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压,赋闲居家,蹉跎岁月,最终隐忍含恨,撒手人寰。这是一个英雄的悲凉,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词中“饮酒”自然是暗示词人心有郁结,忧愤不平,才想到借酒浇愁,自我宽慰。喝酒至醉,心潮澎湃,不是酩酊大醉,人事不省,不是借酒发癫,大呼小叫,而是挑灯看剑,愤愤不平。“挑灯”意味着夜深人静,意味着看个明白,意味着今夜无眠。“看剑”是反常而奇特的动作,一柄宝剑,悬挂床头,朝夕可见,有何稀奇?何以如此翻来覆去凝神细看?久已不曾使用,早就蒙上灰尘,擦拭再三,打量再三,只因为手痒心恨,恨自己不能够驰骋沙场,挥剑杀敌,恨朝廷不思进取,打压抗金,恨时光白白流逝,恨英雄理想沦空。所有的恨都在澎湃热血的酒中,都在久久无眠的深夜,都在寒光闪闪的剑锋。诚如词人结尾所言,“可怜白发生”,面对人世沧桑,须眉皓首,面对英雄失志,大业未竟,词人仰天长叹,哀哀无奈!不为个人荣辱得失,功名富贵,不为自己权位高低,利益多寡,就只为英雄志向,天下安危。据说,词人临终之前,曾大喊几声杀敌,才气绝身亡。

那么词人的理想是什么?一生辗转奔波,起起伏伏,又是为何?词作上片和下片很多词句对梦境内容的描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形象而豪迈的回答。追随词人的行踪,走进词人的大梦吧。那种气势,豪气干云;那种声威,惊天动地;那种痛快,酣畅淋漓。“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军营一座连接一座,号角一声连着一声,幕天席地,气壮山河!牛肉已经烤熟,将士们痛快享用;军乐已经奏起,将士们群情激昂。原来这是元帅出征之前正在检阅部队啊。简单几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描画出一幅沙场点兵的雄壮图景。置身其中,不管是将帅还是士兵,不管是词人还是读者,大家都会热血沸腾,豪情万丈。注意几个词语。“八百里”用典故,极言此牛的庞大威武,神奇不凡,增添了军营盛宴的盛大热烈气氛。塞外之声,雄奇苍凉,劲健铿锵,很容易提振士气,鼓舞人心。“沙场秋点兵”,着一“秋”字,气韵十足,字面言秋高气爽,气氛萧森,暗示形势严峻,大战在即,暗示兵强马壮,胜利在望,暗示军容规整,军纪如山。秋天有凛冽的大风吹过,秋天有高昂士气激荡。

下片承接上片,从沙场点兵转换到沙场杀敌,这又是怎样激动人心的画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舍去万千风物、事态不言,单挑出战马和弓弦,战马神奇,赛过的卢,的卢者何?据传,当年刘备逃亡受困檀溪,身骑的卢一飞三丈,越过檀溪,确保刘备安全逃生。此马非凡马,衬托出骑兵将士的身手矫健,骁勇神奇。将士弯弓,利箭飞出,如野马脱缰,如霹雳惊爆,同样威武神奇,同样利索干脆。词人以点带面,以小见大,通过两个细节,描绘出一支军队的威武、雄壮,速战速决的英雄气概。如此者何?“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心想完成替君主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这是词人的宏伟抱负,远大理想。不在一家之念,不在一己之私,而在家国天下,而在历史千秋。所思者远,所怀者壮!

遗憾在于理想总是那么宏阔壮烈,现实总是那么凄惨悲壮,理想如花瓶,现实如野兽,野兽发疯,闯进词人家中,将精致美丽的花瓶撞得粉碎,留下孤独的词人,仰天长叹,哀哀无助。千秋以降,我们读到词作,读到一个抗金英雄的冲天怒火与豪迈志向,无不感叹唏嘘。是啊,词人如此,陈亮亦然,同病相怜,同心相映。也许千百年前的那个时刻,离别在即,只有这首词,只有这些萦绕词中的情愫才能抚慰彼此激荡起伏的心灵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