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目标的创新与思维的多元化

教育目标的创新与思维的多元化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唯一正确答案教育的驱使,使得不少学生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视角越狭窄,想象越有限。事实上对于某些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教学问题来说,这是对的,但是生活中的大多问题并非如此,它依你所追求的目的而定,甚至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你认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在你寻找到这一答案以后,就会停止其它答案的追求,失去了应有的想象力、创造力,尤其是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大多数如此。

教育目标的创新与思维的多元化

实施创新教育,知识的学习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它只是为学生的潜能、思维方式、能力等多方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必须确立能力培养为主的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获取知识的方法论的教育。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与创造性思维最为密切的是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就来源于发散思维。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对学生聚合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远远高于对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聚合思维是一种鼓励对问题找到“正确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种答案通常在课本上或学习过程中找到。受唯一正确答案教育的驱使,使得不少学生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视角越狭窄,想象越有限。事实上对于某些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教学问题来说,这是对的,但是生活中的大多问题并非如此,它依你所追求的目的而定,甚至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你认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在你寻找到这一答案以后,就会停止其它答案的追求,失去了应有的想象力创造力,尤其是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问题大多数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散性地提问,针对某一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从多种角度,尽可能寻求多种答案。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www.xing528.com)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按统一标准,去获得同样的结论,并用同样的形式和语言把它复制出来,不能有一字之差,否则是错误的。这种教育的后果扼杀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求异的欲望,并形成一个认同、接受、单向思维的,缺乏创造所需的联想能力和迁移能力。

创新就必须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和思维模式,摆脱原有思维的束缚,突破现有的结论,克服迷信和守旧心理,形成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行为品质。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赫克曼教授认为,人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权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提出的奇怪问题或别出心裁的念头,应对学生提出“今天你提了多少问题”,而不是“你今天考了多少分数”。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想象猜测,不迷信权威,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大胆创新,富于批判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