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教育创新之路:学习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职教育创新之路:学习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创新办学方向。应依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进行办学模式改革。政府在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负有重要责任。政府要为中职教育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术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路,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中职教育创新之路:学习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一是创新办学方向。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使得作为升学手段的考试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因此,当前中职教育要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着重推进办学思想的转变,让中职学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方向。

二是创新办学模式。应依据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进行办学模式改革。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劳动者,因此,必须强化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办学模式应多元化,教学模式应多样化。只有多元化办学,才能充分利用和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促进中职教育规模的发展;只有多模式教学,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要积极推进中职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办学,鼓励和推进跨地区、跨省市的联合办学,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创新教学体系。中职教育既区别于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又区别于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在教材的选用和专业的设置上,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性,确保其能够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且适应产业发展战略,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密结合中职学校培养人才的定位特点,坚持“理论够用,技能实用”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原则。同时,在教学和课堂实践过程中,应鼓励教师结合市场与学科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与技能化水平。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的单一、狭窄现象,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做到既重视课程的应用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既注重专业性,又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文理兼容,适当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促进其素质全面提高。(www.xing528.com)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政府在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上负有重要责任。政府既是教育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又是中职教育市场环境的维护者。政府的调控和管理职能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为中职教育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平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教师的岗位管理和公开招聘制度;改革中职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体现岗位职责、能力、业绩的薪酬体系;创新中职招生制度,实行“一线放宽,二线管严”,即放宽入口,管严出口,毕业生必须经过严格考核,保证质量,努力提高“三率”——高合格率、高就业率、高创业率。

五是创新品牌。中职学校要生存、发展,就要提高竞争力。其关键是实施“双品牌”工程,努力创建名牌职业学校和名牌专业。因此,中职学校应借鉴企业品牌发展经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发展具有不同品牌特点的中职学校,使之上规模、上质量、上水平,不断提高竞争力。目前技术工人严重短缺,技术工人的培养和使用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路,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中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