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 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

构建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 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因此,构建这一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为依据,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4.教育目的论先进的教育目的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总的原则。

构建素质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 教育发展与创新人才

构建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构建这样一个目标,除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国家的教育方针并体现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共同要求外,还必须依据各地区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条件,依据学校的具体实际。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是中小学通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构建这一目标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为依据,以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理论为基础。

1.社会需要

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作为服务主体的教育,要主动适应服务对象的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不断更新、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社会。新的理论不断创立,理论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周期日趋缩短,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在上个世纪以前,理论从创立到应用于生产实际,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可是现在许多重大研究项目,在中试阶段就已形成规模生产。

随着科技市场的建立与完善,理论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周期将更加短暂,新的技术将大量涌现。据介绍,近20年来,世界重大创造发明数每4年要翻一番。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平均每1分钟就有1本科技新书出版。50年后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2倍。现在的技术和产品就将迅速过时。美国有人统计,大学毕业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3年后就过时50%,而10年后就只有10%的知识还可以直接应用。也就是说90%的常用知识都要通过大学生自学获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生产也由劳动密集型迅速向着智力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物化劳动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机器不仅可以生产机器,而且还可以操作机器。不仅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而且可以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社会对劳动者数量要求会越来越少,而对素质要求却越来越高。竞争将会更加普遍、尖锐、激烈。要想在这样的社会中涉身立足,成为强者,就必须具备善于学习、善于应变、善于交往、善于合作、善于竞争、善于决策、善于调控等基本素质。

2.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坚持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可分的发展观。在二者总的关系上,他们一方面指出“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另一方面又指出“人也生产社会”。在人的发展水平上,他们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一起视为未来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视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又指出,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人的发展必然具有相对性,并据此勾勒出了三个社会形态下人的发展的总体水平。在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关系上,他们一方面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人的个体发展和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他们一方面重视开发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另一方面又更加强调通过实践和教育使人的体力、智力和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使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都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为我们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我们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它告诉我们,培养目标的构建必须放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今天我们的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就必须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放到各个特定的地区之中。具体地说,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培养。

3.教育规律

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仅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还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错过最佳发展期,潜能就会泯灭。研究证明,人的潜能智力是巨大的,但人的大脑开发利用率还不到10%,而且主要开发期是在婴幼儿时期。如果以17岁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那么0到4岁,要完成发展的50%;5到8岁,完成30%;6到15岁,完成20%。17岁以后一般都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因此,各个时期教育的侧重点及目标要求都应有所不同。婴幼儿时期教育,主要任务是通过人际交往及恰当的活动,促进智力发展,开发潜能,而不是增加知识积累;小学教育,除了注重开发智力外,还要重视传授知识,塑造良好的个性;初中学生智力已接近成熟,是智力最活跃、最敏感的时期,重点应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及创造性的活动,促使智力转化为智慧和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但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必须注意其发展的连续性和协调性,保证个体的能源系统——身体,工作系统——智力,动力系统——非智力,导向系统——思想品德等基本要素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结构,并竭力保持动态平衡的发展态势。

4.教育目的论

先进的教育目的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总的原则。当代先进的教育目的论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主张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我国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及我国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总要求,它是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的政策性基础和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具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随着社会实践和教育改革实践的发展,先进的教育目的论也不断发展。这表现在:“全面发展”的内容不断充实(在“德”、“智”、“体”的基础上又增加“美”、“劳”、“心”等),每一方面的内涵越来越素质化,并且各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趋向整体化。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

在构建具体的培养目标时,我们首先必须坚持全面性,即必须包括学生将来适应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各个基本方面;同时必须注意各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以保证每个学生个体的整体最佳发展,更不能够只重视某些单项目标的实现,轻视以至忽视某些基本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形发展。

5.目标分类理论(www.xing528.com)

关于教育目标分类的理论是构建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又一理论基础。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泰勒指出:课程、教学、评价,都离不开目标的制订。为此,他对教育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长期有益的探索。他的学生布卢姆在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合乎时代要求的理论体系。教育目标分类以行为分类的形式把教育分为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再认和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情感领域的目标包括学习的情绪反映,情感、兴趣、价值倾向的发展等等;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包括由心智活动控制的肌肉反应、活动或操作等。学生的各类学习活动都可纳入上述三个领域。这一理论旨在把制定目标与评价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为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框架,是一种使教育目标可以观察、可以测量的科学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尽管存在些某些不足,但它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为我们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6.脑科学成果

理学心理学关于人脑功能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脑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网络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事物:左脑用逻辑思维线性思维方式,主要集中在显意识功能上;右脑形象思维、面性思维方面,主要集中在潜意识功能上。同时,大脑两半球还有协调制动和在一定条件下互补的功能,人的创造能力就是大脑两半球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和表现。人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至今只不过发挥了1/10,其中右脑功能和脑的整体功能开发尤其不足。而对于现代社会的人认识、适应、改造环境和发展自身来说,发挥人脑整体及其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告诉我们:在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时候,必须着眼于人脑潜能的开发,注意在继续发掘左脑功能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人脑的整体功能开发上,即不但着眼于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特别重视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的创造型人才。

脑生理学和心理学还证明:人脑有一定的生长、发育顺序和成熟的关键期,作为脑功能的心理发展以及人格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而人在生长早期的智力发展尤其迅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的潜能的早期开发,依据人的生理节律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不同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而不能仅仅按照外在的需要和学科逻辑体系的要求来确定这个目标。生理学和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都不同,因而先天禀赋也不同;此外,由于各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千差万别,因而后天接受的影响也各异。因此,各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发展倾向和发展水平都表现出个别差异性,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在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时候,既要提出符合现代社会基本需要、体现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共性的统一要求,又要提出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以便促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得到自己所能得到的独特而健康的发展。

7.对象实际

从实际出发,是施教的基本原则。所谓对象实际,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品德现状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状况等。当代学生的素质现状,可概括为:潜能很大,发展水平不高。潜能很大,是说中国学生非常聪明,许多智力指标都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国外一些研究认为,学生群体的优等智力为20%左右,智力有缺陷(或落后)的为3%左右,天才智力的为1%~3%。而我国有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城学生的优等智力为32%,武汉市智力落后的学生不到2%,智力超常的学生,超过3%。一些国际性调查表明,以华人为主的国家智力因素普遍较差,与智力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因此,我们说,中华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但是不敢说是个健康的民族。青少年学生中,心理障碍病患率高达20%~30%,有的工读学校在校生,患有中度以上心理疾病的学生,高达80%。由于学生非智力因素水平低,内部动力不足,智力的激活度不高,学习态度消极,行为敷衍,速度慢,效率低,效果不好,许多学生的成绩,都达不到智力的相应水平;有的智力超常,成绩甚至达不到起码的要求;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都较薄弱,思想品德也未达到应有高度,所以,根据协调平衡的理论,结合学生实际的素质,应适当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地位,增大权重,以便改变当前不合理的素质结构,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8.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

素质教育理论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了最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素质教育理论一开始就围绕着培养目标问题展开,并吸取了当代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以及教育科学本身的优秀成果,使教育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我们全面正确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构建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最新也是最先进的教育论基础。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人的素质就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

素质的基本特征有四个:一是内在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体的品质,是人在生长、学习、实践过程中把从外界获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加工内化,逐步积淀而成的,是机体化、机能化、心灵化的东西,而不是人的资历、学历、地位、身份之类的外在属性。二是主体性,即素质是在人认识、适应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属性表现出来和产生作用的品质,主体性是素质最本质的特征。三是基本性,即素质是人自身具有的能够对人的主体性活动发生作用的品质中最主要、最具有迁移作用的部分,而不是具体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四是稳定性,即素质是以较为固定的思想倾向、智能特征、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因而能够在人的活动中持久地发生作用的品质,而不是那些偶发的、变化不定的思想、行为特征。

从素质的形成机制和发展层次来看,一个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生理素质包括形态素质、机能素质、运动素质和健康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识素质、情感素质和个性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智能教育的不同之处,首先应表现在这里。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性质的教育,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应试本领;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智能教育则分别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双基”、智力、能力,是功利主义的教育。

在我国,尽管这些类型的教育似乎都是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但“德、智、体”往往归结为具体的知识、技能、能力、行为方式。而对素质教育来说,“德、智、体”指的则是人的那些具有内在性、主体性、基本性和稳定性的品质,即基本素质。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促进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打下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国民基础教育。而所谓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开发其身心潜能;二是以社会环境为条件,将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身心素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促使他们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而又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主义新人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理论揭示了“全面发展”的意义,阐明了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把国家规定的总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中小学的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