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发展中创新人才对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意义

教育发展中创新人才对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意义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既是对学生身心素质发展质量指标的规定,又作为对素质教育实施成果评价的尺度和准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江苏省第二次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认为,与各类目标一样,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级系统。3.素质教育目标是一种“中观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素质教育目标着眼于素质发展的整体性,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看成是整个民族素质

教育发展中创新人才对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意义

1.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科技的发展、科学发展的整体化、各国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没有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人才,高科技无法发展,生产力难以提高,科学的整体化发展难以实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就要失败。时代的发展把人的素质问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这也是人类社会的组织功能的体现。《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育要实现其社会发展的功能,关键是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即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人才。

2.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目标规定着教育行为和评估行为的方向,也规定着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的方向。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儿童的潜能,旨在完善和提高儿童的身心素质,是一种要求更高、实施过程更为复杂的教育活动,也更需要有一个与应试教育有明显区别的目标体系作为自己的导向和规范。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既是对学生身心素质发展质量指标的规定,又作为对素质教育实施成果评价的尺度和准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江苏省第二次小学素质教育研讨会认为,与各类目标一样,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层级系统。在宏观层次上,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总的教育目的;在微观层次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小学教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劳动教育大纲、艺术教育大纲、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从各个侧面对小学生教育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之间,还应该有一个中观层次的目标体系。当前应着重研究构建的正是这样的中观层次的目标体系,它既应是对宏观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又应是对各项微观教育要求的整合。

3.素质教育目标是一种“中观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要通过教育对下一代的素质发展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些要求首先体现在教育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总的目的之中。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及党和政府的文件,有这些要求的一系列表述。例如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又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90年12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了“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

其次,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素质要求,还体现在教育教学具体领域中的单项性规定之中。例如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艺术教育要求、劳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规范以及三好生评选标准、优秀生保送条件等等。一个是教育的指导方针、教育的总目的,一个是具体领域中的单项规定,可以说,分别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的发展要求。这两个层面的要求,有它各自的作用。前者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对整个国家的教育的方向、性质、目的和任务提出了总的要求;后者则对各项具体工作的进程和目标做出了具体规定。

但是,仅有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要求,对学校教育工作所起的导向作用是有限的。宏观层面的要求是“素质化”的要求,但不够具体和系统,而且它往往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至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宏观层面不能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微观层面的要求,又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素质外化了的具体形态的描述或学校有关工作进程的规定,只是针对具体领域的,难免琐碎、零散,且容易出现追求局部优化而损害整体教育功能的弊端。如何将宏观层面的要求具体化、系统化,如何将微观层面的要求综合化、概括化,统一指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提供或建立一个介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之间的中观体系。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就是这样一种中观体系,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所谓承上,就是把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化、系统化。如果构建了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目标体系,那么各级各类学校就能在国家教育指导方针、教育的总的目的指导下,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质量规格;所谓启下,就是将各个具体领域的单项规定综合化,统一指向人的素质的发展,使学校工作从总体上把握方向。

4.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动力。(www.xing528.com)

教育目标是教师所期望的学生的变化,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即培养什么人);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内容(即教什么、学什么,主要包括课程结构和教材结构);决定着教学活动效益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可见,教学目标是影响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根本问题。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盲目的,教学系统就会混乱无序。我国当前的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很大,造成人的素质片面畸形发展。我们的教学不改革,就难以出人才。教学改革首先要改革教育思想,真正变“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构建素质发展目标体系是教学整体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教材教法和教学评价改革的灵魂和动力。

5.素质教育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素质教育作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提出来,目前尤其具有针对性。目前的这种教育是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但这不是全面的素质。本来,通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甚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这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应试教育的目标不是指向这个,而是指向升学,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需要探讨学校教育的导向目标和评价标准。而素质教育目标着眼于素质发展的整体性,把每个人的个性发展看成是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保证和前提,从而规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它对学校的导向作用是全方位的。因为凡是目标,都有定向、激励、调节、评价的功能。构建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就可以使中小学明确各自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随之也就规定了学校的教育过程。例如为了实现目标,课程设置如何改革?课程内容如何确定?课程实施如何进行?课程评价有什么标准?这虽然是制定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以后的一个系统工程,但这些工作的展开,依据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朱川彬老师认为素质教育目标与一般教育目标的区别,不仅在于它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而且在于它描述素质的特征侧重在“内源性”和“内化性”层面。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改变强制性的灌输、约束的教育训练模式,利用激活学生的自我教育机制,使教育过程由被动接受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这对于指导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些学校所以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是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无视“内源性”素质的开发,也轻视“内化性”素质的提高,一味追求知识数量,使教育过程充斥着没有学校活力的低效劳动。这种教育既不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又排斥升学率,而应试教育是必然地排斥和破坏素质教育的,因为它是采取违反规律、违反科学的做法,以损害学生除了“应试素质”(这里姑且称它为“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为补偿的,但素质教育却必然地包含升学率的。素质教育搞好了,升学率必定会高;反过来,升学率高,是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必然结果。而且,在这样的升学率中,包含着人的高质量的素质。这一点已为许多进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的学校所证明。

6.素质教育目标可以引导学校扩大教育的视野,扩大教育的功能、范围。

按照素质教育的理论,教育的功能一是开发人的自然潜能,并使这种潜能外化为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劳动等社会实践的能力;二是组织和指导青少年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成果内化己有,积淀于身心组织之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符合国家、社会、时代需要的理想、信念、情感、态度以及合理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但是,教育究竟在多大的范围内发挥它的功能,这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变化的。这一点,朱川彬老师结合人的素质发展的三个层次进行了讨论。第一层次是自然成长和发展的素质,例如身高、体重和体力。第二层次的素质不能自然地成长和发展,需要在人类“沉睡”着,甚至逐渐萎缩乃至泯灭,如人的智能,离开了人所生存的环境,就不可能得到任何发展,狼孩就是证明。还有一些素质,不仅要有环境而且要有教育和训练,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些素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理想、信念、情感、态度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受到人类认识的限制,人们对教育的功能范围视野比较窄,致使有些素质本来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它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但因为教育的影响没有扩展到这个范围而使它们仅仅处于自然成长的水平或环境影响发展的水平,造成人的巨大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从“大教育”的观点看,如果把优生学营养学乃至遗传工程都看成是人类的“教育”和“训练”,那么它们对于人的素质的提高,正日益显示出巨大作用。就学校教育而言,它的功能范围也正在扩大。例如反映人的智能这一素质的智商,以前认为是先天遗传加上环境影响所决定的;教育能丰富人的知识,提高人的能力,但不能改变人的智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教育能提高人的智商,使人变得聪明。例如弱智儿童通过教育和训练,达到了正常人的发展水平;上海师大教科所的实验学校,实现了常态儿童的超常发展。虽然这些都是教育实验的结果,还没有成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但却已经预示了教育的前途。

现在研究素质教育目标,通过逻辑的、理性的思考,提出具有一定结构和层次的素质发展目标体系,就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把教育的注意力投注到更大的范围之内,使那些处于自然成长水平和环境影响发展水平的素质得到教育的影响而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扩大教育的视野和教育的功能范围还有另一层意义。这就是新的时代和社会对青少年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把这些素质要求作为教育的目标。当前,如何通过教育改革以至全面提高下一代的素质,是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美国前总统布什就提出要“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在全美教育协会提出的9条教改原则中就有一条:“学生必须成为提问者和探索者,而不是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为了培养21世纪的人才,他们推行了“2061”教改计划,提出把“科学教育作为美国一个世纪的教育目标”,青年一代必须具备这样的素质:适应由科学技术组成的世界。日本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与规定:“教育首先要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凡是作为一个未来国民应掌握的基础内容,学生都要学习;凡是作为一个未来国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学生都要具备。”现在日本中小学都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我们的国家,中小学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回答。例如随着改革开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交往、国际合作加强了,地球变小了,我们的青少年应当具备哪些素质?面对着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要保护地球、保护人类,我们的青少年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所有这些,可以说是时代对人类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但是,这些要求,原来是否在教育的视野之内?——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实践上——恐怕不在我们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视野之内。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人才要有超前意识,如果没有明确而具体的导向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这样的理论很难转化为定向、连续、系统的教育实践活动。

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把上面提到的这些时代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具体化为中小学的教育目标,就能使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面向未来,担负起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