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生学习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含义

中职生学习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含义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效、有趣、有用,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使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义。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现如今,中职教育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管齐下。

中职生学习目标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含义

1.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

扩展学习

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顺利达到教学目标的可靠保障,娴熟且灵活多样的教学技巧往往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去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牢固树立以下这些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有趣、有用,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使老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义。

①“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较好的达到三维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②“有趣”是指运用游戏教学、故事教学、TPR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③“有用”是指学习的材料使学生感到有价值。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经常进行行动研究。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方法。著名的教育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须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极其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从广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学习之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即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类课外活动中,开阔视野、愉悦身心、锻炼能力,增强并积累课堂讲授以外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从狭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规定的教学计划课程之外自愿参加、有组织地进行的各类活动,按其类型大致可分为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学术科技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学生社团、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可见,第二课堂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中等职业学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中职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

扩展学习

中职教育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管齐下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随之提高,这就将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提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现如今,中职教育需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管齐下。

一、职业学校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的价值体现,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概念。所谓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对于当代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要具备以下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www.xing528.com)

1.道德、法律、竞争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既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有较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意识也成为人们必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将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拓、进取、创新精神

职业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使学生具有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进行创新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老师改变教育方式、增强教师创新教育的意识、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切实把学生的发展转变作为衡量学生进步的标准。

3.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素养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的复杂化、多样化、技术化、现代化、信息化使生活和职业瞬息万变,这就使当代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否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了将来能否为社会所接受的重要标准。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学习适合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应该具备的技能技术,培养与发展相应的能力结构。只有将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技术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才是当今社会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结构。

二、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

职业教育所设立的专业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标志,也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根本所在。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地方,也是向劳动市场输送专业对口高质量人才的地方。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做好社会人才市场的调研,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设立自己的专业,组织教学活动,并由此确定职业学校发展的方向。

1.职业学校要树立坚定不移的信念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面临生源紧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克服困难,寻找目标,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灵活多变

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开创性地设置适合自己的专业。设置专业要对路,适合市场的需求,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快上岗。校企合作就是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这种形式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3.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辅相成

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定期参加一些短期培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跨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更容易被社会和企业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