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课堂活力的一节课

激发课堂活力的一节课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讲的是《放风筝》的第二课时,孩子们背完古诗后,我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老师新学了一首歌,想唱给你们听!”“我每次放风筝都飞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联系自己放风筝的经验,真好!新课改提出“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想,我们教师就是激发这种“活力”的源泉吧!

激发课堂活力的一节课

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教室。

这是下午的第一节课,上课铃已经响了,孩子们懒懒的,有的坐着,有的趴着、有的干脆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农村的孩子很少有午睡的习惯,再加上“春光懒困”,难怪了!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孩子们懒洋洋的样子,我有些犹豫:这节讲读课不知能不能上好。

要讲的是《放风筝》的第二课时,孩子们背完古诗后,我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老师新学了一首歌,想唱给你们听!”看得出来,眼里有神了,他们最喜欢听我唱歌了!“记得那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望着墙角糊好的风筝,不觉亮了天……”很好听的歌,连我自己都陶醉了。

“孩子们,你们放过风筝吗?”孩子们立刻来精神了!“我放过,飞得很高很高呢!”男孩子也不再昏昏欲睡了。“我每次放风筝都飞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女孩子们这方面的“技能”有些欠缺,和我一样。“那是因为你不会放!赶明儿我教你!”周欢还真是热心肠!

我笑了:“老师也不会放风筝。不过课文里有描述放风筝的过程,看谁能尽快读懂,表演给老师看?”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都在找课文中的描述呢!一会儿,就有同学坐不住了,口中念念有词,手里比划着;有的干脆两三个人合作,共同表演。最后选了一组到前面表演给大家看,下面的观众还一个个不好糊弄呢!

“老师,他那两只手放歪了,课文中说是‘端端正正地举着’呢!”读书还真仔细!

“老师,他松手时应该是平着撒手,这样往下一放,风筝该飞不起来了!”联系自己放风筝的经验,真好!

我仰头:“看到风筝飘飘荡荡地升上了天空,心情真是又高兴,又自豪啊!”孩子们兴奋起来,快乐地读着课文的第三段。

我继续微仰头:“看,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那都是什么风筝啊?老师近视眼,怎么一个都看不清啊?”孩子们笑了:“老师,我读给你听!”真热心!我趁机提要求:“要读得形象,让我听你读就像看到真的风筝一样!”“行!”

教室里顿时一片读书声,瞧,练得多认真呀!很快,那美丽的“大蝴蝶”、可爱的“小蜜蜂”、悠闲的“大金鱼”、精致的“小卫星”,都绘声绘色地呈现在朗读里!

“还有吗?”我好像没听够。立刻有学生看到了后面的省略号:“还有还有……”“鹞鹰”、“鹦鹉”、“仙鹤”、“蜈蚣”、“小老鼠”……(www.xing528.com)

“他们什么样呢?真想听听像课文中那样形象生动的介绍!”孩子们跃跃欲试。我打断了忙着举手的同学:“先静下心来想一想,写一写,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下面就是孩子们精彩的句子

“看,一只洁白的‘仙鹤’在空中翩翩起舞,那美妙的舞姿吸引了很多小鸟呢!”

“一只‘百脚蜈蚣’扭动着灰色的身子,好像在往洞里钻。”

“那只黑色的小老鼠,贼头贼脑的,好像要去偷大米!”

“那只矫健的雄鹰飞得最高,煽动着两个黑得发亮的翅膀,好像在说:‘你们有谁比得过我?’”

……

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我和孩子们的心也随着春日的暖阳在教室里飘荡。在这阳春三月里,在这原本慵懒的下午,在这节快乐的语文课上,孩子们收获着,我也收获着。孩子的感情需要激发,孩子的语言需要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更需要激发!新课改提出“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我想,我们教师就是激发这种“活力”的源泉吧!

思考着,探索着,尝试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