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瑟C96手枪发展历史与特点

毛瑟C96手枪发展历史与特点

时间:2023-07-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瑟C96是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1939年毛瑟厂停止生产,共生产了约一百万支毛瑟C96,其他国家仿制了约数百万支。毛瑟兵工厂一直希望让德国军队能装备其生产的毛瑟C96手枪。毛瑟C96手枪平面透析图毛瑟C96手枪型号M1916 Prussian Red 9:一战期间,德国陆军向毛瑟兵工厂购买了150000支9×19mm口径C96衍生型,但至一战结束前只完成了约137000支,与本为制式手枪的鲁格P08作搭配。

毛瑟C96手枪发展历史与特点

毛瑟C96手枪基本参数

毛瑟C96手枪简介

毛瑟C96(Broomhandle(扫把柄)Mauser/Mauser C96),又称驳壳枪,是一种由毛瑟兵工厂在1896年推出的全自动手枪,因其枪套是一个木制的盒子,所以在中国称为“盒子炮”或“匣子枪”。

毛瑟C96是由德国毛瑟兵工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1939年毛瑟厂停止生产,共生产了约一百万支毛瑟C96,其他国家仿制了约数百万支。最初的毛瑟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费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设计出来的,后来毛瑟兵工厂的老板却为此枪申请了专利。毛瑟兵工厂一直希望让德国军队能装备其生产的毛瑟C96手枪。第一次大战期间德国陆军订购了150000支9mm口径的俗称Red 9的C96,在战争结束前毛瑟兵工厂交付了137000支给德国陆军,这是德国陆军正式装备此枪的唯一记录。另外中国陆军于抗日战争时期亦曾经大量使用此枪。

在20世纪初期,中国当时处在内战时期,对军火需求量大,驳壳枪开始分两个渠道流入中国,一是经过欧洲代理商──联合公司卖给日本武器经销商和贸易公司,然后由日本销往中国,这一渠道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二是通过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商将驳壳枪卖给中国。驳壳枪成为各部队军官的首选枪种。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军官也选配这种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

毛瑟C96手枪平面透析图

毛瑟C96手枪型号

M1916 Prussian Red 9:一战期间,德国陆军向毛瑟兵工厂购买了150000支9×19mm口径C96衍生型,但至一战结束前只完成了约137000支,与本为制式手枪的鲁格P08作搭配。为了避免士兵误用7.63mm弹药,这种9mm口径的C96在木制握把刻印了一个红色的9字作记号,因此名为Red 9。(www.xing528.com)

M1921“Bolo”Mauser:毛瑟在1921年至1930年量产7.63×25mm口径型,波兰人、立陶宛人、白俄罗斯人及自由军团皆有装备。

毛瑟C96手枪结构图

毛瑟C96手枪配备枪托

毛瑟C96手枪零件平面展示图

M1932/M712 Schnellfeuer:西班牙枪械生产商Astra在1927年至1928年生产毛瑟C96的改进型,此型号改用可拆式弹匣供弹、具有全自动射击功能。Astra把这批手枪出口至远东地区。毛瑟厂亦在1932年起自行生产全自动型的C96,名为Schnellfeuer(意为“速射”),收藏家把这种型号取名为M1932。Schnellfeuer亦有大量出口至中国及西班牙。德国国防军在二战时亦有小量装备Schnellfeuer,并定名为M712。

美国在1934年执行的国家枪械法案中,将Schnellfeuer归类为机枪进口美国时每支需付200美元税金,可拆式弹匣供弹半自动型亦有出口至美国市场,在战后取名为M7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