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的禁忌及其重要性

佛教的禁忌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规定其弟子在日常生活和行为方面都要遵守“四威仪”和“十重戒”。非佛教徒对寺院里的僧尼或在家的居士行礼,以合十礼为宜。另外,为保持佛门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在日本,有佛事的祭祀膳桌上禁忌带腥味的食品,同时忌食牛肉。在泰国,佛教徒最忌讳别人摸他们的头。佛教徒购买佛饰时忌说“购买”,只能用“求租”或“尊请”之类的词,否则被视为对佛祖的不敬,会招来灾祸。

佛教的禁忌及其重要性

(一)僧尼禁忌

(1)“四威仪”是指僧尼的行、站、坐、卧应该保持的威仪德相,不容许表现举止轻浮,一切都要遵礼如法。所谓“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如果举止违反规定,就不能保持其威严。

(2)“十重戒”即戒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说过罪、自赞毁他、悭、嗔、谤三宝。此外,饮食戒有三项,即:过午不食、不吃荤腥(荤食和腥食在佛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荤专指葱、蒜、辣椒等气味浓烈、刺激性强的东西。因为吃了这些东西不利于修行)、不喝酒。着装戒有一项,即不着杂色衣。

佛教规定其弟子在日常生活和行为方面都要遵守“四威仪”和“十重戒”。

(二)其他禁忌

1.交往禁忌

佛教徒内部不用握手礼节,不要主动伸手与僧众相握,尤其注意不要与出家的尼众握手。非佛教徒对寺院里的僧尼或在家的居士行礼,以合十礼为宜。

2.行为禁忌

佛寺历来被佛教视为清净圣地,所以,非佛教徒进入寺庙时,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要举行宗教仪式时,不能高声喧哗以及做出其他干扰宗教仪式或程序的举动。另外,为保持佛门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www.xing528.com)

3.祭拜禁忌

入寺拜佛一般要烧香,这是为了袅袅香烟扶摇直上,把诉诸佛的“信息”传递给众佛。但在拈香时要注意香的支数,由于佛教把单数看成吉数,所以烧香时,每炷香可以有很多支,但必须是单数。

4.国别禁忌

在缅甸,佛教徒忌吃活物,有不杀生与放生的习俗。忌穿鞋进入佛堂与一切神圣的地方。他们认为制鞋用的是皮革,是杀生所得,并且鞋子踏在脚下是肮脏的物品,会玷污圣地,受到报应。

日本,有佛事的祭祀膳桌上禁忌带腥味的食品,同时忌食牛肉。忌妇女接触寺庙里的和尚,忌妇女送东西给和尚。

在泰国,佛教徒最忌讳别人摸他们的头。即使是大人对小孩的抚爱也忌讳摸头顶,因为传统的佛俗认为头部是最高贵的部位,抚摸或其他有关接触别人头部的动作都是对人的极大侮辱。同时还忌讳当着佛祖的面说轻率的话。佛教徒购买佛饰时忌说“购买”,只能用“求租”或“尊请”之类的词,否则被视为对佛祖的不敬,会招来灾祸。

在中国,佛教徒忌别人随意触摸佛像、寺庙里的经书、钟鼓以及活佛的身体、佩戴的念珠等被视为“圣物”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