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竺道潜及其对佛教的贡献

竺道潜及其对佛教的贡献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竺道潜竺道潜,字法深,不知其俗姓,盖衣冠之胤也。故支道林与高丽道人书美竺法深,特标扬其为“中州刘公之弟子”。追踪问道者,已复结侣山门。按传复言司空何次道师事深公云云,但何充卒于永和二年,赠司空,其礼事法深应在成帝世前)潜虽复从运东西,而素怀不乐。支遁字道林,为清谈家所最倾倒。盖竺法深以远大之量见称,而支道林则善清谈,人所仰慕。

竺道潜及其对佛教的贡献

竺 道 潜

竺道潜,字法深,不知其俗姓,盖衣冠之胤也。(《世说·德行篇》注。但《僧传》曰:姓王,琅笽人,晋丞相武昌郡公之弟也。深公卒后,孝武下诏,谓其“弃宰相之荣”,可知深实出名族)年十八出家,约在惠帝泰安二年(公元303年),永嘉初避乱过江,年只二十余。约成帝末年,隐居剡县山中,年已早过五十矣。(王导死于成帝咸康五年,庾亮死于六年,其后深东出)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374年)卒于山中,年八十九。(《世说注》作“七十九”,上据《高僧传》)

法深出家,事中州刘元真为师。元真早有才解之誉。故孙绰赞曰:“索索虚徐(一作’),翳翳闲冲。谁其体之,在我刘公。谈能雕饰,照足开。怀抱之内,豁尔每融。”(《僧传》)据此则刘公者,亦西晋清谈之名士。按元魏太武帝毁法诏书,诋佛法为刘元真、吕伯疆所伪造(《释老志》),则其地位可知。孙兴公赞其“谈能雕饰,照足开”,想能融合佛法玄理之甚有关系人物。故支道林与高丽道人书美竺法深,特标扬其为“中州刘公之弟子”。法深之学,内外俱赡(亦《僧传》引支道林书中语),盖均得之于元真。故《僧传》曰:潜伏膺以后,剪削浮华,崇本务学,微言兴化,誉洽西朝也。(《世说·德行篇注》亦曰道徽高扇,誉播山东)年少(《僧传》作“年二十四”。但其过江时年当只二十一)讲《法华》(竺法护于太康七年译《正法华经》)、《大品》(竺叔兰于元康年译《放光经》)。曾与桓彝之父颖(《晋书》作“颢”)为至交。(《世说·德行篇》“桓常侍语”注云:父颖,有高名。《晋书·彝传》:父颢,官至郎中)是亦西晋名士已与释子往还之确证也。

元嘉初,潜避乱过江。元明二帝、丞相王茂弘、太尉庾元规,并钦其风德,友而敬焉。建武、太宁中,潜恒著展屐至殿内,时人咸谓方外之士,以德重故也。及二帝升遐,王庾又薨,乃隐迹剡山,以避当世。追踪问道者,已复结侣山门。潜优游讲席三十余载,或畅《方等》,或释《老》、《庄》。投身北面者,莫不内外兼洽。有竺法义者,年十三(《名僧传抄》作九),遇深公,便问:“仁利是君子所行,孔丘何故罕言?”深公曰:“物鲜能行,是故寡言。”深见其幼而颖悟,劝令出家。义乃从深受学,游刃众典,尤善《法华》。又有竺法支,尝从深受《阿毗昙》,年二十四便能讲说。后于剡县城南立法华台。竺法蕴(当即主心无义之温法师)尤善《放光般若》,盖《法华大品》均深公擅美者也。(深弟子尚有康法识、竺法济)(www.xing528.com)

至哀帝时,好重佛法,频遣两使,殷勤征请。潜以诏旨之重,暂游宫阙,即于御筵,开讲《大品》。上及朝士,并称善焉。于时会稽王昱作相,朝野以为至德。以潜是道俗标领,又先朝友敬,尊重挹服,顶戴兼常。迨昱即帝位,虔礼弥笃。(上见《僧传》。按传复言司空何次道师事深公云云,但何充卒于永和二年,赠司空,其礼事法深应在成帝世前)潜虽复从运东西,而素怀不乐。乃启还剡之□山,逍遥林阜,以毕余年。卒于宁康二年。孝武帝特下诏哀悼,赙钱十万,星驰驿送。(上节引《僧传》)

孙兴公《道贤论》以深公比刘伯伦。论云:“潜公道素渊重,有远大之量。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小。虽高栖之业,刘所不及,而旷大之体同焉。”《世说·轻诋篇》曰:“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言语篇》曰:“竺法深在简文坐。刘尹问‘道人何以游朱门?’答曰:‘君自见其朱门,贫道如游蓬户。’”深公胸中旷达,轩然远举,故兴公称其远大之量。(按《世说·德行篇》、《方正篇》俱载后来人多有道深公者,疑深公旷大任达,故细行处颇为人所疵义)《高僧传》曰:“支遁遣使求买□山之侧沃洲小岭,欲为幽栖之处。潜答云:‘欲来辄给,岂闻巢、由买山而隐。’”(亦见《世说·言语篇》)。其襟怀洒脱盖类此。支遁字道林,为清谈家所最倾倒。(《僧传·于法开传》记时人语曰:“深量开思,林谈识记。”盖竺法深以远大之量见称,而支道林则善清谈,人所仰慕。开者于法开,识者康法识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