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辩士的自我反思:人声与文本互动的智性乐趣

辩士的自我反思:人声与文本互动的智性乐趣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松田春翠及其弟子所沿袭的声色辩士传统不同,辩士的另一副面相充满了文本互动与自我反思。[16]辩士的人声评论也能带来与“沉浸感”看似相悖的“自反性”:用声音进行自我指涉的反思,用戏仿的方式与文本产生距离,形成一种文本游戏的智性乐趣。对于电子影像互动媒介来说,人声的自我指涉,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体现出来。但与解说辩士传统更接近的,是来自电影外部的人声解说。

辩士的自我反思:人声与文本互动的智性乐趣

与松田春翠及其弟子所沿袭的声色辩士传统不同,辩士的另一副面相充满了文本互动与自我反思。为《卡里加利博士》(Dr.Caligari)等德国表现主义影片做过解说的早期辩士德川梦声,以冷静客观的风格闻名于世。导演衣笠贞之助也曾表示,很欣赏他在《疯狂的一页》1926年首映时为该片所做的解说,认为德川出色的讲解与他新感觉派的先锋风格非常匹配。[15]德川对于新兴媒介和文学类型总是抱有一丝警惕,他曾撰文评价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推理小说,并把批评的视角代入电影解说中,在“辩士叙述”的人声维度质疑推理小说的陈规结构。[16]

辩士的人声评论也能带来与“沉浸感”看似相悖的“自反性”(self-reflective):用声音进行自我指涉的反思,用戏仿(parody)的方式与文本产生距离,形成一种文本游戏的智性乐趣。在电影媒介出现前,我们可以在后设小说(metafiction)中看到此类元叙事(meta-narrative)的踪迹。如果把思路放到电影史中,则评论音轨(audio commentary)的某些元素也可看作辩士“自反性”的当代回响。对于电子影像互动媒介来说,人声的自我指涉,可以用更灵活的方式体现出来。

“你即将开始阅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17]卡尔维诺著名的后设小说《寒冬夜行人》(If on a winter's Night a Traveler),开篇的方式神似辩士的解说,以第二人称“你”写下的这句话,有一种呼之欲出的“语音感”和“表演感”。而约翰·巴思(JohnBarth)的小说《夜海之旅》(Night Sea Journey)在结尾,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只有声音而没有实体的角色,这个角色无法停止说话,似乎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希望超越文本语言,跳出作者的控制,然而它仍然是作者的“声音”,作为“文字”的文本仍然存在。[18]为了解决语言声音的矛盾,现实主义小说采用了妥协的办法,即全知全能的“语音”。[19]现实主义默认了这种并不自然的叙事声音,而“全知全能的声音”在后设小说中,总是代表着更高维度的自我反思,反而让后设小说产生了新的叙事层次,它通常也是自知的,并指向别的文本与外部世界

对于电影来说,元电影(metacinema)通过叙事戏仿、结构套层等方式,把自我指涉作为趣味。但与解说辩士传统更接近的,是来自电影外部的人声解说。虽然没有受到辩士直接的影响,在精神实质上,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的评论音轨却成了电子档案时代解说辩士的继承者。学者马尔特·哈根(Malte Hagener)认为:“评论音轨的观众不再对沉浸在虚构中感兴趣,他们想知道的是关于电影制作本身的内容。”[20]1984年,标准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第一次在发行的电影光碟中添加了评论音轨,电影史学家罗纳德·哈弗(Ronald Haver)在《金刚》(King Kong)的片头感慨,光碟储存技术带给观众独特的新体验,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听他解说影片,并且反复播放。[21]实际上,解说辩士的传统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提供同样的体验,而随着电子技术的诞生,解说不再需要辩士的“身体在场”,通过刻录手段,评论的话语被永久地记录下来,作为外部的音轨和电影内的声音同时播放。评论音轨有着超乎寻常的“即时性(immediacy),它成了另一个文本[22],与电影内在相连,丰富了观影体验。

从“辩士”到“评论音轨”,是人声对影片内部文本干涉的发展过程,也是参与文化的发展史。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影不再是边界清晰,自成脉络的封闭系统,作为文本符号,它是动态多变的:从电影到电脑游戏主题公园的观览车,或是装置艺术[23]。在电子影像互动媒介中,我们仍然能够听见“自我反思的人声”。电脑游戏《史丹利的寓言》(Stanley Parable)里,通常用来帮助玩家进入游戏的旁白反而成了行动的阻碍,超然的人声甚至会无情地批判玩家,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质疑游戏叙事中的一切陈规。玩家行动和旁白指示之间微妙的博弈,为“互动叙事”增添了新的层次。对于《史丹利的寓言》这样的游戏来说,如果再加上实况者的评论声音,形成“自反性”之外的“自反性”,带来的将是听觉维度的“镜渊”效果。

从解说辩士到评论音轨,再到互动叙事,作为“影像外的人声”,自我反思的特性从未消失。问题在于“影像外的人声”为什么会形成矛盾的两面:有时提供沉浸感,有时又提供抽离感。短小的篇章显然无法回答这个“人声本体论”的设问,但我们可以谨慎地提出一些假设。

“口头文字是心理经验的象征”,亚里士多德的描述似乎也可以用“心声”来概括。辩士们感情充沛、脱口而出的心理经验,与听众的“心声”互相应和,强烈的共情产生沉浸感。声音现象不是纯粹的想象,也不是纯粹的知觉,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桥梁。正如现象学家唐·伊德(Don Ihde)提出的,“戏剧性”的声音是最能体现人类主体间性的有意义的声音。[24]同时,伊德认为内在语言(inner speech)是“口语化”的,怀疑哲学家用声音思考时,是否真的在心中默念“术语”。他认为意识流作家发现了这种现象,用一种流动和戏剧的形式来表现内心的声音。[25]这种在意识中流动的声音,又是反映自身的,常常具有自我反思的特点。

或许可以这样说,内心的声音,既是自我意识的呢喃,又是渴望与外界声音共鸣的沉默呼喊。影像外的人声,辩士以及其继承者们同时带来了沉浸感和抽离感,而这种矛盾似乎是内在语言的一面镜子,也是“人”本身的一面镜子。“人声”离不开“人” 的概念,笔者对辩士的历史考察,没有使用“新物质主义”所衍生出的注重物质实体的方法。基特勒“把人从人文学科中赶出去” 的说法,可能隐含着技术决定论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考古学不应该是对技术史的浪漫化想象,也并非只有“新物质主义”一种路径。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重新发现“人”的概念,不代表“人”已经被“物质技术”决定或取代。正相反,“人”的某些可能性也许一直存在,而物质技术的发展终于为那些可能性提供了合适的容器。技术最终指向的到底是“人文主义”的死亡,还是它的重生呢?

【注释】

[1]安德森.日本的有声默片:活弁及其语境[J].孟静慈,译.艺术评论,2010(3):63-68.

[2]HIDEAKIF.Benshi as stars:the irony of the popularity and respectability of voice performers in Japanese cinema[J].Cinema journal,2006,45(2):68-84.

[3]艾尔塞瑟.媒体考古学作为征兆(上)[J].于昌民,译.电影艺术,2017(1):75-83.

[4]艾尔塞瑟.媒体考古学作为征兆(上)[J].于昌民,译.电影艺术,2017(1):75-83.

[5]安德森.日本的有声默片:活弁及其语境[J].孟静慈,译.艺术评论,2010(3):63-68.

[6]GEROW A.Visions of Japanese modernity:articulations of cinema,nation,and spectatorship,1895-1925[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138.

[7]GEROW A.Visions of Japanese modernity:articulations of cinema,nation,and spectatorship,1895-1925[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147.

[8]冈宁.吸引力电影:早期电影及其观众与先锋派[J].范倍,译.电影艺术,2009(2):61-65.

[9]安德森.日本的有声默片:活弁及其语境[J].孟静慈,译.艺术评论,2010(3):63-68.(www.xing528.com)

[10]LASHKARI A.Kalantari M.pardeh khani:a dramatic form of storytelling in Iran[J].Asian theatre journal,2015,32(1):245.

[11]GEROW A.Visions of Japanese modernity:articulations of cinema,nation,and spectatorship,1895-1925[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0:148.

[12]大森恭子.サウンド·オフ·サイレンツ—無声映画と弁士の語り[J].東京外国語大学国際日本学研究報告,2019(7):8.

[13]内藤豊裕.日本における「声優」とは何か?——映画史の観点から[J].学習院大学人文科学論集,2015(24):342.

[14]希翁.声音[M].张艾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00.

[15]安德森.日本的有声默片:活弁及其语境[J].孟静慈,译.艺术评论,2010(3):63-68.

[16]OMORI K.Narrating the detective:nansensu,silent film benshi performances and Tokugawa Musei's absurdist detective fiction[C].Japan Forum,2009,21(1):75-93.

[17]卡尔维诺.卡尔维诺文集:第5卷[M].吕同六,张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11.

[18]WAUGH P.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84:91.

[19]WAUGH P.Metafi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84:91.

[20]HAGENER M.How the nouvelle vague invented the DVD:cinephilia,new waves and film culture in the age of digital dissemination[J].Aniki,2014,1(1):73-85.

[21]BINDER M.A light affliction:a history of film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M].Lulu.com,2015:182.

[22]PARKER D,PARKER M.Directors and DVD commentary:the specifics of intention[J].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2004,62(1):13-22.

[23]HAGENER M.How the nouvelle vague invented the DVD:cinephilia,new waves and film culture in the age of digital dissemination[J].Aniki,2014,1(1):73-85.

[24]IHDE D.Listening and voice:phenomenologies of sound[M].New York,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70.

[25]IHDE D.Listening and voice:phenomenologies of sound[M].New York,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1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