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反思:纪录片对真实构建与反思的探索

自我反思:纪录片对真实构建与反思的探索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沿用相对为业界与学界认可的“自我反射式纪录片”这一概念,探讨提出并践行自我反射式纪录片的起点与背景,也即审查一批电影人质疑而反抗的电影类型和传统的制作方式,并考察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在互动而透视的机制之下对真实的建构。

自我反思:纪录片对真实构建与反思的探索

莫常红 北京联合大学

德国哲学康德说过: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人类运用科学的理性认识外部的宇宙之时,并没有停歇对内部宇宙展开思考与探索。研究个人乃至人类以外的自然世界诚然需要科学的、理性的分析,而反过来研究自我乃至人类自身的社会科学不能只靠感性的、艺术的体验。于此,社会科学如何成为一门科学,研究社会科学需要怎样的方法与路径,这就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铺垫了反身性的思维。

与之类似,电影人在把镜头对准身外的他人和事物时,“持摄影机的人”以科学技术装备作为中介,实现了人的延伸。但他怎样和包围他的世界进行信息、能量的交换,展开情感的交流,从传者到受者单向流动的模式必然有着专横控制且不容置辩、难容反抗的意味。因此,无论是虚构的故事片还是非虚构的纪录片,人们开始回过身来关注摄制者自己,思考影片拍摄与制作的过程,乃至反思电影这个兼具艺术与媒介的事物,这就为元电影、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奠定了反身性的基础。(www.xing528.com)

“自反性”,英文为reflexivity,其前缀“re-”的意思是向后、又、反对、反向的;拉丁语词根flectere-意指弯曲,所以包含着又弯曲、反向弯曲的意思。reflexivity翻译成中文,有反身性、反思性、自反性、反射性、反观性等,不一而足。在笔者看来,这些翻译都像抛出去又能飞回来的飞行器“飞去来器”一样,有回归自身的意味,“反身”和“反思”分指肉身位置与理性探索,“反观”强调在对照中观察与思考,而“反射”暗含着几分生物学和物理光学的色彩。本文沿用相对为业界与学界认可的“自我反射式纪录片”这一概念,探讨提出并践行自我反射式纪录片的起点与背景,也即审查一批电影人质疑而反抗的电影类型和传统的制作方式,并考察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在互动而透视的机制之下对真实的建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