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数据引发教师自我反思

大数据引发教师自我反思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内在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然而,面对大数据,多数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够强烈,过于被动,内在动力不足,缺乏一定的教育信念和危机感。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

大数据引发教师自我反思

第一,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问题。大数据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内在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实践经验。然而,面对大数据,多数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够强烈,过于被动,内在动力不足,缺乏一定的教育信念和危机感。身处大数据时代,自我发展的危机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和真实,教师不能沉浸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里和自己狭小的圈子里,不能故步自封,需要将自己的眼光放长远,善于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立足于未来教育发展目标,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才能够具体地落到实处。大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对获得的巨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和决策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主动求取新鲜事物的意识,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要有明确的规划和安排,时刻保持大数据的思维方式,用数据说话,从自我的发展意识改变起,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实践材料。然而,现实中往往教师所处的学校之间的福利待遇的差别,造成部分教师归属感不强,人员流动性大。教师的情感需求与愿望达成没有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与现实的失落感纠结不断,教师中普遍出现职业倦怠。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也没有系统专业的指导,导致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感到迷茫,陷入被动发展的态势。

现在社会手机电脑、网络是其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学生的兴趣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已经完全异于以前。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教师要学会放下权威,大胆承认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了解得更多,虚心向学生请教,学生也要敢于发问,出现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有力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5]如果教师自我发展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不转变,将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数据时代的教师要树立发展创新的自我意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技术和方式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制订一套适合的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够有明确的目标,脚踏实地循着目标前进,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价值和意义。同时,教师在大数据时代需要具备自我的数据意识,也就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接触到的相关数据及其异动具有敏锐的嗅觉,教与学的相关过程和行为等从数据的角度理解、感受和评价。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更新自己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制订专业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不断充实自身的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才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任何研究都在追寻一个逻辑起点,而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起点需要从教师自我意识开始,若一个人连认知自我的意识都没有,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自我,即使外界发生再大的变化和拥有再大的助推力也是徒劳无益的。

第二,专业发展中的角色转变问题。教师在大数据时代的课堂上扮演的是信息资源整合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监督者等角色。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知识、提供资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筛选、整合相关资料,善于利用信息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因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具有最新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知识体系,才能够有底气迎接未来充满挑战的社会和充满求知欲望的学生课堂。但大多教师由于根深蒂固的教学习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会让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不愿意失去自己在学生心中的知识全能形象,因此不仅使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也将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无法得到快速理想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首先,教师针对教学资源方面要从提供者转变为整合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广泛地收集各种学习信息、学习资源,将这些信息和资源加以分析和整理,然后以多媒体和网络的形式有选择地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其次,教学方式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传授学习方法,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与此同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要做学生的合作者、评价者以及监督者。这些要求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转变角色,加强自己的学习意识,不断地完善更新已有知识库,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最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的知识。

第三,专业发展中的利益处理问题。大数据时代,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多元化,因此教师可通过轻松便捷的方式获取教学资源,通过自我甄别选择适合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资源,形成个性化、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注重个人专业的发展。学校中往往存在个人比较优秀和教学贡献突出的教师,而这类教师由于自我优越感极强,一心钻研自己的教学和学术,不愿意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带领团队和集体共同进步,缺乏集体荣誉感,导致大数据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学成绩和个人的贡献是教师发展和评价的主要标准,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对个人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的重视程度多于集体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往往是教师群体受利益机制和职称晋升制度的影响,偏重个人教学成果,而淡化集体教学成果,内部竞争激烈的结果。

在大数据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的融合,多开展教师群体间的合作和交流活动,教师要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多交流,建立起互动合作机制,最好能够创建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为实现学科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添砖加瓦。以群体发展促进个体发展,个体得到发展后,又会转而促进群体发展。教师若一味地采取单一的交流方式、孤立的学习状态,肯定不能适应时代对教师提出的专业要求。伴随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为了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教师需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逐步演变为大数据时代的主流方式,我们需要加紧建构适合大数据时代教师发展的模式,使之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大数据时代,教师首先应该具备集体荣誉感,要有无私奉献的专业精神,同时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以身作则,关注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提升信息化技术手段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利用所学习的学科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模式,经常在课堂中注入学生没接触过的新知识,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www.xing528.com)

第四,专业发展中的知识结构问题。大数据时代的教师知识体系可以指导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大数据时代教师获取的知识属于碎片化的知识,缺乏系统性。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既要求对教育现象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和总结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又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育本质价值开展的积极探索。只有在理论指引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使教师获得关于教育本质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改造和完善教师教育活动。于教师而言,教学思维缺乏独创性、批判性以至于僵化、萎缩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学理论匮乏与不足。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懂得教育规律,其次要客观地遵循教育规律。在此基础上,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通过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参与课题研究等途径,注重科研实践的形成及转化。

要达到上述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不断丰富已有专业知识,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教师只有具备了系统化和丰富的知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根据教师个人的文化差异,需要不断整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大数据时代,教育将由一个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学科,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教育中教师若连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不能系统地深入了解和掌握,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大数据相关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就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五,大数据的能力提升问题。目前教师大多只在乎数据本身和如何应用数据,而不善于有针对性地去挖掘数据。因为大量的数据信息并不全是对我们教育教学有用的,随着教育大数据的快速增长,学生的海量数据不仅记录了学生学习行为轨迹,而且反映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度,这些数据是量化的、明显的学生的信息。有些数据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可以挖掘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迹象,以及学生的挫折感、参与度等,教师必须学会有效地浏览海量数据,善于借助大数据有效分析解读千差万别的学生,走进学生世界,将不同数据分析整合在教学决策中,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教师不但要提高大数据的挖掘、甄别和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对挖掘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后再加以利用,而且要有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数据指导其教学,通过多元数据了解学生的状态,使自己的教学决策更科学。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学生、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掌控自己教学的实践和发展的进程,及时调整改善教学,促进教学决策,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6]此外,还要学会提升自己处理数据的能力,运用数据的智慧,提升教师运用数据促进教学决策的能力。将采集到的大量数据提炼成有效信息、知识,并且升华为智慧以改进教学工作。在学校倡导数据文化,建立持久运作的收集、分析数据并将分析结果转换为教学决策和实践的体系,提升自己在专业发展中的数据处理能力,真正发挥大数据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