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的账务调整方法与步骤

常用的账务调整方法与步骤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账务调整的具体方法有三种:红字冲销调整法、补充调整法和综合调整法。账务调整分两步进行。运用综合调整法,对前者用反向登记方式予以冲销,对后者用蓝字金额补充登记,两者综合使用,构成一套调整分录。一般在错用会计科目时使用这种方法。

常用的账务调整方法与步骤

一般账务调整的具体方法有三种:红字冲销调整法、补充调整法和综合调整法。

1.红字冲销调整法

红字冲销调整法,就是会计账务借贷方科目或金额发生错误,先用红字编制一套内容与错误分录内容完全相同的调整分录,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调整分录,重新调整账务。

案例10-6

某生产机电产品的工业企业2009年2月18日在接受主管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过程中,发现上年度9月售给甲厂A产品200件,售价总额250000元,成本总额160000元,企业作如下分录:

借:银行存款 250000

贷:其他应付款——甲厂 250000

借:其他应付款——甲厂 160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160000

不通过“销售收入”账户,漏缴了增值税销项税额)42500元,同时也少实现企业利润47500(207500-160000)元。

账务调整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用红字金额编制一套相同的调整分录,冲销原错误记录,即:

借:银行存款250000(红字)

贷:其他应付款——甲厂 250000(红字)

借:其他应付款——甲厂 160000(红字)

贷:库存商品——A产品 160000(红字)

第二步,再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调整分录。

如果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是在企业上年度决算编报之前进行的,就应该按照会计核算的程序调整上年度账务,要通过“销售收入”账户核算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同时又要结转产品销售利润。其账务调整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207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160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160000

借:产品销售收入——A产品 47500

贷:本年利润 47500

同时将与该笔“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主营业务成本”转入“本年利润”。

如果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是在企业上年度决算编报之后进行的,应将上年度少报的增值税42500元,通过本年度“应交税费”账户直接上缴。将上年度少实现的利润47500元,直接计入“本年利润——上年利润调整”账户,与本年度利润合并计征所得税。即: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2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2500

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160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160000

借: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47500

贷:本年利润——上年利润调整47500

查出以前年度增利或减利时,将金额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计算所得税时,将金额借“所得税”,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上交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科目。

案例10-7

某企业以银行存款缴纳消费税50000元,缴纳拖欠消费税的滞纳金1000元。

(1)原会计分录为: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50000(www.xing528.com)

营业外支出 1000

贷:银行存款 51000

(2)更正时,用红字冲销:

借: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50000(红字)

营业外支出 1000(红字)

贷:银行存款 51000(红字)

(3)用蓝字编制如下正确的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00

利润分配 1000

贷:银行存款 51000

这种方法适用于会计科目用错,或会计科目虽未错,但实际记账金额大于应记金额的错误账项。

2.补充调整法

补充调整法可以是对会计遗漏的经济事项,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用蓝字编制调整分录,进行补充调整。也可以针对会计账务借、贷科目无错误,但金额少记,按差额用蓝字编制一套正确的调整分录,补充调整原来账务。

案例10-8

漏记退休人员工资800元,补记:

借:营业外支出 800

贷:应付工资 800

3.综合调整法

综合调整法是红字冲销调整法与补充调整法的结合运用。在实际工作中,错用会计科目往往又表现为,一方面使用了不该使用的科目,另一方面应该使用的科目没有使用。运用综合调整法,对前者用反向登记方式予以冲销,对后者用蓝字金额补充登记,两者综合使用,构成一套调整分录。一般在错用会计科目时使用这种方法。

案例10-9

企业购入基建物资2000元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原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更正时,只需作如下分录:

借:在建工程 2000

贷:管理费用 2000

案例10-10

某工业企业购进甲材料一批,买价100000元,外地运费1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企业作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00

管理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 101000

企业分录的错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错用了“管理费用”科目,二是漏记了“原材料”科目,实质上是少记了材料采购成本,虚增了管理费用。其调整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甲材料 1000

贷:管理费用 1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