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要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和教育现状说服政府主管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争取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比小学阶段要困难一些,有升学压力,这是事实。至于素质教育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特长的认识,完全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柳斌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说难,难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上。”(注:柳斌《三谈素质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1996年第9期。)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人们对素质教育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地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做,否则,素质教育就难以起步,或不深入、不持久。当前,农村初中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上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就社会而言,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是把教育看成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而是把它当成单纯生产升学“产品”的机器。因而在指导思想、对学校的评价上把升学率看成是第一位的,升学率高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是一丑百丑,学校校长、教师就要遭到非议甚至责难。二是就家长来说,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支配下,把子女升学看得至高无上,在他们心中唯有升入好的学校,才是子女通向美好未来的唯一出路,若谈素质教育,很难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三是就学校内部而言,在“升学”这根指挥棒的强力驱使下,学校领导、教师很难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宁可在“应试教育”中冲个“鱼死网破”,也不愿意去冒素质教育的风险。因此,全面启动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必须自上而下从地方党政机关、社会各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全面转变教育观念入手。

1.全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不能也不应该把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校能理直气壮地抓素质教育。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加强舆论导向,向社会广泛宣传基础教育的地位、功能以及“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使全社会真正明白,基础教育是为培养合格的未来公民打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而不是面向几个尖子学生,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的教育。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升入高中、大学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都将在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分流到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或直接参加生产或工作。如果学校教育只是盯着小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而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忽视绝大多数升学无望的学生,甚至以学生身心素质下降为代价来换取几个尖子生,受害的不仅是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而且也包括升学有望的学生。因为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生身心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势必造成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素质的下降,这是全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在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后,县(区)、乡(镇)两级办学的自主权扩大,这两级党委和政府的教育观念要转变,积极倡导并支持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通过立法、督导等手段保证素质教育在本地实施。要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改善办学的硬环境,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待遇,营造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师重教的氛围。“应试教育”的社会原因是就业制度的种种不公的弊端造成的,要尽快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人才选拔机制、就业机制和用人机制,从根本上扭转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做法。

2.教育行政部门要率先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www.xing528.com)

教育行政部门既是党和政府领导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又是党和政府联系学校的纽带和桥梁。一要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和教育现状说服政府主管转变教育观念,积极争取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二要敢于承担素质教育的风险和责任。作为政府主管教育的机关,完全有权力,有责任,有义务保证素质教育在所属学校的贯彻实施,并且,贯彻实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思想,而不是当地党政领导的态度。在这点上,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有湖南汨罗教委领导那样的胆识。三要坚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不能在口头上喊的是素质教育,实际评价学校时,看重的仍然是学生的考分。

3.学校校长和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大胆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脱出来

关键是要澄清和消除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几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与小学相比,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加上学习周期短,教学任务重,学生毕业后将面临人生第一次分流,搞素质教育会分散教师和学生精力,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率。二是认为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一专多能的教师奇缺,可谓既无人力,又无财力,素质教育难以展开。三是认为搞素质教育无非是规范一下活动课程,让学生学会一点弹、唱、跳、画等方面的特长而已,无需大动干戈。

农村初中实施素质教育比小学阶段要困难一些,有升学压力,这是事实。有升学压力也不否认。学生掌握一些特长的确也是素质教育所包含内容,但是,将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对立起来的思想,认为师资差、设备差难以展开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搞素质教育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特长的思想是不正确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全面负责,以学生能力个性,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追求的最终目标。一个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其自身素质就高,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使人的发展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自然教育质量就不会差,升学率也不会低,湖南汨罗的素质教育经验已证实,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升学率,相反,还会大大提高升学率。素质教育要一定的师资、办学条件作保证,但更要有教育思想作保证。有了正确的素质教育思想,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何况各校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根据学校的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坚持抓下去,条件再差的学校也总可以抓出成效来。至于素质教育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特长的认识,完全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素质教育离不开抓活动课程,但学科课程毕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活动课能奏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