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九变篇》

如何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九变篇》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①,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②,不能得人之用矣。九变,多变,指灵活多变地运用原则。以上五点,都是为将领兵的过错,是用兵的灾害。周亚夫平七国之乱西汉文帝在位时,由于分封的诸侯国实力变大,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景帝即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终于爆发。而他所用的战术,正是对《孙子兵法·九变篇》的灵活运用。

如何灵活运用《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注释】

①圮(pǐ)地:圮,毁坏、倒塌。圮地,山林、险阻、沮泽之地。

②衢地:四通八达的地方。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的法则是,将领接受国军的命令,征集民众,组成军队,然后出征。出征时,遇到山林、险阻、沼泽的“圮地”,不能宿营;遇到与邻国接壤、四通八达的“衢地”,要注意与邻国结交;遇到缺乏生存条件或地形十分险恶的“绝地”,应迅速通过,不能停留;遇到四周地形险峻,敌人可以往来,我军难以进出的“围地”,应设计赶快离开,免遭包围;遇到前无进地,后有追兵的“死地”,应率领将士与敌作殊死的战斗,以求脱险。在出征的进程中,有的道路不能通过,有的敌军不能攻击,有的地方不能争夺,在以上情况下,必须变通应敌,即使是国君的命令,有些也不能照办。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注释】

①九变:九,多。九变,多变,指灵活多变地运用原则。

②五利:指“塗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译文】

所以,作为将帅,只有通晓灵活多变的用兵原则,临机处置、变通应敌,才能算是懂得用兵;如果将帅不通晓灵活多变的用兵原则,哪怕是熟悉地形,也不能取得地形之利;统辖军队作战,如果不懂得各种临机处置的方法,哪怕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全军将士的战斗力。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注释】

①信:通伸,发展、成功。

【译文】

所以说,聪明的人考虑问题,必定同时兼顾利害两个方面。当处于不利的情况时,要充分考虑有利的方面,才会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当处于顺利的情况时,要充分考虑不利的因素,才能解除各种可能产生的祸患。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注释】

①业:危险的事情。

②趋:使归附。

【译文】

所以,要使诸侯国屈服,就要用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胁他们;要想役使诸国,就用最危险的事情去烦扰他们;要使诸侯国归附,就以种种利益引诱他们。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注释】

①无恃其不来:恃,依靠。其,敌人。不来,不来进攻。无恃其不来,指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进攻。

【译文】

所以说,用兵的法则是,不要寄希望于敌军不会来侵犯,而应依靠自己有充分的准备,严阵以待;不要寄希望于敌军不会来进攻,而要依靠自己坚固的敌人不可攻破的防守。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注释】

①必死:有勇无谋,只知死斗。

②必生:贪生怕死,临阵逃脱。

③忿速:性情急躁,容易愤怒、偏激。

④廉洁:过分看重自己的名誉和声望。

⑤爱民:保护老百姓

⑥可烦:为救护老百姓,中敌烦扰之计,造成自己部队疲劳和困顿,最后被敌人战胜。

【译文】

所以,作为领兵之将有五种危险:有勇无谋,只知死拼硬打,可能会被敌军诱杀;一味贪生怕死,可能会被敌国俘虏;性情急躁、偏激,可能会中敌军“凌侮”之计而领兵轻进,遭到失败;过分看重自己的名誉,可能中敌人“羞辱”之计而轻易出战,自乱其谋;不区别情况,为了保护百姓,无论远近都救援,造成部队疲劳,最后被敌人战败。以上五点,都是为将领兵的过错,是用兵的灾害。部队覆灭,将领被杀,都是这五种危险引起的,不可不认真加以考察啊!

【战例】

明送国宝 实取江山

公元前659年夏天,晋国兴兵攻伐虢国。伐虢就必须经过虞国。如果虞国不让晋国的军队过境,晋国就束手无策。大臣荀息对晋献公说:“虞国的国君虞公是个鼠目寸光的小人,见钱眼开:大王只要把我们的国宝送给虞公,他一定肯答应借我们一条路,让我们通过虞国。”

荀息说的“国宝”是指晋国马厩中原产于屈地的千里马和国库中原产于垂棘的璧。晋献公最珍爱这两件奇物,对荀息说:“这可是我最喜欢的宝物啊!再说,虞国有官之奇这样的贤臣在,他们怎么会蠢到‘借路’给我们这种地步呢?”

荀息道:“我们把千里马和璧送给虞公,不过是把千里马从这个马厩牵到那个马厩中,把璧从这个仓库放到那个仓库中,这些马厩和仓库早晚都是您的啊!官之奇这个人足智多谋,但他不敢犯上强谏,虞公绝不会听从他的劝告。”

晋献公接受了荀息的建议,派人把千里马和璧送给虞公,虞公果然不听从宫之奇的劝告,借路给晋国。晋军经虞国到达虢国,攻占了虢国的都城;虢国迁都到上阳(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拼力死战。晋军知难而退,回到晋国。

公元前655年,晋国聚集精兵良将,再次向虞国借路攻伐虢国。官之奇劝说虞公道:“虢虞两国相互依存,虢国灭亡了,虞国也就日薄西山了。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正是虢虞两国今天的形势。试想,车都不存在了。辅(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圈的一条条直棍儿)还能有吗?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寒冷。请大王三思而行。”虞公道:“晋国和我是同宗(同为姬姓),决不会害我!”再次拒绝官之奇的劝告,借路给了晋国。

宫之奇回到家中,对众人说:“晋国此次出兵,势在灭虢;回国途中,一定不会放过我们虞国。大家逃命去吧!”于是带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一年八月,晋军大兵经虞国进入虢国,迅速攻克虢国的上阳,灭亡了虢国。凯旋途中,晋军趁虞公毫无防备之机,一举灭亡了虞国。虞公成了晋的俘虏,千里马和美璧也都重新回到晋献公手中。

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西汉文帝在位时,由于分封的诸侯国实力变大,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景帝即位第三年(前154),“七国之乱”终于爆发。

如果“七国之乱”不被平息,那么中国势必回到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的纷乱场面。这事也非同小可。它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三个月内,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与当时担任太尉之职的周亚夫,关系密切。而他所用的战术,正是对《孙子兵法·九变篇》的灵活运用。

七国之乱,首先由吴国发动,它和楚国结合,成为反抗军主力,联军首先攻击效忠王室的梁国。梁军被杀数万人,梁王紧守睢阳城,等待西汉王室救援。

心慌意乱的汉景帝,派袁盎、刘通前往吴国劝吴王停战。但二十万吴楚联军已兵临睢阳城下,吴王刘濞志得意满,丝毫不把皇帝看在眼里。眼见和平无望,景帝伤透脑筋,周亚夫请令断绝联军粮草,趁机消灭他们。

周亚夫的建议获得皇上采纳后,便率一部分兵力出发,准备和大军会合荥阳。行军至灞上,本来打算左转,经崤山、渑池洛阳,却被手下赵遮阻止,他认为吴王财力雄厚,早已培养多名刺客,如今必然算准周亚夫的路线,会派出杀手,在崤、渑之间的险隘狭径上狙击。他建议逆方向而行,右转后趋蓝田,出武关,到洛阳,虽是绕远路,但时间相差不过一两天,既安全,又能出奇制胜,一举两得。周亚夫采纳了赵遮的建议改变路线,迂回抵达睢阳西边的洛阳,一路平安。事后派人搜索崤、渑一带,果然找到吴国伏兵。

梁国的睢阳城却在吴楚联军连连猛攻下,难以支撑,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竟然见死不救。置之不理。就连汉景帝亲自下达救援指示,周亚夫也无动于衷。他惟一做的事,只是派韩颓当等手下大将,率领轻骑兵,渡河绕到吴楚联军背后,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线。梁王眼见周亚夫不出手相救,只得自力救援,以韩安国和张羽为将军,终于合力阻挡住联军的攻势。联军攻势受阻,干脆直攻周亚夫驻守的昌邑。结果周亚夫继续只守不攻,坚持不出战。

周亚夫的的处变不惊不仅表现在运筹帷幄之中,也展现在个人胆识上。当联军围城之际,他的士兵突然发生夜惊现象,互相攻击,一直侵扰到他的军帐前,但他不动如山,继续睡大觉。不久,一切恢复平静,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联军久攻不下,便集中兵力于东南角。而周亚夫却又将兵力调往反方向的西北角。诱使联军向西北转移。而周亚夫早先派人截断联军补给线的举动,此时也发挥了功效。联军断粮,军心不稳,造成士兵阵前叛逃,联军只好退兵。

周亚夫不费吹灰之力,就解了围城之危,又趁机反守为攻,精锐尽出,大破联军。吴王刘濞狼狈不堪,丢下大军连夜逃亡楚王刘戊自杀身亡。

联军纷纷投降,力量被瓦解。刘濞于南逃途中被杀,其余各国也相继臣服。西汉初期著名的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一般认为周亚夫坚持不战,抢先断绝联军粮道,是胜利的关键。(www.xing528.com)

但是,如果周亚夫当时怕皇上怪罪,怕招来杀身之祸或官位不保,而出兵救梁,不可能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平定叛乱,并且大获全胜。周亚夫敢于违逆上意,而保存国家命脉,必须具备胆识和智慧。周亚夫择善固执,是一位良将。

其实,早在文帝(刘恒)在位时,周亚夫就已经因为得罪皇帝而知名,当时,为防范动员数万兵力南侵的匈奴威胁京师,周亚夫等人屯军驻守。文帝亲自劳军,至霸上、棘门两个营区时,指挥官大开营门迎接,文帝长驱直入,好不威风,但等到周亚夫的细柳营,却发现全体将士非但不迎接,反而全副武装,呈备战状态,把皇家卫队挡驾在营门外。负责守卫的军门都尉理直气壮,认为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服从天子诏书。待文帝抵达,派人通知周亚夫后,才获准进入。但随后卫兵司令又请求车队不得奔驰而入,因为“将军有令,军营之中不可以车马奔驰”,文帝一行人只得慢行。周亚夫面对皇上却不下拜,他要求身穿铠甲的武士不下拜,而应改用军礼参见。

周亚夫一连串“犯上”的举动,让其他的人都为他紧张,不料文帝非但不生气,反而严肃恭敬地手扶车厢横木,躬身行礼。认为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大将,能严肃治军,敌人不敢来犯。文帝提升了周亚夫,并在临终前嘱咐太子刘启在国家有战乱时,可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平乱。而周亚夫也果然不负使命,充分发挥兵法中“有所不”的战略思想,打得敌人四散奔逃。

行军篇第九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注释】

①相敌;观察敌军。

②视生处高:占据高地要向阳。

③无附于水:附,靠近。不要靠近河流。

④前死后生:死,低下之地;生,高而险峻之地。

⑤四帝:四方部族首领,指赤帝、青帝、黑帝和白帝。

【译文】

孙子说:大凡领兵作战,观察判断敌情,应该注意:在穿越山地时,要依傍着溪谷行进;要在地势高、视野开阔的地方扎营;不要去仰攻占据了高地的敌军,这是山地行军作战的原则。横渡河川地带时,必须要在距河流较远的地方扎营;敌军渡河前来进攻,不可以在其刚到河边时,便迎击他们,而要等到他们的一半部队渡过河后再发起进攻;要想出战,不要选择靠近河流的地方与敌人决战;军队应驻扎在视野开阔的高地,且不能处于河流的下游,防止敌人在上游投毒或决水。这是在河川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穿越盐碱和沼泽地时,应迅速通过,不能停留;如果在这样的地带与敌军遭遇交战,必须抢占依傍水草、背靠树林的有利地形。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在平原地带,要选择平坦的地方扎营,但侧翼要背靠高地,以形成背靠山险、面向平地的有利态势。这是在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原则。以上是四种地带行军作战求取胜利的原则,也是黄帝战胜四帝的原因。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注释】

①"养生而处实:养生,指水草丰盛,粮食充足。处实,指地势高而坚固。

②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绝涧,两岸山势峻峭,水流其间的险恶地形。天井:四周高耸,中间低洼的地形。天牢:四周地势险恶、易进难出的地形。天罗:四周荆棘丛生,部队进入后如同陷入天罗地网一般,难以摆脱的地形。天陷:地势低洼、泥泞,车骑难行的地形。天隙:两边高山壁立,中间道路狭窄的地形。

③潢井:地势低陷、积水很多的地方。翳(yì)荟:草木茂盛的样子。

【译文】

大凡军队安营都喜欢处于地势较高的干燥地方而厌恶地势低洼的潮湿地方,都重视向阳明亮之处而不喜欢阴暗背光之处,还要水草丰盛、粮食充足、坚实可固守的地方,这样战士才不会生各种疾病,才能每战必胜。如果遇有丘陵堤防,部队要占据向阳的一面,并且将主要的侧翼背靠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都是以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部队行至河流附近,遇到上游下雨,洪水到来,如果要涉水过河,必须等到水势稳定后再渡过。凡是行军作战遇到两岸山势峻峭,一水穿流其间、地形险恶的“绝涧”;遇到四周山势高耸、中间低洼的“天井”;遇到四面地势险恶、易进难出的“天牢”;遇到四周荆棘丛生、进入之后如同陷入天罗地网,难以摆脱的“天罗”;遇到地形低洼、泥泞易陷、车骑难通的“天陷”;以及两旁山峰壁立、中间道路狭窄的“天隙”等时,都必须迅速离开,不能靠近它们,而要让敌人靠近它;要设法使自己的部队面对这些险地,而让敌人背靠着它们。凡是行军路上遇到有险峻的道路,或者是地势低陷、积水很多的地方,或者是水草丛生的地方,或者是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都必须仔细地反复搜索,因为这些地方都是容易隐藏伏兵和奸细的地方。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仗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

①覆:敌人大举进攻。

②条达:飞尘分散细长、不连续的样子。

③将不重也:将领不威重、不持重。

④谆谆翕翕(xī):谆谆,给人说话的样子。翕翕,收敛、聚合。全句意为士卒相聚在一起议论军官。

【译文】

敌军靠近我军却表现得很安静,这是因为他们依仗着有险可据;敌军距离我军较远,却不断派兵前来挑战,这是希望激怒我军轻进;敌军在平坦的地带安营,这是因为形势对他们有利。树林摇曳摆动,说明敌人是砍伐树木而来;敌人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设置许多障碍,这是想迷惑我军;敌人阵地鸟雀惊飞,说明敌人设有伏兵;野兽惊跑,说明敌人要大举进攻;敌方的尘土高扬,笔直向上,这是兵车已出动;尘土低而宽广,这是敌人步兵开来;尘土飞扬,分散而细长,这是敌人在砍柴伐木;尘土飞起甚少而且彼起彼落,这是敌军在安营扎寨。敌方表面上言辞谦卑,实际上在加强战备,这是准备向我军进攻;敌方以诡诈的言辞做掩护,驱军向我逼近,实际上是准备撤退;敌方战车先出,列于侧翼,这是在布成阵式;敌人事先没有请求议和,却突然前来议和,这是包藏着阴谋;敌方士卒迅速奔跑,并用战车摆开阵式,这是期望与我军决战;敌军似进似退、进进退退,这是要引诱我军出战。敌方士卒倚着兵器站立,这是饥饿的表现;打起水来,敌军争着先喝,这是敌人干渴的表现。敌军见利而不进取,这是疲劳的表现。敌方军营之上鸟雀群集,这是军营空虚的征候;敌方士卒半夜呼叫,这是恐惧的表现;敌方军营纷纷扰扰,这是敌将威望不重的表现;敌方旌旗杂乱,这是部队混乱的表现;敌方军官容易躁怒,这是敌军十分疲劳、无法管理的表现;敌军用粮食喂马,宰杀牲口,收拾炊具,士卒不再返回营地,这是面临绝境、决意拼死突围的穷寇。士卒聚集在一起议论军官,而敌方军官却态度和蔼,轻言细语地对士卒赏了又赏,这说明敌人已无计可施;对部属罚了又罚,这说明敌人处于困境;起初对部下暴虐不堪,后来又害怕部下叛乱,这说明敌军将领极不精明。敌人派来的使者婉词谢罪,这是企图休兵息战。敌军盛气而来,既不与我军交锋,也不撤退,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谨慎观察,摸清敌人的意图。

兵非益多也,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注释】

①武进:恃勇轻进。

②易敌:轻视敌人。

【译文】

用兵打仗并非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恃勇轻进,并能判明敌情,集中兵力,也就足可以战胜敌人了。只有那种不深思熟虑的人,才会在战争中被敌军擒获。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

①令之以文:令,命令、军令。文,文教,采取政治教育的手段。令之以文,采取政治教育的手段使士卒接受命令。

②齐之以武:齐,整齐、统一。武,武力,指刚性的军纪。齐之以武:用强制性的军纪使士卒统一行动。

③民:指士卒。

【译文】

当士卒还没有亲附的时候,便施加刑罚,士卒便会怨愤不服;当士卒已经亲附,却根本不施加刑罚,士卒便会骄傲起来,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说,带领军队既要用政治教育的方法,使士卒接受命令,又要用强制性的军纪、军法统一士卒的行动,这样就必定能取得胜利。平常就用严格贯彻命令的要求来教育士卒,士卒就会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平时不能严格执行命令,朝令夕改,以这样的方式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的军令能得以贯彻执行,这正是将帅和士卒之间关系融洽的表现。

【战例】

贪小利赵国失五城

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争战。秦国与赵国结成联盟,约定一起攻打魏国并允诺、打败魏国后,将原属魏国的邺城割让给赵国。

魏王十分恐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最后,大夫芒卯献上一条妙计。他认为秦赵之间关系向来不好,现在他们联合在一起,不过是为了瓜分魏国领地来扩充自己。只要给赵国一点好处,它就会断绝与秦国的联合。魏王觉得他的话有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

派使者张倚出使赵国。张倚到了赵国向赵王表示愿意把邺城送给赵国。听到唾手可得邺城,赵王心中大喜。但是张倚也趁机提出条件,他认为魏赵关系一直很好,而魏秦之间素有敌意,赵国必须与秦国断绝联盟才可以。

赵王与群臣商议后,决定接受邺城,而与秦国断交,并关闭了与秦的边境通道。为了兑现与魏国达成的协议,就派一支部队去接收邺城。守城的大夫芒卯却不承认这项承诺,把责任都推给了张倚。

直到此时,赵王才知上了魏国的当。而秦王也正因赵国的毁交之事而恼怒,准备联合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处于十分危险的地位。

赵王没有办法只得把五座城池割让给魏国,来让魏国帮助自己抵抗秦国。

善察敌情 取胜有望

公元前575年四月,晋历公联合齐、宋、鲁、卫四国攻打郑国,楚国是郑国的盟友,立即出兵支援。双方的军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相遇。

当时,楚、郑联军共有兵车五百十乘,将士九万三千人。晋军先期到达鄢陵,有兵车五百系,将士五万余人,而宋、齐、鲁、卫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鄢陵。楚共王见诸侯各军未到,就想乘机击溃晋军,因此命令大军在晋军大营附近列阵。

晋厉公率众将登上高地观察楚军列阵情况,并研究决战计划。晋将大多惧于楚、郑联军的兵力优势,主张坚守不战,以待友军来到。晋军中军主将栾书在仔细观察敌阵后,发现楚郑军士气不佳,认为几天之后,楚郑联军必然疲乏,因此也主张等待友军来到后再出战。唯有新军副将至在观察了敌阵之后发表了主战的意见。至说:“根据我的观察和掌握的情报来看,楚郑联军有六个致命的弱点,立即出击,定能获胜。第一,楚军人数不少,但老兵多,这些老兵行动迟缓,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第二,郑国的军队一团糟,到现在还没有列成像样的阵势,这说明他们缺乏训练,不堪一击;第三,两军都在喧闹不止,没有一点临战的紧张气氛;第四,据我所知,不但楚郑两军协调不好,就是楚军内部,中军和左军也在闹意见……”

至说得有理有据,晋厉公和众将都赞同至的建议:"立即发起进攻。

将军苗贲皇原是楚国人,对楚军很熟悉,乘机献计道:“楚军的精锐全在中军,只要能打败他的左、右两军,再合力攻打中军,楚军必败。”

晋厉公接受了苗贲皇的建议,命令晋军首先向楚右军和郑军发起猛烈攻击。战斗开始后,晋厉公的战车忽然陷入泥沼中,进退不得,楚共王远远地看在眼里,亲自率领一支人马杀奔而来,企图活捉晋厉公。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晋将魏早已发现楚共王的企图,一箭射去,正中楚共王的左眼。楚共王拔箭,连眼珠都带了出来。楚军见楚共王负伤,军心浮动。这时候,晋厉公的战车从泥沼中挣脱出来,并指挥晋军掩杀过去;"楚军以为诸侯四国的军队已经赶到,阵势大乱,纷纷后撤,一直退到颍水(今河南许昌西南)"南岸方才停止,当天晚上就班师回国了。

晋军以少胜多,论功行赏,至立下首功。晋厉公奖赏众将士后,在鄢陵连饮三天,而后凯旋而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