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变革下的越调美学品格提升

艺术变革下的越调美学品格提升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艺术实践上,《七擒孟获》《尽瘁祁山》一前一后,既表现出总导演高牧坤戏曲创作理念的变化,也在无形中引领了越调新的美学品格。如果说剧诗最大的特点是模仿人物的声口来表现他的性格,那么如《尽瘁祁山》中的“相府叙怀”一场,竹林掩映之下,诸葛亮与黄月英配合古琴声低声吟唱“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这种典雅蕴藉的语言和场景设置显然是为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客观上提升了越调的文学水平。

艺术变革下的越调美学品格提升

艺术实践上,《七擒孟获》《尽瘁祁山》一前一后,既表现出总导演高牧坤戏曲创作理念的变化,也在无形中引领了越调新的美学品格。如果说前者为了刻意追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在舞台上呈现出整体写意性与局部写实性的痕迹,那么后者更加凸显了导演对戏曲本体的主动回归。该剧的创作已从换幕、换景的舞台空间结构的单一模式中跳脱,舞台上除了传统的一桌二椅,很少利用写实布景,除了第三场“相府叙怀”的底幕营造了半片竹林外,其他场次基本不用底幕,只用一个夸张的战车轮来暗示环境。舞台后方横出一个平台,与幕框镶嵌,既不突兀又开阔了表演空间。注重灯光在交代环境、塑造人物和全剧风格把握上的运用,舞台灯光已从外部造型引向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该剧的基调是悲壮的,灯光整体以冷色调为主,即便是“相府叙怀”有一抹暖色,也尽量不与整体冷色调冲突。第七场诸葛亮在营帐已病入沉疴梦境中恍惚出现司马懿着妇人服形象,导演各给两人一束追光,光色阴冷,司马懿一处的灯光随演员表演晃动。灯光的运用不仅是场景的分割,也是诸葛亮潜意识的外现。与灯光紧密配合的是现代电声的介入,比如“火烧葫芦谷”一场,舞台上并未充斥烟雾,只是稍用红光和电声雷鸣声效,结合演员的表演身段就交代出了情境。

高牧坤先生认为《尽瘁祁山》是袍带戏,袍带戏是京剧的优长,地方戏演出袍带戏也要有文学品位。客观地说,高牧坤等京剧界人士在介入地方戏的创作时,下意识地有着去除地方戏身上带有的“土气”的某种诉求,在地方戏演出袍带戏这种庄严的戏曲样式时最为明显。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的戏曲创作十分注重文学的质量,尤其是当创作者着意发挥个人对人物、事件的看法时。如果说剧诗最大的特点是模仿人物的声口来表现他的性格,那么如《尽瘁祁山》中的“相府叙怀”一场,竹林掩映之下,诸葛亮与黄月英配合古琴声低声吟唱“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这种典雅蕴藉的语言和场景设置显然是为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客观上提升了越调的文学水平。在表演上,导演要求演员念白时尽量上韵,尤其是饰演诸葛亮与黄月英的两个演员,一定要典雅,要体现人物身份。另外,音乐唱腔设计采用两种风格的主题音乐贯穿,以戏歌演唱的杜甫诗《蜀相》作为前奏曲与尾声;全剧的不少唱段撇去了弦乐伴奏,只留清板或琵琶衬托,减少不必要的打击乐,突出越调的音乐性与抒情性,增强其可听性与时代性。(www.xing528.com)

越调新编历史剧《尽瘁祁山》在剧本的文学创作和舞台呈现上都有回归戏曲本体之意,同时也体现出创作者努力追求越调三国文化品位、提升剧种艺术规范的良苦用心。《尽瘁祁山》是越调在新世纪伊始的一部重头戏,它的创演成功标志着越调诸葛戏系列的初步生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