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育才经历:清贫却温暖与感动

育才经历:清贫却温暖与感动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哥哥对我说上育才要学会吃苦。上海育才,地处北郊大场镇附近的余庆桥,周围是一片农田。冬天滴水成冰,夏天火烤火燎,风雨的袭击,蚊蝇的骚扰,其艰苦可想而知。上海育才的伙食比在四川时已经大为改善,人们也许以为美国善后救济总署拨给我们的鸡肉罐头是上品,但天天吃鸡肉罐头加青菜也是不好受的。平时不太爱搭理人的女同学也来问寒问暖,使我好受感动。我估计,他那个月的薪水经此一劫大约所剩无几了。

育才经历:清贫却温暖与感动

哥哥对我说上育才要学会吃苦。说来奇怪,初到育才的我倒也没觉得有多苦,而是觉得一切都很有趣,很新鲜。

上海育才,地处北郊大场镇附近的余庆桥,周围是一片农田。校舍短缺而又简陋,不得不架起活动铁皮房,一房多用。楼上是图书馆,楼下是饭厅兼排练厅又兼舞蹈教室。几顶军用帐篷是我们的集体宿舍,每个帐篷里放上五六张上下铺,住上十多个同学。冬天滴水成冰,夏天火烤火燎,风雨的袭击,蚊蝇的骚扰,其艰苦可想而知。最难受的是冬天起夜,出了热被窝奔到露天去迎着西北风撒尿,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不知哪个天才的创造,事先放一个空罐头盒在床底下,起夜就可以不出门了。一时间,大家纷纷效仿,罐头盒身价百倍。我个子小,睡在上铺,便找来一根麻绳,以便将罐头盒提上床来。这下可招来了下铺同学的严重抗议,警告我,不可“天女散花”,否则,明天决斗。

上海育才的伙食比在四川时已经大为改善,人们也许以为美国善后救济总署拨给我们的鸡肉罐头是上品,但天天吃鸡肉罐头加青菜也是不好受的。那股罐头味,那些渣渣一样的鸡肉,让人一进饭厅就望而却步。倒是逢年过节吃上一顿红烧肉让同学们喜笑颜开。

周末,常常是开民主生活会的时间(在国统区的学校,开这样的会,恐怕只有育才),互相说说一周来的进步和不足,直截了当,真诚相待。我们还常常在井台上集体洗衣服,男女同学分工合作,有的打水,有的洗刷,有的漂洗,说笑间劳累也就不翼而飞了。(www.xing528.com)

最开心的要数进城去观摩了。那时可没有校车,连公交车也坐不起。大家排队步行,从大场余庆桥到四川北路虹光电影院,总要走上好几个小时。到了电影院,当经理的蒋大哥(蒋可夫,解放后任上海文化局演出处处长)热心地为我们签票,免费带我们进场。看完电影,集体住到四川北路843号育才办事处。自己动手下烂糊面吃,打地铺和衣而睡,大伙儿叽叽喳喳地谈论着有关电影的种种,直到深夜。

有一次大约是淋了雨,我发烧了,同学们有的去买药,有的打来热水,为我擦去虚汗。平时不太爱搭理人的女同学也来问寒问暖,使我好受感动。

我们的老师——大哥大姐们的薪水是微薄的,他们都是因为景仰陶老夫子而来。记得是一个发薪水的日子,有个调皮鬼拉来了一个卖烧饼油条的小贩,叫了一声“吴大哥请客”。同学们一拥而上,把大饼油条一抢而空。当一个个大嚼大咽时,吴大哥(伍黎)乖乖地掏钱付账。我估计,他那个月的薪水经此一劫大约所剩无几了。因为他那双破皮鞋好几个月都张着血盆大口,一直没能换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