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及其法律冲突问题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及其法律冲突问题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是指一国的技术转让人同他国的技术受让人所达成的,约定由技术转让人将一定的技术转让给他国受让人,并由受让人支付一定报酬的协议。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当事人位于不同的国家,技术转让要跨越国界,必然会牵涉到不同国家的法律,从而产生法律适用的冲突问题。阿根廷的法律亦禁止国际技术转让合同选择适用外国法。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及其法律冲突问题

国际技术转让是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守则(草案)》的规定,技术转让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买卖或租赁。国际技术转让是指一国的技术提供方将技术转让给另一国的受让方的国际经济活动。广义的国际技术转让不仅包括位于不同国家的技术供方和受方之间有偿的技术转让活动,还包括无偿的技术援助。在这里仅讨论有偿的国际技术转让。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是指一国的技术转让人同他国的技术受让人所达成的,约定由技术转让人将一定的技术转让给他国受让人,并由受让人支付一定报酬的协议。根据技术转让的形式,国际技术转让合同可分为专利权转让合同、技术许可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工程承包合同、国际租赁合同等。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的当事人位于不同的国家,技术转让要跨越国界,必然会牵涉到不同国家的法律,从而产生法律适用的冲突问题。

(一)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适用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体现了合同的自治性。但是,在国际技术转让中,转让方与受让方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即形式上体现着平等精神的意思自治在国际技术转让中时常会导致不平等的实际结果。所以,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国家往往都是发达国家,作为技术输出国,为保护本国国民,通常规定国际技术转让适用双方当事人选择的法律。

(二)适用技术输入国法(www.xing528.com)

对于技术输入国来说,为了防止技术输出国的法律中所允许的不公平条款出现在国际技术转让合同中,往往规定该类合同适用技术输入国法。采用这类做法的通常是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技术转让法》规定,凡在墨西哥领土内产生效果的国际技术转让合同,由墨西哥法律和墨西哥参加的国际条约调整。阿根廷的法律亦禁止国际技术转让合同选择适用外国法。我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101条第8款规定,技术转让合同,适用受让人营业地所在地法。

适用技术输入国法,既是国际经济秩序的需要,也符合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精神。作为技术输入国,往往既为技术的使用地,同时为受让人的住所地或营业所所在地,故与合同的联系最为紧密。

(三)适用工业产权保护地法

国际技术转让的标的包括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等受工业产权法保护的客体,因此,转让专利、商标等工业产权,应依赋予该权利的国家的法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