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家语言与伙伴语言对学习体验的不同影响

专家语言与伙伴语言对学习体验的不同影响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文,是优质范文,是经典名篇,是专家语言;习作例文,也是优质范文,是标准样本,更接近于伙伴语言。所谓的“专家语言”,就是让学生看到经典的示范,高水平的演绎。专家语言容易产生“高不可攀”的距离感。“伙伴语言”源自作家作品不需要怀疑,只是用“伙伴”一词强调一种特殊的读者意识、写作态度和示范效果。三个差别,带来教学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其位置在“课文篇目”和“习作例文”之间,是一个学习“中转站”。

专家语言与伙伴语言对学习体验的不同影响

一般而言,课文部分选用的更多是名家名篇。例如,本单元的《海上日出》是巴金散文,而《记金华的双龙洞》选用叶圣陶先生的游记。而《颐和园》的作者标注为“根据人教社教材改编”。《七月的天山》的作者和小学生有一点距离,相对陌生。虽然每一篇都是文字优美,条理清晰,但还是有差别的。

课文,是优质范文,是经典名篇,是专家语言;习作例文,也是优质范文,是标准样本,更接近于伙伴语言。所谓的“专家语言”,就是让学生看到经典的示范,高水平的演绎。专家语言容易产生“高不可攀”的距离感。所谓“伙伴语言”更多使用和学生表达接近的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产生“我也能写”的安全感。当然,并不是说《七月的天山》与《颐和园》是低级的“学生水平”,其实以作家的角度和层次,要写到让学生都能接受,能喜爱,当然是高水平。“伙伴语言”源自作家作品不需要怀疑,只是用“伙伴”一词强调一种特殊的读者意识、写作态度和示范效果。

这一差别,在本单元中不够明显,在其他习作单元中体现得很突出。例如,三年级习作单元中《尾巴它有一只猫》《我想变成一棵树》;六年级习作单元中《爸爸的计划》《小站》等,相对于前面的课文篇目而言,都更加接近于学生的话语。这样的编排,让学生从名家范本中看到优秀应该有的样子,知道“方法用得好了,文章会是什么样”;同时能在倍感亲切的习作例文中增强信心,看到别人写成什么样,产生我也来试一试的写作冲动。这一切,都为接下来的应用和迁移做足准备。

三个差别,带来教学时方式方法的不同。(www.xing528.com)

最后给大家一个重要的提醒——千万不可忽视习作单元中特别编排的“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其位置在“课文篇目”和“习作例文”之间,是一个学习“中转站”。以本单元为例,“交流平台”中就提示了写作要点。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提示了关注游览顺序,同时提示了这一篇课文中所写的“外洞”“内洞”“孔隙”等景点,是有着不同特点的;指出了《海上日出》中“按照时间变化突出景物变化”的写作手法。这些,都是对之前的课文学习做的归纳与梳理。

在“初试身手”部分还让学生尝试绘制游览线路图,进行小练笔。这样一来,整个习作单元构成了一种完美的起、承、转、合的认知路径。所谓“起”,通过课文学习,名家示范,让学生去领悟,初步感受,简单学得;所谓“承”,通过交流平台的提示与指点,让学生加深体会,并在初试身手时,浅尝辄止;所谓“转”,通过习作例文,让经典的“专家语言”转向“伙伴语言”,继续为写作准备;所谓“合”,指的是最后让学生参与习作,完成单元习作任务。

按顾黄初先生说的:“教学,不要从事半截子工程,要让教师的教匹配学生的学。”统编本习作单元的编排,符合作文写出来的基本流程,从“教材”层面,确保了学生最终能够顺畅写出来。接下来,使用教材教学,应该实施“单元统整式”备课和设计思路,注重前后关联,做好相互比对,确立教学重点,促成学生最后顺利写出来,抵达单元总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