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官强调文武参用,突出军事才能

选官强调文武参用,突出军事才能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及士卒选拔,黄宗羲对“军民太分”的兵制深以为憾,论及军官选拔,则对明朝“重文轻武”的官制表示出深恶痛绝之情:“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总兵官作为武将,只能听命和受制于督抚或经略,有将之名而无将之实,因此而埋下极大的隐患。所以,这种文武分途的运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武将反叛。只有在官制层面努力,实现“文武一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指挥决策层面的能力和水平问题,并

选官强调文武参用,突出军事才能

与选拔士兵相比,黄宗羲花费了更多的力气讨论如何选用军官。孙子指出,“夫将者,国之辅也”[34]。将帅是军队之魂,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辅佐力量。能否做好选官,始终关系到军队的兴衰,也关系到战争的胜败,与国家安危也有着密切联系。论及士卒选拔,黄宗羲对“军民太分”的兵制深以为憾,论及军官选拔,则对明朝“重文轻武”的官制表示出深恶痛绝之情:“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35]考察明朝军制的演变史,黄宗羲发出如此慨叹也是有原因的。在明朝,武将确实长期不受重视。不仅是不受重视,甚至还长期被有意打压。因为皇帝对这些武将充满戒备之心,只想确保皇权的集中和稳定。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曾就军事机构的设置问题费尽思量。他先是设大都督府,不久便改设五军都督府,又另设兵部,以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兵部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派兵,却始终无权统兵,五军都督府奉命统兵,却无权派兵,这便将军队的管理权与使用权分开,便于皇帝进行掌控。此后,各地以都指挥司为最高军事机构,分别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但是,在永乐朝之后,这种制度逐渐发生变化。比如,以往临时派往边镇的总兵官,渐渐成为固定职务,成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但是,为了对这些武将加强监督,每逢战事则另派巡抚。此后,又另设总督完成对总兵官和巡抚的节制,总之,总兵官的军权越来越弱,而且叠床架屋式的层层设防,势必导致指挥体系发生梗阻。总兵官作为武将,只能听命和受制于督抚或经略,有将之名而无将之实,因此而埋下极大的隐患。

武将不受重用,自然会带来相应的弊端。在黄宗羲看来,在保卫国家社稷的过程中,最重要之人莫过于将。他指出:“夫安国家,全社稷,君子之事也;供指使,用气力,小人之事也。国家社稷之事,孰有大于将?使小人而优为之,又何贵乎君子耶?今以天下之大托之于小人,为重武耶,为轻武耶?是故与毅宗从死者,皆文臣也。当其时,属之以一旅,赴贼俱死,尚冀十有一二相全,何至自殊城破之日乎?是故建义于郡县者,皆文臣及儒生也。当其时,有所借手以从事,胜负亦未可知,何至驱市人而战,受其屠醢乎?”[36]黄宗羲所做以上的分析不无道理,打仗这些事情,毕竟还是要仰仗武将。前线作战要依靠武将来指挥:“器甲之精致犀利,用之者人也;人之壮健轻死善击刺者,用之者将也。”[37]所以,武将的作用就是能够将普通之人变成拥有技击能力的勇敢轻死之人,并组织好使用好,为戍边卫国发挥作用。如果各处郡县在这个问题上本末倒置,都仰仗文臣和儒生去守卫疆土,甚至只能驱赶市人作战,使得武将就此失去施展军事才能的舞台,那么大片领土也就只能拱手送人,百姓也只能束手就擒。

从历史上看,文武分为两途实则是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出现的现象,虽说其间也表现出“无序及不彻底性”特征。[38]六韬》中就已经有“将相分职”[39]一词出现。这种文武分职,是春秋末期新兴士大夫兴起、文士地位获得认可以及军事史发展的结果,但黄宗羲认为这种分职只是在唐宋才发生:“唐、宋以来,文武分为两途。”[40]我们姑且抛却这个认识的分歧不说,只看他对文武分职作用的认识。在黄宗羲看来,这种分职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叛乱:“故莅军者不得计饷,计饷者不得莅军;节制者不得操兵,操兵者不得节制。方自以犬牙交制,使其势不可为叛。”[41]但是,设计虽然精巧,实际效果未必能达到。叛乱固然得到了遏制,但军队的战斗力往往也会就此大大削弱,反倒造成了更大的危机。何况,想叛变和作乱的危险分子,始终大有人在:“夫天下有不可叛之人,未尝有不可叛之法。”[42]为此,他引用杜牧的观点,认为只有“圣贤才能多闻博识之士”,才永远不会背叛朝廷。至于那些不识礼义的豪猪健狗之徒,则始终想着叛乱,即便设计再精巧,仍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杜绝。比如在崇祯时期,各种钳制和监督手段未曾停止,但仍无法杜绝反叛现象发生。所以,这种文武分途的运作,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武将反叛。黄宗羲以明朝灭亡为例:“试观崇祯时,督抚曾有不为大帅驱使者乎?此时法未尝不在,未见其不可叛也。”[43]由此可见,从杜绝叛乱、维护政权稳定的角度来说,文武分职也许有着一定作用,但并不能起到绝对作用。黄宗羲认为,就明朝的指挥体制而言,如果遇到战事,可以“将自中出”,即以侍郎挂印而总领指挥权,也可以巡抚为将,挂印征讨。他举出明朝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沈希仪、万表、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其实都是“内而兵部,外而巡抚”[44]的成功例证。(www.xing528.com)

在黄宗羲看来,由文人领兵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从指挥作战来说,儒生和文士往往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黄宗羲指出:“自儒生久不为将,其视用兵也,一以为尚力之事,当属之豪健之流;一以为阴谋之事,当属之倾危之士。”[45]在他看来,儒生并非不能从事“尚力之事”。恰恰相反,其中的一些人往往能成为“豪健之流”。并且,儒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高,一旦学会使用谋略,往往就会成为“倾危之士”。黄宗羲本为儒者,对儒生颇有高看之嫌,但他这番论述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历史上确实有一些文人曾经实现华丽转身,特别善于领兵作战。单就明朝而言,便有王守仁这样杰出的大儒,在平叛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说成是“豪健之流”或“倾危之士”也毫不为过。所以,黄宗羲坚信文人领兵自会有所作为,因为领兵作战是“将帅之事”,并非“士卒之事”,其中固然需要“力”,但更需要“谋”。

当然,黄宗羲主张给文人更多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其真实用意是主张“文武合为一途”,并非单纯地为文人呐喊,为文人提高政治地位。所以,在《明夷待访录》中,他分析道:“使文武合为一途,为儒生者知兵书战策非我分外,习之而知其无过高之论,为武夫者知亲上爱民为用武之本,不以粗暴为能,是则皆不可叛之人也。”[46]从这段话中,不仅可以看出黄宗羲的“文武合为一途”的主张,也能看到他立足现实的努力:一方面是使得儒生能够知晓兵书战策,能够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使得武夫懂得亲民爱民才是用武之本,而不再是以粗暴为能,甚至自此成为忠诚卫士,永不背叛朝廷,这就是实现文武合为一途的好处。只有在官制层面努力,实现“文武一途”,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指挥决策层面的能力和水平问题,并且杜绝反叛现象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