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宗族的成员与领导

宗族的成员与领导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萧公权对费孝通等认为宗族不过就是一种绅士组织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宗族在正常情况下是由绅士促进和控制的,并非完全由绅士成员组成。宗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绅士成员,虽然宗族成员常常包括绅士和平民,但宗族的领导显然要靠绅士。

宗族的成员与领导

这部分内容重点讨论宗族与绅士的关系。萧公权对费孝通等认为宗族不过就是一种绅士组织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宗族在正常情况下是由绅士促进和控制的,并非完全由绅士成员组成。宗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绅士成员,虽然宗族成员常常包括绅士和平民,但宗族的领导显然要靠绅士。绅士为宗族群体提供了积极的成分,而平民则是消极的。他也指出,绅士成员常常满足于享有祭祀的特权,及对群体的控制。

我以为,萧公权对费孝通宗族是“绅士的组织”的讨论,对于近年来江南有无宗族的讨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学者滨岛敦俊教授认为,宗族是一种超越家族的概念,对内部成员拥有控制力量的父系血缘社会组织或社会集团,或者可以说是“血缘共同体”,而有时兼有一种基层社会的效能,特别是兼地缘性的组织。宗族的效能主要在于保证家族的再生产,江南三角洲并没有父系血缘共同体的基层组织,即所谓的“江南无宗族”,或者说,考究江南三角洲地方社会或乡村社会的特性、结构、效能之时,“宗族”这一概念并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他强调江南社会中绅士的重要作用。有中国学者提出不同意见。[5]滨岛敦俊先生是研究明清江南的专家,他观察到了江南社会与闽粤社会的差异。这使我联想到,出生于苏州吴江且对江南乡村社会进行开创性研究的费孝通先生,他的有关宗族与绅士的看法可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出自对于江南社会的观察。

萧先生考察了宗族组织的构成。他指出,“一般来说,每个宗族群体都会公推一名合适的成员作为领袖,建立起一种管理或处理宗族事务的组织。”宗族组织设有宗族领袖“宗长”或“族长”,可能是祭祀活动的主持者、“首席执行官”,或兼而有之。有时,宗族会挑选一些“执事者”来帮助族长履行其职责。规模较大的宗族还设置“副族长”,每名统率所属的“房”,因而一般称为“房长”。(www.xing528.com)

萧先生指出:“年龄、较高的辈分,以及个人才能,通常是宗族领导的主要条件,但社会与经济地位也经常是同样重要的。”而“‘才与德’的标准很容易并到官品和财富里面”。

总之,绅士控制宗族是常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