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设计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优化策略

设计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设计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有以下几种策略可供选择:第一种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分出细目。这是传统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常用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是,脉络分明,层次清楚且易于掌握。如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就可以依据主体性教学要求和教学常规要求两方面分别展开。

设计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优化策略

在设计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有以下几种策略可供选择:

第一种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部分,然后对每个部分分出细目(迄今为止,绝大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都是依据这种策略建立起来的,这可散见于各个教育类刊物百余篇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文章)。这是传统的设计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常用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是,脉络分明,层次清楚且易于掌握。但是这一策略具有重视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倾向。

第二种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中人的具体行为进行分类,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师生互动行为三种行为,具体评价项目依据上述三种行为展开。这种策略的特点是把学生的学提到了与教师的教并重的地位,但仅仅从外在行为进行评价而并未覆盖课堂教学的整体。

第三种策略是依据非固定问题来组织(魏传宪:《按素质教育要求评好一堂课》,《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如主体性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意识、强调性能力等。这种策略可以用于教学问题诊断性评价,其特点是针对性较强,但系统性、完整性不够。(www.xing528.com)

第四种策略是把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改革思想分别进行评价(吴颖惠:《教学实验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设计的几个问题》,《教育科学》1997年第1期),这一策略常常在教学改革实验中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使用。如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就可以依据主体性教学要求和教学常规要求两方面分别展开。这种策略只看到了教改思想对教学的要求和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区别,忽略了二者的内在联系。

上述四种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策略各有其特点,在选择建立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策略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拿来套用,而应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评价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各种不同策略的特点进行选用,或有改造地综合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