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柳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优化

柳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优化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在柳州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决策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有的党支部从未开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的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的缺乏对干部员工的廉洁教育。近两年来柳州国有企业党建的水平快速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两个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各支部的党建工作呈现不平衡的态势。

柳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优化

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局下,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任务加重,难度加大。特别是在柳州大力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决策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党组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重业务轻党建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国企领导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人为地割裂开来,片面认为党建工作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是虚事情、软任务,“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国企党组织书记主责主业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牢“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在履行党建工作责任上缺乏一抓到底的“钉钉子”精神,一些工作还停留在纸上、挂在嘴上,没有完全“落地”,致使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没能完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体系。

二是“两张皮”现象比较突出。有些国企还没能做到把党组织政治优势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加以整合配置,个别国企党建工作呈现“兼职化”“业余化”倾向,甚至存在“可有可无”论。认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比不具备可量化物化的优势,没有把保证和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生产经营成效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未能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企业发展模式相匹配、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党建工作对企业改革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是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足。有的国企党组织工作缺乏活力,学习教育和组织生活形式单调,统一的、任务性的活动多,多样的、个性化的活动少,比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一些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读读报纸、学学文件上,致使党员教育缺乏吸引力,敷衍了事,走走过场,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也有损党组织形象。甚至部分国企基层党组织长期不开展党组织活动,“三会一课” 流于形式,党建创新步伐落后于企业发展需要。

四是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有些国企对党务干部的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把党务工作部门作为富余人员安置场所,或党务工作者多为兼职,对党务工作业务不熟悉。而党务人员待遇低、出路窄,导致年轻干部和业务干部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出现后继乏人现象。有的国企因经济效益影响要节约成本、精简人员,首先考虑的是裁减党务人员,导致党的机构和人员被精简、被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党务干部队伍结构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www.xing528.com)

五是基层党建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依然存在。表现为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不规范、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党支部从未开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有的未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的缺乏对干部员工的廉洁教育。有的企业虽然相关制度较为健全,但在落地执行时仍存在不够严格、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党支部会议记录不全,决策程序、议事范围不规范。有的领导班子民主氛围不浓,班子成员相互沟通交流不够充分。

六是能力不足,风险依然严峻。党建工作是一份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而目前基层党支部书记绝大多数是兼职的,他们在如何抓党建工作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如有些企业干部队伍年轻有活力,专业素质和能力高,但在管人方面缺乏经验,对党建工作的知识掌握极度匮乏。此外,有些企业党群、纪检队伍人员少,能力不全面,对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指导还不够,基层党建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还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七是责任衰减问题依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冷”是责任履行衰减的形象比喻,这背后的原因既有制度设计、组织人员设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制度执行不到位、“不会做、不想做”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来柳州国有企业党建的水平快速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两个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各支部的党建工作呈现不平衡的态势。从主体责任履行情况来看,一些干部的作风还需改进,缺乏主动履责的敬业精神,对工作没有前瞻性,领导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推就不动,消极应付,导致少数党支部出现了生产经营和党风廉政建设双落后或“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从监督责任的履行情况看,“教育、防控、惩治、问责”的“四位一体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尚未发挥作用,基层的监督力量相对薄弱,兼职纪检人员的精力有限,很难开展系统、有效的监督工作。此外,监督偏软、执纪不严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对于发现的问题,不愿、不敢追究责任,惩处的力度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