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建扶贫的优化工作方案

党建扶贫的优化工作方案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百色市各县(市、区)从基层组织建设入手,通过配强班子、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及严格管理等措施,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和组织保障。配套出台《关于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实施意见》《靖西市“三会一课”制度等9个实施细则》“1+9”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工作机制。三是抓好易地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

党建扶贫的优化工作方案

在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全市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夯实组织基础、狠抓队伍建设、明确主体责任等方面,创新党建的形式,有效推进了脱贫攻坚的顺利开展。

1.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全市各级党委真正扛起主体责任,坚决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号召,强化措施,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强化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扶贫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担任双指挥长,同时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二是加强理论武装。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强化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会、培训会等形式,加强理论武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压实主体责任。百色市始终把压实脱贫攻坚一线各级主体责任放在首位,以开展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解放思想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等“四个大兴”活动为抓手,通过深化开展领导班子建设年活动,推动各级领导班子转变思想作风,激发脱贫攻坚工作热情,把精气神凝聚到打赢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中。规定要求贫困县(市、区)党政正职每月至少有5个工作日、非贫困县(市、区)党政正职每月至少有3个工作日用于扶贫工作,并遍访贫困村、走访贫困户;各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按要求遍访贫困户,逐层逐级压实主体责任。四是周密部署动员。通过密集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会议、精准扶贫系列培训会等形式和按照“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的总体要求,实施市、县、乡、村四级挂图作战和清单管理等超常规的举措,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脱贫攻坚责任,从而推动脱贫攻坚周密部署、全面实施。

2.打造坚强堡垒,夯实脱贫攻坚的组织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7]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百色市各县(市、区)从基层组织建设入手,通过配强班子、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及严格管理等措施,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和组织保障。如田阳区,在全县152个行政村“两委”班子人选配备上就侧重“年轻化”标准,着重提升干部队伍的活力。同时,严格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创新推进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积分常态化管理,有效破解基层党组织基础薄弱、党员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创新打造“农事城办”“党旗映山红”“先锋守望”“三方联动·精准监督”“五个一”和党群抱团等一批党建促脱贫品牌,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深入开展。平果市实施组织力提升行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领导。建立“一委(部)两会三中心”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年计划,对村(屯)党组织规范设置开展集中排查,符合条件的村、屯党支部采取独立组建、联合组建、划片组建或依托平安建设“网格”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组织全覆盖。通过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组织议事规则,推行村级各类组织向村党组织述职和报告制度,健全完善县处级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包村排查和整顿销号机制,夯实基层党组织。

注重党建引领,党支部坚强有力,基层党建有声有色,群众就跟得紧,脱贫攻坚就有了“主心骨”。德保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各项党建工作创优达标,着力夯实党建促脱贫基础。一是实行“五共五促”结对共建,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根据结对帮扶定点联系村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长期开展共建活动,确保每个结对村都有3~5名以上双带能力强的年轻后备干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二是采取“三亮模式”,打造农村新名片。在“一办三中心”“党员中心户”等品牌基础上,采取亮出支部形象、党员形象、支部制度机制的“三亮”模式,建设“党建文化小广场”,成立“党小组之家”,开展“四个一”党员活动,打造“贴心党建·壮美德保”农村党建品牌,整体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三是整顿软散基层党组织。结合领导班子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工作,及时调整、撤换、补选违纪违法、长期不在岗或工作不在状态的班子成员,全县186个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健全督导调研机制,保障工作实效。严格落实基层党建“两随机”调研指导机制,实施全县党支部每月“对标定级·整体提升”网上联评活动,规范“三会一课”、党费收缴、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活动及阵地建设。开展全覆盖排查梳理,构建“三方”指导、“三评”找差距、“三联”共创机制,沉入基层一线,全面开展基层党建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排查整治,对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当场未完成整改的督导组坚决不撤退,以提醒预警、督办催办、通报机制等“三步督查工作法”追责问责、销号整改各类问题,推动基层党建全面发展、全面过硬,助推脱贫攻坚更加有力、更加扎实。靖西市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配套出台《关于规范党内组织生活的实施意见》《靖西市“三会一课”制度等9个实施细则》“1+9”配套制度,不断完善党内组织生活工作机制。二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按照“县处级领导挂点、机关单位联村帮促、工作组综合指导、乡镇干部包村整顿、第一书记驻村协助”工作法,经过走访排查、部门联审、乡镇自查等办法,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并狠抓整顿。三是抓好易地搬迁安置点党建工作。在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设立党组织,实现了扶贫项目到哪里党旗就插到哪里,切实为搬迁群众提供组织保障。那坡县以创建“边关丝路”党建示范带为抓手,按照“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带”的工作思路,围绕组织示范、队伍示范、活动示范、制度示范、载体示范、保障示范“六个示范”标准,分期分批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幅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待遇,激励村“两委”干部安心边境农村地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www.xing528.com)

3.创新党建形式,多措并举助推脱贫有实效

百色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方面创新了党建的形式,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搭建了平台,延伸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抓手,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一是创新基层工作机制,突出党组织服务功能。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搬迁扶贫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鹿心社书记提出“易地搬迁扶贫点的社会管理要适应转变,想办法特色管理”的要求,切实解决从山区搬迁到县城易地搬迁扶贫点农村贫困人口的后续管理与服务问题。田阳县积极探索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便利的工作机制,设立了老乡家园社区党委和“农事城办”管理服务办公室,创新探索“农事城办”服务机制,统筹推进安置点后续管理服务工作。以“群众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到哪里”为服务主旨,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配齐社区党委、居委会等功能室,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组织服务跟进城,群众办事不回乡”的目标。德保县实行县处级领导“一对一”项目工作联系制度,制定《2020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项目现场督导工作方案》,倒逼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责任落实。田东县注重发挥制度优势推动脱贫攻坚,按“管全面、总指导”原则,围绕实现稳定可持续高质量脱贫目标,出台“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就业创业、分类救助、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社会帮扶、脱贫监管、统筹城乡、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十大长效机制”及10个配套方案,形成“1+10”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措施,对脱贫工作作出系统周密安排。二是强化组织引领作用,提升党建促脱贫攻坚实效。强化组织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功能,动员影响基层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推动各种资源、各方面工作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集聚,从而形成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如西林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在工作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1)加强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助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研究制定《西林县创建“红、富、美”(党旗红、群众富、环境美)基层党建示范带工作规划(2018—2020年)》。按照“一江一线一片”(“一江”即那劳镇—普合苗族乡—八达镇—西林县城驮娘江流域,“一线”古障镇—马蚌镇321省道沿线,“一片”即西平乡—那佐苗族乡—足别瑶族苗族乡南部片区)进行布带设点,以“六个示范”(组织示范、队伍示范、活动示范、制度示范、载体示范、保障示范)为创建抓手,实施“红、富、美”党建示范带建设,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深入推行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在全县基层组织中兴起了“向红旗村看齐”“争创五星级”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推动全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全县“党旗红、群众富、乡村美”的美好蓝图初步形成。(2)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深化“脱贫攻坚先锋行”活动、实施“头雁”工程,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撤换;设岗定责培育村级后备力量和致富带头人600余人,示范带动贫困户1562户。(3)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标准,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活力。研究制定《关于调整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离任村(社区)干部补助标准的通知》,将每村办公经费提高到3万元以上,离任村干部补贴标准也提高到任期每满一年50元/月。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产业发展带头人队伍建设,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4)守正创新,巩固完善传统的党建品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已建立的50个跨省区联合党组织作用,加强与接边县(市)联系协商,创建桂滇黔富民水产养殖合作社、跨区域旅游产业联盟、跨区域产业扶贫示范园区,建立起“目标同向、作用互补、互相监督、共同发展”的跨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促进了接边地区水产养殖、水果种植、区域旅游等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跨省区产业园1个、跨省区水果种植示范园1个,带动5000多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4.狠抓队伍建设,促精准扶贫保障有力

加强对村“两委”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的管理,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动力。右江区党委政府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动力不减,一是强化驻村队伍管理。建立督查暗访制度,强化对驻村工作队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对履职不力的驻村工作队员进行通报批评,对违反纪律的第一书记进行召回撤换。建立健全关爱机制,组织工作队员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对留任工作队员谈心谈话和走访慰问活动,帮助工作队员解决难题,确保工作队员安心在岗在位,保持昂扬斗志。二是持续强化干部帮扶力量。安排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村“两委”干部跟踪联系退出户,形成帮扶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三方面同心协力攻坚拔寨的强大合力。三是注重在脱贫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优秀干部,优先晋升职级,还将持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大胆重用脱贫一线优秀干部,以强有力措施激发党员干部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热情干劲。乐业县注重强化“头雁”队伍建设,在创新队伍管理中育强脱贫主力。针对村干部普遍存在的“半工半农,人难找、才难留”等问题,在保持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对全县村“两委”定工和半定工干部全部参照公职人员进行管理,着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首先,报酬有保障,激发热情。将全县定工、半定工村(社区)干部纳入职业化管理范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基本报酬参照公务员副科工资标准发放,将每月基本报酬从1800元提高到3967元。其他定工、半定工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从每月900元提高到每月2400元。并建立报酬与考核结果挂钩模式,每月先发放月基本报酬的70%,剩下的30%待年度考核合格后才予以发放,切实解决村“两委”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同时,增加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和“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成效奖,每年拿出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新增收入部分的15%对村干部进行奖励,对在“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中按照获得市级红旗村称号的个数×500元/月,分别对村干部进行奖励。目前,村干部最高工资可达5967元/月,极大鼓舞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其次,管理有制度,规范履职。制定了《职业化管理办法》,签订职业化履职承诺书,推行全天候服务群众工作制,并制定平时考核管理记录簿和工作去向报告牌,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让村干部自觉全程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将以往的“半脱产”“村官”完全转变为“全日制”的专职化村干部,做到村部门常开、人常在,畅通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最后,工作有考核,增强干劲。针对以往村干部考核定性不准、指标不明、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结果说服力不强等问题。制定职业化考核办法等系列配套制度,采取“县乡+群众”“平时+年度”相结合考核模式,对考评得分低于60分的村干部进行约谈问责,对排位靠后的,取消30%奖励性绩效报酬,切实用好考核“指挥棒”、把好业绩“标尺杆”,让村干部聚力主责主业,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最后,进退有标准,优化队伍。实行职业化管理村干部县级备案管理,定期对村干部队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对不合格、不胜任、不尽职的坚决进行淘汰撤换。对本村暂无合适人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岗位,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廉洁自律过硬的优秀党员进行补齐配强。在村党组织书记选任上打破地域限制、户籍限制、无人可选情况下“矮子中选将军”等现象,进一步拓宽了村干部队伍选任渠道,村党组织书记年龄结构、学历构成得到进一步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近年来,我们向贫困地区选派了大批干部和人才,但从长远看,无论怎么加强外部人才支持,派去的人总是有限的,关键还是靠本地干部队伍和人才。”[8]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培养事关脱贫攻坚与后续发展,事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百色市各县(市、区)在抓村“两委”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加大人才政策落实力度,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以“有乡土人才进‘两委’班子或后备干部队伍,有返乡人才回归创业,有本土乡贤人才队伍,有各级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平台载体,有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等“五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振兴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田东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政策真正落地,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同时依托田东特色产业发展平台优势,打造人才振兴示范基地,探索建立人才培养基地联盟平台、新型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站等,不断提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德保县近年来大胆探索,奏响人才与“政策、项目、技术”联建联创“三部曲”,推动形成各类人才争先恐后、充分展示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人才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一是“政策+人才”,着力提升人才服务保障。创新柔性引才试行办法,给予人才的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定期赴区内外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二是“项目+人才”,着力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推行“项目引才”“项目聚才”,实施粤桂扶贫协作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德保县万亩高山油茶生态扶贫等特色项目,吸纳企业人才支援。三是“技术+人才”,着力加强人才智力引擎。采取“上挂、下派、外引”等方法,每年组织一批潜力优秀人才到乡镇和县直单位交叉挂职锻炼,将扶贫一线作为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基地,建立有助于贫困地区人才脱颖而出和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创新“党组织+经营主体+乡土人才+基地+贫困户”的“党群致富共同体”载体,组建“三农人才专家服务团”进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