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传奇

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传奇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动画发展史上,迪士尼动画电影一直处在世界动画电影产业领头羊的位置,作为动画电影创作实践的前沿阵地,它一直是全球动画生产领域的风向标。《仙履奇缘》等大量经典动画片的问世,使迪士尼进一步将动画生产力量集中到电影这种媒介上,动画电影成为好莱坞动画生产的主阵地。

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传奇

动画发展史上,迪士尼动画电影一直处在世界动画电影产业领头羊的位置,作为动画电影创作实践的前沿阵地,它一直是全球动画生产领域风向标。虽然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迪士尼在动画电影也有过低迷时期,但它依托美国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和高阶的自我进化能力,成功实现了生产转型——通过积极改变创作、营销策略,利用技术先进优势,以符合工业美学的制片标准,在已然饱和的全球动画电影市场中腾转挪移,开拓经济文化疆域,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经久不衰、当之无愧的霸主。

(一)二维动画时代的一家独大

世界电影史早期阶段,中国的“走马灯”、法国的“留影盘”“光学影戏机”以及近代动画先驱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制造的动态影像,被认为是动画电影的萌芽。1906年,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J.Stuart Blackton)结合剪纸艺术和逐格拍摄技术,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成为定格动画电影的雏形。

美国电影起步较早。1918年,动画界先驱人物温瑟·麦凯(Zenas Winsor McCay)与美国环球影业公司合作发行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纪录片——《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1922年,迪士尼公司创立。这个时期,迪士尼主要制作7—14分钟的动画短片,通常用来为影院A级片暖场。其创办者华特尔·伊利斯·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于1928年创作了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廉号汽艇》,将当时最新的配乐和实时音效技术运用到动画制作中,营造了轻松俏皮的喜剧风格,在这部影片里米老鼠这个举世闻名的动画角色第一次出现。1932年,华特尔采用三原色工艺拍摄技术,制作了动画电影史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花与树》,让迪士尼斩获了首个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此后,在1928—1939年间,迪士尼公司共拍摄了60多部动画短片,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项,如《花与树》、《三只小猪》(1933)、《龟兔赛跑》(1934)、《三只小猫咪》(1935)、《乡下表亲》(1936)、《老磨坊》(1937)、《斗牛费迪南》(1938)、《丑小鸭》(1939)等。1937年,迪士尼出品制作了改编自格林童话故事的首部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时长83分钟,“它向世人证明了动画电影在形式上的独立性”[2],由此开启了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长片时代。华特尔对动画媒介的有益探索及其动画电影作品的丰富量产极大推动了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对世界动画史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随后,《木偶奇遇记》(1940)、《幻想曲》(1940)、《小飞象》(1941)、《小鹿斑比》(1942)、《灰姑娘》(1950)、《小飞侠》(1953)、《睡美人》(1959)、《101忠狗》(1961)、《森林王子》(1967)、《小美人鱼》(1989)、《美女野兽》(1991)、《阿拉丁》(1992)、《狮子王》(1994)、《风中奇缘》(1995)等一系列经典动画长片让迪士尼彻底垄断了20世纪美国甚至全球动画电影市场,成了好莱坞动画大片的代名词,尤其是“迪士尼公主”系列动画电影风靡全球。在此期间,迪士尼动画电影才刚跨越了30年代的金融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遇国内和海外生产、发行的重重困难,无法生产动画长片,但仍以短片集锦的方式发行了《三骑士》(1945)、《米奇与魔豆》(1947)、《旋律时光》(1948)等作品。20世纪50年代迪士尼动画再次面对“影”“视”媒介之争带来的重重困境,但仍以其动画设计制作的技术突破和内容创新,开启了迪士尼十七年的“第一黄金时期”。《仙履奇缘》(1950)等大量经典动画片的问世,使迪士尼进一步将动画生产力量集中到电影这种媒介上,动画电影成为好莱坞动画生产的主阵地。80年代,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Dammann Eisner)入主迪士尼,由此带领迪士尼的动画电影进入全球化制作与发行的“第二黄金时期”。在“第二黄金时期”,迪士尼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国际商业文化品牌,奠定了全球产业格局,其国际动画电影霸主的地位愈发不可撼动。直到20世纪末,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简称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1997)和梦工厂工作室(简称梦工厂)的《埃及王子》(1998)出现,才改变了迪士尼一家独大的动画电影产业格局。

(二)三维动画时代的强强联合和技术升级

在电影工业体制推动下,欧美动画电影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地实现艺术创新。动画电影主要有平面动画、立体动画和混合动画三种影像形态。最早的二维平面动画主要通过“单线涂抹”勾勒形象,再逐步填色,最后合成背景。1938年,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就是以“单线涂抹”绘制而成,影像线条分明,具有清晰的轮廓感。到20世纪50年代,电视的兴起给动画电影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动画电影、动画电视通过电视屏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这个时期的动画电影仍以二维动画为主。20世纪动画电影历史几乎都是关于二维动画的历史。(www.xing528.com)

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兴起并引领了全球信息革命与数字时代的降临,推动了21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3D动画的诞生,1995年,世界上第一部3D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问世。在这个电影史发展阶段,乔治·卢卡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富有创造力和技术远见的导演开始利用新兴的具有灵活强大的图像操控力、独特丰富的视觉表现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CG)介入电影视觉特效制作,令好莱坞正式开启了“高概念、高投资、高制作、高科技”的重工业大片生产模式。CG技术进步对动画电影类别的发展尤为重要,伴随着虚拟、数字技术对动画电影产业的影像日益加深,一批技术强势的动画电影公司开始崛起。此时迪士尼二维动画的受众吸引力在逐渐减弱,票房号召力大不如从前,而皮克斯和梦工厂因其技术运用的创新促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动画电影内容文本的生产,进而升级为全球动画电影领域的新龙头,尤其是以“全新创造”作为生产原则的皮克斯对动画技术不断试新的超前探索使其成为动画电影领域的技术标杆。两家后起之秀利用三维动画的技术优势一路高歌猛进,与百年迪士尼并驾齐驱成为世界动画电影领域的“三巨头”,甚至还屡屡呈现出超越的势头。

进入21世纪以来,迪士尼具有影响力的动画电影的产量大大下降,处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内有新兴动画电影公司追赶超越,外有中国、日本韩国动画电影在全球电影票房市场的急剧扩张。为扭转危局,迪士尼意识到只有强强联合才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于是在20世纪末就与皮克斯签约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推出了一些颇具全球影响力的大制作,如《海底总动员》(2003)就是一部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的风靡全球的3D动画电影。紧接着,迪士尼又于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分别以74亿美元、42亿美元和41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皮克斯、漫威工作室和卢卡斯影业,与顶级动画制作公司的强强合体,打造出21世纪超级迪士尼动画帝国。随后,开始推出了一系列享誉世界影坛、口碑和票房俱佳的经典动画大片,如“汽车总动员”系列(2006/2011/2017)、《料理鼠王》(2007)、《机器人瓦力》(2008)、《飞屋环游记》(2009)、《无敌破坏王》(2012)、《勇敢传说》(2012)、《怪物大学》(2013)、“冰雪奇缘”系列(2013/2019)、《超能陆战队》(2014)、《头脑特工队》(2015)、《恐龙当家》(2015)、《海洋奇缘》(2016)、《海底总动员2》(2016)、《疯狂动物城》(2016)、《1/2的魔法》(2020)等。2004年,迪士尼的老对手梦工厂的动画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在动画大片的生产和输出上与迪士尼形成了势均力敌的抗衡,尤其是梦工厂的系列电影,如“怪物史莱克”系列(2001/2004/2007/2010)、“马达加斯加”系列(2005/2008/2012/2014)、“功夫熊猫”系列(2008/2011/2016)、“驯龙高手”系列(2010/2014/2019)、“疯狂原始人”系列(2013/2020)、“魔发精灵”系列(2016/2020)等,在全球范围内既叫好又叫座。此外,还有像华纳兄弟、照明娱乐、派拉蒙、索尼影业旗下的索尼影视动画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影业旗下的蓝天工作室等影视制作公司也加入动画生产领域,创作了“冰河世纪”系列(2002/2006/2009/2012/2016)、“丛林大反攻”系列(2004/2008/2010/2015)、《怪兽屋》(2006)、“乐高大电影”系列(201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美食天降”系列(2010/2013)、“神偷奶爸”系列(2010/2014/2017/2020)、“爱宠大机密”系列(2016/2019)、《变身特工》(2020)、《海绵宝宝》(2020)、《心灵奇旅》(2020)等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动画大片,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为影史经典。

动画制作团队的激烈竞争不断激发迪士尼动画产业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工业升级,进而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成熟的工业流程、艺术范式,生产出大量制作追求、创作理念和审美趣味趋于一致的“大制作、高科技、奇观化、合家欢”三维动画大片,以期在动画电影市场的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动画电影版图里,“真人+CG”动画电影是个独特的存在,早在1964年迪士尼影业公司就出品了真人CG奇幻歌舞片《欢乐满人间》,获得了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随后,《飞天万能床》(1971)、《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幻影英雄》(1993)、《宇宙大灌篮》(1996)、《魔幻小战士》(1998)、“精灵鼠小弟”系列(1999/2002/2005)、《华纳巨星总动员》(2003)、“加菲猫”系列(2004/2006)、《魔法奇缘》(2007)、“鼠来宝”系列(2007/2009/2011/2015)、《瑜伽熊》(2010)、《拯救小兔》(2011)、《蓝精灵》(2011)等一系列好莱坞动画影片均凭借“真人+CG”模式营造出绚烂视效。随着特效技术不断升级,近年来“真人+ CG”电影继续大放异彩,如华纳兄弟的《史酷比狗》(2020)、派拉蒙的《刺猬索尼克》、索尼动画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联合制作的“比得兔”系列(2018/2020)、《猫和老鼠》(2021)等,在后疫情时代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