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解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深入解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背景分析21世纪伊始,各个国家、地区纷纷启动课程改革,以顺应日益变化发展的国际环境与教育目标。除了国际社会数学教育对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视,我国的课程标准一贯以学习联系社会生产实践为准则,在课程标准上也针对数学建模进行了重点陈述。总而言之,近年来国际上各个国家、地区,无论在数学课程标准或者其他指导性的数学教育文件中,均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单独阐述并强调其重要性。

深入解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一)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背景分析

21世纪伊始,各个国家、地区纷纷启动课程改革,以顺应日益变化发展的国际环境教育目标。在本次改革浪潮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建模思想的训练、建模能力的提升逐渐凸显出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

数学建模作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活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在其数学教育指导性文件中明确声明了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例如,在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中,数学建模既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内容之一,又与数学实践一起,构成了高中数学两大核心概念。在澳大利亚数学课程标准中,其基本原理中阐述了在其他学科中使用数学建模是至关重要的,并在其高中年级数学基本能力中表示,数学课程在其他学习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都提供了应用数学理解和技巧的机会。此外,在德国数学教育标准中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六类数学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位列其中。根据不同的认知要求,这六大能力又各自分为了三个能力水平。

可以看出,数学建模能力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数学核心能力,也是数学教育和课程重要的目标之一。除了国际社会数学教育对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视,我国的课程标准一贯以学习联系社会生产实践为准则,在课程标准上也针对数学建模进行了重点陈述。

我国出版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根据新标准对数学本质的论述,“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在对数学本质的阐释中,国家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的应用性质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学生应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中。与此理念相呼应,在课程设置上,课程标准中将数学建模活动设置为与必修课、选修课并置的部分,突出强调在本来数学课程内容之外对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

总而言之,近年来国际上各个国家、地区,无论在数学课程标准或者其他指导性的数学教育文件中,均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单独阐述并强调其重要性。由此看来,数学建模的研究已经不仅仅限于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话题,联结数学与日常生活的数学建模已经进入学校,走进课堂,面向学生。(www.xing528.com)

(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的要求

课程标准有十大设计理念,其中一条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在这个设计理念的指导下,对数学建模制定了如下的内容标准。

首先,宏观上指出:“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而是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中。高中阶段至少应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活动。”

其次,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建议。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的要求主要从问题的来源、培养目标、实施方法、课时要求等方面来介绍,除了高中阶段最少一次的数学建模活动要求外,还对数学建模的课时和内容进行具体的安排,这样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恰当地安排数学建模的内容和时间,在没有硬性标准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就可以真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最后,课标还在数学建模的问题提出、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环境支持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为数学建模的教学和在教材中的呈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课标对数学建模的建议和要求可谓面面俱到,数学建模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良好方法和素材,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希望教师和学生等能克服困难,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