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红月亮》:俯仰之思的绝唱

《红月亮》:俯仰之思的绝唱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月亮》一书阅毕于六年前,当时想再细读一遍后再写读书笔记,今日翻得此书,补记之。此书最可贵之处是写得文采飞扬,如果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首抒情诗,那么吴大新这本《红月亮》就是解读《兰亭序》的史诗。与此同时,战乱对生命的摧残更为惨烈。八王之乱,永嘉之变,使中国人口一半死于战乱中。

《红月亮》:俯仰之思的绝唱

《红月亮》一书阅毕于六年前,当时想再细读一遍后再写读书笔记,今日翻得此书,补记之。我惊叹作者吴大新的才情和文思,一篇仅有二百多字的《兰亭序》,在吴大新的解读下竟写成一部皇皇巨著,这是我前所未见的解读文章。古人有疏解经典之作,但缺乏才情,只以史证史,以文论文。此书最可贵之处是写得文采飞扬,如果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一首抒情诗,那么吴大新这本《红月亮》就是解读《兰亭序》的史诗

吴大新说:《兰亭序》虽短,然“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真要读懂读透,必须读十遍。一读《兰亭序》觉得前半部清新隽永,后半部不知所云。二读《兰亭序》,向往曲水流觞,心有所喜。三读《兰亭序》,忽然发现文章前乐后悲,纵有深旨,然不解也。四读《兰亭序》,翻《晋书》考证时代背景,读传记知王羲之为人。五读《兰亭序》,明白永和本事,方知右军指陈,并非虚言空论。六读《兰亭序》,集中研究下半部,感到慷慨悲凉,意味深长。七读《兰亭序》,似乎悟到人生匆匆,“终期必尽”,夜夜不能寐矣。八读《兰亭序》,让人简直消极起来,还是及时行乐,放浪形骸去了。九读《兰亭序》,请读《大新子书》,必会悲欣交集,甚至喜极而泣。十读《兰亭序》,大彻大悟,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读十遍《兰亭序》,如警世钟,断断不可庸庸碌碌,做古人笑过的事情;读十遍《兰亭序》,如清凉散,一切奴俗龌龊念头,不知不觉打扫干净;读十遍《兰亭序》,如枚乘《七发》,悲者可以乐,淫者可以贞,贪者可以廉,懦夫可以立,饱食之徒可以涩然许出,霍然病已。《兰亭序》当仰天俯地而读之。天,苍苍者也;地,茫茫者也。《兰亭序》当登山临水而读之。山,高高者也;水,长长者也。《兰亭序》当沐浴焚香而读之。沐,清脑者也;香,清心者也。《兰亭序》当老聃、庄周共读之。与老子共读,资其“通”;与庄子共读,资其“达”。《兰亭序》当于史迁、班固共读之。与史迁共读,资其“考”;与班固共读,资其“证”。《兰亭序》当与唐宗、宋祖共读之。与唐宗共读,资其“雄”;与宋祖共读,资其“豪”。《兰亭序》当邀请赫拉克特、尼采共读之,《兰亭序》当眼观钱塘江之潮而读之……《兰亭序》真是天地间一篇品味不尽的大文章。

《兰亭序》开篇写山水之美,叙山水之乐,看似着色轻淡,用词浅近,如同一股清新之风,一弯清澄之溪,令人向往。“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兰亭其山崇峻而幽静,野芳发幽香,佳木秀四时。东晋时的兰亭,背高山长岭,面临鉴湖,可谓气象万千。若春和景明之时,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亭也,则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若夫淫雨霏霏,山岳潜形,湖山空濛,薄暮冥冥,则有去国还乡,念平生,怀古今,满目萧然,感极而生悲。在畅叙山水之乐时,王羲之又悲叹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之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有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们相处在一起,俯仰之间便匆匆走完了人生。有的抒发怀抱,相聚畅谈在室内,有的寄情于物,放纵无羁在外头,虽然取舍不同,动静有异,当他们开心地接触到所遇到的事物,一时心满意足,竟不知衰老将要到来,等他对欣然之物历久生厌,感情随之转移,感慨也随之而生:从前的逍遥处,瞬间已成了陈迹,更何况人的生命修短凭造化,到头来都要死灭。《兰亭序》所写的一欣一悲,成了千古绝唱。王羲之的欣乐,在于“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乐不仅在于山水之乐,仰观俯察,气象博大,是一种仁者胸怀。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其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王羲之出言“崇山峻岭”,大气度也,大胸怀也,体现出的是一种“草木生焉,万物殖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吐万物而不私焉”的精神境界,遗憾的是,王羲之立于兰亭之上,气吞崇山峻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我于前年畅游兰亭,所见游者少有当年王羲之游兰亭的情怀,如今游兰亭者,只看小桥流水,不见人登上崇山峻岭远眺。

天道绵绵,人事倏忽,这是一对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从《古诗十九首》到《兰亭序》,悲观主义横亘魏晋二百年,感伤了多少颗心,缠绕了多少个灵魂。中国自汉末开始到南北朝,是一个大黑暗、大死亡的时代,大规模频繁地发生天灾、瘟疫,家家有阵尸之痛,或合门而死,或举族而丧。与此同时,战乱对生命的摧残更为惨烈。三国纷争不断,每天演的是杀戮,大导演曹操说:“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八王之乱,永嘉之变,使中国人口一半死于战乱中。汉末中国人口还有五千六百万人,西晋时减到一千六百万人,东晋时只剩下几百万人。史书记载:“戎翟及于中国,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炊烟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生命何贵之有?性本善何善之有?在王羲之生活的东晋时代,不仅老百姓处于朝不保夕的困境之中,士大夫也处于强人政治的白色恐怖之下,此时天下多数名士少有全命者。孔融嵇康、陆机等一批思想家、哲学家、诗人、艺术家都死于军阀的屠刀之下。不仅本人被杀,还诛灭九族,死亡笼罩在当时中国的上空。大量的死亡,持久的死亡,无缘无故的死亡,躲也躲不开的死亡,形成当时整个社会集体性的死亡焦虑。悲哀情绪成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理,幻灭成了当时人们无法排遣的巨大阴影。“人生如梦,长歌当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时的魏晋风度其实是死亡压抑下的乱世风度,名士们纵歌狂饮,放浪形骸,彻夜清谈,正如今天流行的一句话:“痛,并快乐着。”(www.xing528.com)

《兰亭序》文思深邃幽远,又低回反复,其感事兴怀,曲折地反映了东晋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悲凉,深刻地印证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段并非惠风和畅而是痛苦不堪的经历,在乱世之中觉醒的人,曾苦苦寻找生死解脱之路。《兰亭序》的悲凉情调,是一曲伟大的悲歌,王羲之将一己一我置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也将一事一物置于宇宙大我之中,他把个人的痛苦,从自身推广到了人类,从现在推广到了过去和未来。在《兰亭序》中,更多的是用哲学的眼光对自然、生命、历史进行审视,用宇宙意识考问生与死的冲突。《兰亭序》表达的是一种超越个人的对人类生命关怀的情感,是一种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无限的悲痛,这种具有哲学境界的崇高之“痛”,庸俗浅薄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古代妙文,今人多误读,以为《兰亭序》是游乐之文。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亦官亦文者居多,为官者多能属文。近世文章,多为文化人所作,而官员作的是报告,即使作文,也是官样文章。肉食者鄙,墨食者空疏。今日官员忙于应酬,有几人到古书堆里与古人共悲欣?《兰亭序》为书圣发愤之作,非文人空疏之为,更不是官员洋洋洒洒的考察报告,而是一篇具有历史沧桑感和宇宙哲思的记游杰作。明代国师刘伯温说:“王右军抱济世之才,观其与桓温、谢万之语,可知其人矣。放浪山水,抑岂其本心哉?临文感痛,良有以也。而独以能书称于后世,悲夫!”吴大新在书中说:东晋乃一乱世,照临永和九年中国上空的是一个“红月亮”。“红月亮”,月食也,凄美之象,乱世之征,生死之幻。《兰亭序》就是一个“红月亮”。兰亭本是越国的圣地,是勾践的寄托处,也是王羲之的骋怀处。读《兰亭序》要唱《大风歌》,读《兰亭序》要奏《命运交响曲》。兰亭三面环山,一面临湖,湖的尽头是一片沧海。兰亭不是行乐地,“斯亭之复,岂独游观哉?”王羲之置酒高坐,悲歌临觞,乐以兴会,悲以别亲。《兰亭序》之意亦儒亦墨,亦道亦仙。品读《兰亭序》既令人淡,复令人幽;既令人古,复令人艳。展卷掩卷之间,可以避寒,可以消夏,可以尘隐,可以卧游,可补世说。

2012年3月5日黄昏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