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务管理目标的多种观点及优化

财务管理目标的多种观点及优化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一定的道理,其理由如下。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使企业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其明显的缺点,其中突出表现为准确计量企业价值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股票上市企业的股票

财务管理目标的多种观点及优化

当前符合企业目标的财务管理目标有许多种观点,如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等,下面仅对当前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观点进行评价。

(一)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说明企业的财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主要理由如下:一是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则企业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业的目标;二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企业为追求利润所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使整个社会财富实现最大化。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这种观点带有明显的财务缺陷:

(1)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例如,同样获得200万元的利润,一个企业投入4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800万元,仅看利润额,不看投入资本额,不能正确判断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目标。

(2)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企业取得同一利润额,如果所处的时间不同,其价值则不同。今年获利的100万元不能等同于明年获利的100万元。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承担风险的关系。例如企业销售100万元的商品,收回60万现金,还有40万元没收回,按权责发生制这40万元应收账款也算收入实现,计算利润,但这部分利润蕴含着风险,因为应收账款40万元有可能发生了坏账,收不回。所以仅追求利润最大,不考虑风险也不行。

(4)容易诱发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如果以利润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就必然导致经理人员纷纷放弃对企业长远利益的考虑,尽量推出一些“短平快”项目,提高现时的利润。盲目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使企业丧失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会使企业出现有利润无资金的现象。因为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如前例企业销售100万元的商品,收回60万元现金,还有40万元没收回,这批产品的成本费用是80万元,其中已经支付70万元。则利润=100-80=20,资金=60-70=-10。对企业而言资金是最重要的,只求利润最大,是盈利企业也倒闭的根源。

(二)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者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其目标是取得资本收益。资本利润率是企业的利润与资本额之间的比率,每股利润也称为每股收益或每股盈余,是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本数之间的比率,应将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这个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优点是:把企业的利润和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察,考虑了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便于比较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的获利能力。但仍没有考虑每股利润取得的时间和风险,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和有利润无资金现象等。

(三)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价值(股东财富)不仅表现为企业利润,更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企业资产价值增加,生产经营能力提高,意味着企业具有持久的、强大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这种观点是现代企业普遍追求的目标。这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决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企业财富,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www.xing528.com)

将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一定的道理,其理由如下。

1.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

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股东的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当股票价值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由于股票市场价格随时波动,时间不同,企业价值不同,股东要获得财富最大,就应把握时机,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其他所有制企业中,企业资产一般不会全部拿到市场上交易,因此不会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其市场价值的多少,只能靠理论上的公式进行计量。假如V为企业价值,P为企业每年获得的预期报酬,i为对每年所获报酬进行贴现时所用的贴现率,企业未来报酬的现值就是企业价值,根据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企业价值V=P/i。

从上式中可看出,企业总价值V与企业每年获得的预期报酬P成正比,与贴现率i成反比,而i的高低主要由企业的风险大小决定。所以企业总价值与预期风险成反比。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报酬的同时考虑风险,企业价值只有在报酬和风险达到比较好的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因素,并用时间价值原理来衡量,科学地考虑了风险和报酬的关系。

2.有效克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企业价值通俗地讲是企业本身值多少钱。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价值通常由市场评价来确定。在评价时,看重的不是企业已经获得的利润,而是企业未来的潜在获利能力。例如当前许多企业每股收益并不高,但是股价却比每股收益多的企业高,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投资者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利润增长点。所以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价,预期未来的利润对股价影响更大,避免企业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3.更加注重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利润最大化只是有形的,而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既包括有形的利润,而且也包括无形资产的价值,如企业的品牌价值也包括在内。2006年由世界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及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共同组织评审并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海尔以639.89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名列第一,而海尔的每股收益不到0.27元,总资产不到84亿元。所以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使企业更加注重无形资产的价值。

4.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社会资金通常是流向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这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以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其明显的缺点,其中突出表现为准确计量企业价值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股票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由于股票价格的变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政策、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个人偏好、专业水平差异等,所以股票价格很难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另外,对于其他企业,预测企业每年获得的预期报酬及与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有一定的难度,借助评价机构,由于受到评估人员主观因素、评估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也很难做到准确。

综上所述利润最大化、资本利润率(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弊端较多,相比而言企业价值(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其优势,被大多数人认可。成为当前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