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将相和》:通过三个典型事件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将相和》:通过三个典型事件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相和》是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而成。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将相和》属于人物型作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塑造了蔺相如和廉颇的形象。

《将相和》:通过三个典型事件展示人物性格特征

将相和》是统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而成。

(一)文本类型

如前文所述,叙事性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情节型作品,即通常所说的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一类是人物型作品,即通常所说的以写人为主的作品。同样是写事,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中,事件的功能是有所不同的,情节型作品中写事本身就是目的,事件的意义往往就是作品的主题;人物型作品中写事是手段,事件的功能在于体现人物的特性,作品的主题体现在对人物的认识或评价上。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将相和》属于人物型作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成功塑造了蔺相如和廉颇的形象。

(二)事件与人物特征

文章集中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件事,前两件事突出表现蔺相如的勇敢与机智,后一件事表现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同时也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三件事的共同背景。

这三件事的共同背景是文章开篇第一句所说的:“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简短的一句话暗示出赵国所处的困境与所面临的危机,而人物的鲜明特性正是通过化解危机呈现出来的。(www.xing528.com)

2.情节结构与人物特性。

从内容上看,文中所写的三件事是有联系的:完璧归赵使蔺相如立了功,被封为上大夫;渑池之会再立功,被封为上卿,于是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想找机会为难蔺相如,为避免冲突,蔺相如有意加以躲避,并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廉颇知道后感到惭愧,因此负荆请罪;最后实现了将相和,两人齐心协力保卫赵国。

从故事结构上看,三个小故事都是困境解决结构,人物的个性特征也在解决的过程中呈现出来。比如说,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就是在与秦王斗智斗勇中展现出来的,与廉颇的矛盾冲突则表现出了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格魅力,负荆请罪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三)主题

文章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要线索,通过三个故事层层推进,写出了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过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权、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赵国将相为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