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典型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记录

典型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记录

时间:2023-0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次调查中,张萌被发现心理不太正常,属应该心理干预一类的学生。张萌因此也被列为“心理高危”学生,有关老师暗中给予高度关注。所以,该生在查出有心理问题后,心理问题的类型,是否有精神疾患,是否需要专业医生诊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等问题,应该成为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干预时认真考虑的。

典型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记录

第三节 典型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记录

危机干预应该如何进行?怎样才能避免干预中出现失误而使干预有效?前面我们介绍了危机干预的预警机制的建立、危机干预的实施等相关知识,在此我们通过对两个危机干预案例的解析,进一步说明危机干预的具体实施。

【案例一】2006年11月30日下午,河南某大学大一女学生张萌(化名)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坠楼后,张萌的右手仍然紧握,警方打开她的手,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两个手机号码。经核实,这个纸条是两天前,死者的辅导员和班长写给她的,上面写着各自的手机号码,并告诉她:“如果遇到什么情况,及时打电话联系我们。”

该校2006级新生在9月中旬入学军训之后,学校按照惯例对这些新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在这次调查中,张萌被发现心理不太正常,属应该心理干预一类的学生。

辅导员两次找到她,开导她要“敞开心扉”,督促她到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张萌曾三次到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咨询。每次咨询之后,她都向辅导员反映“感觉好多了”。

“看起来她是个聪明的女孩,非常愿意配合心理治疗。”该校心理咨询中心李老师说,张萌不安的情绪从表面上看并不明显,她只是抱怨自己笨,学习跟不上。

张萌的辅导员老师很了解张萌的情绪,觉得张萌未必真的好转。

张萌在遗书中写道:“以前说的那些谎话,都是为我退缩、逃避找的借口。”遗书里说,为了不惊扰老师和同学以及家长,张萌尽量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

张萌在自杀前越来越频繁地流露了退学念头。出事一个月前,辅导员将这些情况向学院的有关负责人汇报。张萌因此也被列为“心理高危”学生,有关老师暗中给予高度关注。

2006年11月28日,张萌告诉班长说,其哥哥要结婚,她想请假去参加婚礼

感觉情况不妙的辅导员和班长赶到火车站找到了张萌。在与张萌家人联系核实后,辅导员让她补写了请假三天的手续,叮嘱她按时返校。最后,辅导员将自己的手机号和班长的手机号写在一张条上,让张萌遇到情况时,及时与他们联系。

张萌返校非常及时。回来时,她还将哥哥新婚的喜糖,发给辅导员和宿舍同学。

张萌有写日记的习惯。令老师吃惊的是,张萌早就有自杀的打算,她在最后的一篇日记里写道:“哥哥,对不起,我无法参加你的婚礼了,我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

“没想到,我们还是失败了。”学院副书记说,院里一直在关注张萌,还计划等她返校后,好好做一下她的思想工作。没想到她会选择一条绝路。

据同学们讲,她甚至比一般女生都活泼。每天早晨,她第一个醒来,然后叫醒宿舍的同学:“姐妹们,起床啦。”

然而,她的另一面却不被人知。她在遗书里说:“……我不敢和别人说。”她说,她刻意与人保持距离,不多说话,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张萌所在的班级这学期共有六门文化课,“相比之下,她还算是学得不错的。”张萌同宿舍的同学说。但是,张萌始终觉得自己很笨,学不好,“无颜见父母”。在回家参加哥哥的婚礼见到妈妈时,张萌谈到学习很吃力,对不起妈妈。

张萌在遗书中称的“爸”、“妈”、“哥”并非嫡亲。她三岁时,父亲去世,被送到姨家,一直在姨家生活。这种养育之恩,一直回荡在她脑海里。眼看三个哥哥都结婚成家,只有自己还要父母掏钱供学,张萌心里很不安。

“但是,或许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我们没有发现,那就是抑郁症。”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说。

【分析】一个“心理高危”学生被干预过,最终还是自杀成功。

针对这个“心理高危”学生,学校做了很多工作。学校及时识别出了个案的危机,并将其列为高度关注对象,辅导员对其开导,要她“敞开心扉”,给予特别的关心,在发现其情绪不对时,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给了她,以便能在她需要帮助时能及时提供帮助。学院领导对其也高度关注,还准备找其好好谈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对她进行了心理治疗。

但是,“没想到,我们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除去危机干预本身难度非常大,难以保障每一例干预都成功的普遍性因素外,就本案具体情况而言,我们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首先,在症状的识别与危机风险的评估上,可以判断更准确一些。尽管该生表现得“活泼”,老师同学似乎没有怀疑她患有抑郁症,但该生一进校就被查出有心理问题,尽管我们不知道该生的阳性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但该生应该不是完全隐藏自己的痛苦表现自己阳光一面的学生,而且,辅导员也知道该生尽管说“感觉好多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该生情绪不好,觉得自己“很笨”,学习跟不上,为父母掏钱供自己学习而心存不安,越来越厌学、想退学,应高度怀疑患有抑郁症。学校相关人员与她有过多次正面交谈,如果敏感性更强一些,更警觉一些,即使自己不能判断,应将其送至专业医院检查。该生早有自杀念头,学校相关人员对此没能很好地评估出其自杀的风险性。

其次,在对当事人的治疗上,可以选择更贴合病情的需要一些。如果该生患有抑郁症,那么其病情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做好的,甚至不是学校心理咨询能咨询好的,首先需要的可能是药物治疗。对本案来说,需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需由专科医生判定。所以,该生在查出有心理问题后,心理问题的类型,是否有精神疾患,是否需要专业医生诊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等问题,应该成为学校相关人员进行干预时认真考虑的。

再次,在对当事人的监护上,可以做得更周全一些。作为“心理高危”学生,辅导员追至火车站,并将自己与班长的电话给了该生,说明辅导员还是意识到该生问题严重。对于一个心理高危学生,即使我们不知道其患有抑郁症及有自杀意念甚至行为,也应进行全程看护或送至医院治疗,而对于有自杀意念与行为的抑郁症患者,最好的保护是将其送至专业医院,对其实行封闭性治疗,暗中“高度关注”、留手机号码还不足以能够保护其生命安全。

本案当事人的抑郁症症状还是表现得比较明显,对抑郁症有一定识别能力的人,是不难觉察的。作为学生辅导员,了解一些抑郁症的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对本案而言,敏锐识别其所患抑郁症,准确评估其自杀风险程度,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并将其送至医院治疗,至少在其高危情况下进行全程看护,非常重要。如果这样,本案的悲剧或许可以避免。

【案例二】2004年秋天的一日,某江滨城市一女大学生在江面的大桥上徘徊。

她将随身携带的小挎包从桥上投下,挎包很快沉入江中。当她跨越护栏准备纵身而下时,被及时赶到的老师与同学拉回。

原来,在万念俱灰准备结束生命的时候,她给关系较好的几位同学发了手机短信:“曾经的我给你们带来耻辱与拖累,尽管我百般微笑,但笑容是那么枯涩,以至满世界都没地方安放。就将生活的重荷撂给大桥,让江水抚慰我疲惫的心灵吧。别了,亲爱的同学!”

在同学心目中,她优雅、优秀,成绩好,脸上总挂着笑容,尽管对人过于热情,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显得小心翼翼,几次谈朋友没有成功,但也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所以,当同学们收到她的短信时,甚至不相信她会做那样的事。

她出生于一个山区的小县城,父亲是货车司机,常年在外出车,母亲是一小商场的售货员,天天早出晚归。她3岁前一直住在外婆家。父亲重男轻女,在她小时候,很少正眼看她,从不抱她。在她8岁多时,父母离婚了,父亲再也没有回来。她13岁时,外婆去世了。

大学里,她五次恋爱都无疾而终。拿她的话说是“他们给我希望可又弃我而去。”最后那位恋爱对象是位的士司机,他在两个月前不顾她的苦苦哀求,离她而去。

她表面阳光灿烂,但一直患有不被人知的抑郁症,常觉得别人瞧不起她,在她背后吐口水,经常躲在被子里哭泣,或在厕所里以头撞墙,用刀子在大腿上一刀刀地割,多次到宿舍楼顶徘徊。最后一次失恋后,她觉得万念俱灰,“这次已是我第4次来大桥向死神报到”。

老师同学将她接回学校后,学校心理咨询专家对她的危机及时进行了评估。当晚,学校将她安排在学校招待所一楼住宿,由三位同学特别陪护。在征得其家长同意的情况下,第二天老师同学将她护送到专业医院住院治疗。

她康复出院那天,老师与同学来医院接她返校。后来她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走进了学校心理咨询室。

第二年春末,当她从咨询室走出来时,班级同学正好主办第三届“春天与成长”主题班会。她第一个站起来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并满怀深情地说:

“这个春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阳光明媚的快乐。挽回的生命让我倍加珍惜,会心的微笑使人特别甜美。我在由衷地道一声‘感谢大家’的同时,也真情地说一句‘爱我自己’”。

毕业时,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本校研究生,并赢得了美好的爱情

【分析】本案当事人所患抑郁症虽然因其表面阳光灿烂而不为人知,但当同学们接到其手机短信时,还是及时识别出了危机,并报告了危机,而且老师同学在处理危机时也很妥当,将她从危机现场救回,给予情感支持,全程看护,通知家长,护送至医院就医,迎接她从医院返回学校,鼓励她接受心理咨询,真情接纳她回到同学之中。这些都是她能够顺利渡过危机并获得心理成长的重要原因。

【两个案例比较】这两个案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这两个案例的当事人都患有抑郁症,而且表面上都开朗活泼,同时,学校知道当事人的危机后,都进行了干预。

不同的是,案一当事人的问题很早就被老师同学知道,并且学校对当事人给予了关注与干预,而案例二当事人比前者将问题包藏得更深,其危机直至爆发时才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

两个案例的干预的结果却大有不同。案一当事人进校就被确定为需要“心理干预”者,干预结果却是“没想到,我们还是失败了”;而案例二,当事人的危机直至爆发时才被发现,干预却成功。

关键之处在于:案一虽然学校知道当事人为“心理高危”学生,但可能没能很好地评估出自杀风险,没能及时送医院就医,没能在关键时候全程看护。而案例二,学校在发现其危机后及时救护,全程特别监护,护送就医,然后才进行心理咨询,采取了恰当的保护与治疗措施,及时控制住了当事人的症状。

由此可见,危机干预工作科学干预很重要。及时准确地评估当事人的自杀风险,在当事人需要药物治疗时及时将其护送到专业医院就医,当当事人存在高度的自杀风险时立即对其进行24小时全程看护,非常关键。干预方法不当措施不力,干预结果未必有效。

需要说明的是,危机干预还是要立足一个“早”,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尽管案二干预成功,但危险之极,如果老师同学晚到一步,结果可能就是另一种。案一虽然干预不成功,但其在“早发现”这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附:自杀危险程度评估量表

此表供危机干预人员评估危机个案自杀风险程度时使用,旨在筛选出具有自杀危险性的学生,早做预防。评估人员可依学生状况勾选以下问题:

1.他想活下去的意愿有多高?

□0.很想活下去。   □1.不太想活了。    □2.完全不想活了。

2.他想过要自杀吗?

□0.没有想过。    □1.有一点想自杀的念头。□2.非常想自杀。

3.他想自杀的想法持续多久?

□0.很短暂,只是一闪即逝的念头。

□1.偶尔出现自杀想法。 □2.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4.他经常想要自杀吗?

□0.很少,偶尔会想。  □1.时断时续的。   □2.几乎天天想。

5.他有自杀的计划吗?

□0.模糊、没有特定的计划。  □1.有些特定计划。

□2.有完整的想法,订出何时、何地及如何自杀的计划。

6.如果要自杀,他会采用何种方式?

□0.服药丸或割腕。   □1.药物、酒精、一氧化碳或撞车等。

□2.手枪、上吊或跳楼等。

7.他准备了自杀工具吗?

□0.没有。       □1.很容易找到自杀工具。

□2.手边即有自杀工具。

8.如果要自杀,他打算在何时自杀?

□0.未来非特定时间。  □1.几小时内。    □2.马上。

9.如果他自杀,获救的机会有多高?

□0.大多数时候身边都有人可以施以援助。

□1.如果求救会有人来。 □2.没有人可援助。

10.他有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想要自杀?

□0.曾经很明白地告诉过别人。

□1.曾经暗示过别人他有自杀意图。

□2.刻意隐瞒自杀意图。

11.他是否做了身后安排(例如:写遗书、将心爱物品送人或丢弃、将财产全部用光、与亲友见最后一面、做临终的告别)?

□0.没有。       □1.想过如何安排或已着手安排,仍未完成。

□2.已完成身后安排。

12.他曾经用何种方式自杀过吗?

□0.没有,或曾有一次以服药丸或割腕方式自杀。

□1.有两次或两次以上以服药丸或割腕方式自杀;或者曾有一次以药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车等方式自杀。

□2.有两次或两次以上以药物、酒精、一氧化碳、撞车等方式自杀;或者曾有一次以手枪、上吊或跳楼等方式自杀。

13.如果他曾想过自杀,是什么原因使他没有这么做?

13-1.他对生命充满热爱。

□0.经常如此。    □1.偶尔如此。   □2.从不如此。(www.xing528.com)

13-2.他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未来会比较快乐。

□0.经常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从不这么想。

13-3.他若死亡会对家庭朋友造成很大的伤害,他不愿他们承受这种痛苦。

□0.经常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从不这么想。

14.在他的想法里,“死”是怎么一回事?

14-1.死后不会复活

□0.经常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从不这么想。

14-2.死后会到较坏的地方去。

□0.经常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从不这么想。

14-3.死亡不能解决问题。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4-4.人死后会复活。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4-5.死后会到较好的地方去。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4-6.死亡是一件愉快的事。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4-7.死后可以上天堂或极乐世界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4-8.死亡只是暂时的分离。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4-9.死亡只是生病的症状。

□0.从不这么想。   □1.偶尔这么想。  □2.经常这么想。

15.最近是否有亲人或要好的朋友死亡或离他而去?

□0.没有。     □1.有,那使他觉得有一点难过。

□2.有,那使他觉得非常难过,对他影响很大。

16.最近,他的生活中有没有特别重大的事件?例如:转学、搬家、与好友决裂、家中有新成员加入、家中成员长期离家、家中成员争吵很厉害、遗失宠物、离开父亲或母亲超过一星期、情感上之重要人物有严重疾病(或住院、死亡)、违反校规被处罚、被同学围殴或取笑、做了一些不敢告诉别人的事。

□0.没有。     □1.有,尚能应付。

□2.有,感到非常困扰、焦虑、悲伤或痛苦。

17.他的父母是否有不当的管教态度(例如:殴打、侮辱或无故责骂等)?

□0.没有。     □1.偶尔如此。    □2.经常如此

18.他的父母是否曾经对他性侵犯?

□0.没有。     □1.偶尔如此。    □2.经常如此。

19.他的日常作息是否正常?

□0.可以维持一般正常生活。

□1.有些日常活动停止,饮食睡眠及课业受到影响。

□2.作息混乱,日常生活广泛受到影响。

20.最近他的课业成绩如何?

□0.跟以往差不多。□1.有一点退步。    □2.大幅滑落。

21.他有喝酒的习惯吗?

□0.没有。    □1.一星期内有两、三次。□2.几乎天天喝酒。

22.他有嗑药的习惯吗?

□0.没有。    □1.一星期内有两、三次。□2.几乎天天嗑药。

23.他有抽烟的习惯吗?

□0.没有。    □1.偶尔抽抽。     □2.几乎每天抽。

24.他与同学或同龄朋友的关系如何?

□0.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有需要时他们一定会帮忙。

□1.有几个朋友,不是很亲近。

□2.没有朋友。

25.他与家人的关系如何?

□0.很好,与家人很亲近,有事都会跟家人说。□1.还好。

□2.很不好,家人都不理他、放弃他、讨厌他,或常与家人起冲突。

26.他的健康状况如何?

□0.没有特别的健康问题。

□1.有反应性、突发性、短暂的精神或生理疾病。

□2.有慢性的、逐渐衰退性的疾病或急性的大病。

【注释】

[1]王卫红著:《抑郁症、自杀与危机干预》,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2]许燕:《援救生命,重建希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3]季建林、赵静波著:《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4]王登峰著:《临床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5][瑞典]戴纽特·沃瑟曼(Danuta Wasserman)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6][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7][瑞典]戴纽特·沃瑟曼(Danuta Wasserman)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268页。

[8]季建林、赵静波著:《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9][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10][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11][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12]许燕著:《援救生命,重建希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13][美]Gerald Corey、Marianne Schneider Corey著,胡佩诚等译:《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14][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15][美]Shawn Christopher Shea著,聂晶译:《解读自杀心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1页。

[16][瑞典]戴纽特·沃瑟曼(Danuta Wasserman)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17]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18][瑞典]戴纽特·沃瑟曼(Danuta Wasserman)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19]童慧琦、徐俊冕:《抑郁、绝望与自杀行为》,《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第4期,第218~220页。

[20][美]Gerald Corey、Marianne Schneider Corey著,胡佩诚等译:《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21][美]芭芭拉·鲁宾·韦恩瑞伯、艾琳·布罗契著,黄惠美、李巧双译:《危机干预与创伤反应理论与实务》,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22]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23]B.E.Gilliland、R.K.James著,肖水源等译:《危机干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24]王登峰著:《临床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25]段鑫星、程婧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26]李虹著:《健康心理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