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进步及目的

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进步及目的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科研人员的努力,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危机干预者要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建立新的平衡。危机干预的主要领域包括自杀、灾难及丧失亲人等许多方面。甚至在危机干预结束之后,当事者可以进一步接受更具体、长期的心理支持。(二) 危机干预的目的 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我国心理危机干预的进步及目的

知识链接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1. 突发性心理危机经常是出人意料的,而且具有不可控性。

2.应激性心理危机的出现如同急性疾病的爆发,它需要人马上紧急应对,而不管大学生主观上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承受。

3. 痛苦性心理危机给人带来的体验是非常痛苦的,会让大学生无所适从、痛不欲生,甚至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新问题。

4.危险性心理危机中的危险可能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人际交往等,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学生本人或他人的生命安全。

5.机遇性“危机”中危险和机遇并存,假如能够成功地把握危机情境或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大学生能够渡过心理难关、恢复心理平衡,并促进其心理的成熟和发展,这就是机遇。

6.时限性危机的急性期通常在6周左右,假如未得到及时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或出现自杀、攻击他人等适应不良行为。

一、心理危机概述

近40年来,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外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一些危机高发国家,如以色列、日本等在该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我国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科研人员的努力,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 心理危机的概念及特点

1. 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简称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一般而言,危机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及战争等;二是指个体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代心理危机理论的创始人开普兰(Capalan)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时,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性的心理困扰或心理失衡状态,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2. 心理危机的特点  心理危机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 危机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危机是危险的,它可能导致个体严重的病态或过激行为,如杀人或自杀;同时危机中潜伏着机会,它带来的痛苦和焦虑迫使当事人积极寻求帮助,解决问题,这就有可能打破个体原有的定势或习惯,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带给个体成长的机会。

(2) 危机的复杂性:危机是复杂的,它就像一张网,个体微观环境与大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个体所处的环境决定着处理危机的难度。一旦危机出现,会有很多复杂的问题显现出来。

(3) 危机解决的困难性:当个体处于危机时,可供利用的心理能量降到最低点,有些深陷危机的个体会拒绝成长。危机干预者要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建立新的平衡。常用的心理学方法有支持治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但无论哪种方法都有其适应性,无解决危机的万能方法。

(4) 危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危机的普遍性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无人能够幸免。危机的特殊性是指当面对同样的情况时,有些人能够战胜危机,而有些人则不能。

(二) 常见的心理危机分类

1. 发展性危机  发展性危机是指个体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生活、工作发生急剧变化或巨大转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如结婚、生子、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难题、中年生活被迫改变、下岗、离退休等都可能导致发展性危机。发展性危机一般被认为是正常的、独特的,因此必须用独特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处理。

2. 境遇性危机  境遇性危机是指当出现超常或罕见事件,个体无法预测和控制时而引起的情绪和行为的失调,如交通意外、被绑架、被强暴、企业破产、突然的疾病和死亡威胁等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具有突然性、随机性、强烈性、震撼性和灾难性等特点。

3. 存在性危机  存在性危机是指伴随着人生的重要问题而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如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问题。存在性危机既可以是以现实为基础,如一个依赖性很强的人失去了依靠,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也可以出现在对过去事情的追忆中,如陷于后悔无法自拔;还可以是一种压倒性的、持续的感觉,如一个70多岁的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并且给别人造成了负担,空虚和寂寞无法用有意义的东西来充实和填补。

4. 特殊危机  特殊危机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性暴力、家庭暴力、公共场所暴力、成瘾危机、丧失亲人、绑架、人质危机等。

二、危机干预的原则与目的

危机的干预就是给应激障碍患者或处于心理紊乱状态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使其安全渡过危机,预防不测的发生,迅速恢复到应激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水平。危机干预的主要领域包括自杀、灾难及丧失亲人等许多方面。

(一) 危机干预的原则

1. 及时性原则  危机干预者最好是全天候24 h开放,由于危机当事者的不稳定性,干预者必须本着“所有危机干预单元都必须被看做是最后一次与当事者接触”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干预。

2. 现实性原则  危机干预的紧迫性,干预者应该把重点放在现时现地,帮助当事者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其在事件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3. 支持性原则  处在危机之中的当事者比平时更需要支持。干预者不仅需要随时提供直接支持,而且需努力寻求更多的来自家庭、单位、社区的支持。甚至在危机干预结束之后,当事者可以进一步接受更具体、长期的心理支持。

(二) 危机干预的目的

(1) 防止过激行为,如自杀、自伤或攻击行为等。

(2) 促进交流与沟通,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 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惹状态等。

三、危机干预技术与步骤

(一) 危机干预技术(www.xing528.com)

根据求助者的不同情况和危机干预者的所擅长的方法,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技术,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短程动力学治疗。一般来说,危机干预主要包括下面两大类技术。

1. 支持技术  由于求助者在危机开始阶段焦虑水平比较高,应该尽可能减轻其焦虑。通过疏泄、暗示、保证、改变环境等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求助者的情感张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干预工作做准备。要注意支持是指给予情感支持,而不是支持求助者错误的观点或行为。

2. 干预技术  危机干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如倾听技术、提问技术、表达技术、观察技术等是完全需要的。干预的基本策略: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提供疏泄机会,鼓励求助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求助者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自信;给予求助者希望,使其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情;培养求助者的兴趣,鼓励其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会活动;注意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使求助者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二) 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

尽管危机干预没有一个统一、固定的程序,但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目前,危机干预的基本步骤分为如下六步。

1. 确定问题  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为了帮助确定求助者的问题,干预者应该使用核心倾听技术:同感、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

2. 保证求助者安全  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干预者应该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求助者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干预者在检查评估、倾听和制订行动策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问题。

3. 给予支持  强调与求助者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语言、声调和躯体语言等方式,使求助者知道干预者是完全可以信任的,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和帮助的人。

4. 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干预者帮助求助者探索可以利用的替代解决方法、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等,促使求助者认识到有许多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其中有些选择比其他的选择更合适、更有效。

5. 制订计划  干预者要与求助者共同制订行动计划,计划应该根据求助者的应付能力,着重于切实可行和系统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制订计划的关键在于让求助者感到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利、独立性和自尊。让求助者参与制订计划、并将计划付诸实施的目的是恢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制力

6. 得到承诺  让求助者复述所制订的计划,并向自己承诺会按照计划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

(三) 危机干预中的评估

评估不仅是危机干预的重要步骤之一,也贯穿危机干预过程的始终。危机干预者对评估技巧掌握的程度极大地影响干预效果。危机评估可以从危机的性质、求助者的功能水平、应付机制和支持系统及自伤或伤人的危险性方面来进行,以确定需要实施的干预策略。

1. 对危机的性质进行评估  首先要了解危机是一次性的还是重复出现的。对于一次性的危机,往往通过直接的干预,求助者就能较快地恢复到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而重复出现的危机,则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建立新的应对策略。

2. 对求助者的功能水平进行评估  主要从认知(思维方式)、情感(感受和情绪反应)和行为(精神活动)三个方面评估求助者的功能水平,此评估应该贯穿于危机干预的整个过程。对求助者现有功能水平的评估将决定危机干预者在以后的咨询中选择何种策略和干预的程度。干预者还应该尽可能地把求助者当前的状态与危机前的功能水平进行比较,以便确定危机发生后求助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功能水平的损害程度。

3. 对求助者的应对机制、支持系统和其他资源进行评估  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危机干预者应该收集各种有关的资料,并评价这些资料的意义。在评估可应用的替代解决方法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求助者本人的观点、能动性以及应用这些方法的能力。

4. 危险性评估  危险性评估包括对求助者自伤和伤人可能性的评估。

小结

人的心理,像春天的原野,洒满了阳光。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以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往往会导致心身功能的改变,甚至罹患各种疾病。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或虚弱,而且要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好的状态”。因此,在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因素中,除了确定的生物因素之外,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中都具有重要作用。挫折是指人类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指向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个体所遇到的挫折主要受个体的抱负水平、挫折的承受能力以及对挫折的知觉判断力等因素的影响。当个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必须学会使用成熟健康的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应激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察知的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时所表现的心身紧张状态,这种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心理应激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适度的应激对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而长期超强度的应激则必然损害人的健康。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心身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造成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范围几乎涵盖了临床所有科室。临床治疗必须采取药物、心理等多种疗法共同使用,综合施治。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危机中,对危机中的人给予帮助便称为危机干预。对于因无法面对突然降临的重大负性生活事件而心理失衡者,及时进行正确的心理干预可使其重拾信心,增强面对困境的勇气,顺利渡过危机,走向幸福生活。

刘向京  钱雅琴

模拟试题

一、简答题

1.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 简述危机干预六步法的主要内容。

3. 挫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 应激的情绪反应有哪些?

5. 心理应激如何影响人的健康?

6. 心理危机的特点是什么?

7. 如何做好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8. 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你认为如何做才能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