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代募兵制造成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宋代募兵制造成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代募兵制虽然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完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至北宋中期,冗兵、冗费以及军队战斗力疲弱等诸多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更重要的是,不仅募兵本人,募兵的家属也由国家供养。随着募兵数量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宋代实行募兵制,本意是兵民分离,以民养兵,以兵卫民,但发展到后来,竭尽民力已无法供养规模庞大的军队。

宋代募兵制造成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宋代募兵制虽然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完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至北宋中期,冗兵、冗费以及军队战斗力疲弱等诸多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

一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在募兵的四个主要来源中,除了罪犯刺配具有强制性外,其他均遵从自愿原则,这就需要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宋初募兵,除了“招军例物”——粮食、薪饷、武器装备之外,还有各种定时或不定时的赏赐,“凡三岁大祀,有赐赉,有优赐。每岁寒食、端午、冬至有特支,特支有大小之差。亦有非时给者。戍边,季加给银、鞋。邠、宁、环、庆缘边艰于爨汲者,两月则给薪水钱,苦寒或赐絮襦裤。役兵劳苦,季给钱。戍岭南者,增月奉。自川、广戍还者,别予装钱。川、广递补卒或给时服、钱、屦。屯兵州军,官赐钱宴犒将校,谓之‘旬设’,旧止待屯泊禁军,其后及于本城”[57]。募兵一旦从军,便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衣、食、战具等皆“仰给于官”。更重要的是,不仅募兵本人,募兵的家属也由国家供养。随着募兵数量不断增加,军费开支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宋太祖朝初期,军队规模为22万左右[58],养兵费用尚不突出。据有的学者研究,当时的军费开支相当于每四税户(主户)养一名士兵。但是,到了宋太祖晚年,军队数量增加至37.8万,平均要八税户养一名士兵。[59]其时,宋太祖已经意识到了冗兵的问题,他提出迁都洛阳,即部分导源于此。他说,“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他很担心,如果不迁都,“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60]

宋太宗朝,两次对辽用兵,兵员倍增,至道年间已增至66.6万,军费开支占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至道三年(997),王禹偁已经提出“去冗兵”。他说:“冗吏耗于上,冗兵耗于下,此所以尽取山泽之利而不能足也。”[61]

宋仁宗宝元、庆历年间,宋夏战争爆发,新增募兵近40万,军队数量达到125.9万,军费开支接近国家税入的一半。冗兵、冗费成为官僚士大夫讨论的热点,“忧世之士屡以为言”[62]。皇祐元年(1049),枢密使庞籍与宰相文彦博奏曰:“今公私困竭,上下皇皇,其故非他,正由养兵太多尔。若不减放,无由苏息。”[63]至和二年(1055),谏官范镇上书说:“夫取兵于民则民稀,民稀则田旷,田旷则赋役重,赋役重则民心离。”[64]他甚至认为,“朝廷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65]

宋英宗时期,虽然兵员有所削减,但由于人均军费增加,军费开支负担更重。治平年间任三司使的蔡襄说:“今天下大患者在兵,禁军约七十万,厢军约五十万,积兵之多,仰天子衣食,五代而上,上至秦汉无有也。……臣约一岁总计,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之奉、国家之费,国何得不穷?民何得不困?”[66]在另一篇文中,他又说:“一岁所用,养兵之费常居六七,国用无几矣。”[67]虽然蔡襄前后两处表述不尽一致,但养兵之费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国家财政窘迫却是千真万确的。(www.xing528.com)

宋代实行募兵制,本意是兵民分离,以民养兵,以兵卫民,但发展到后来,竭尽民力已无法供养规模庞大的军队。诚如宋仁宗时范镇所言:“今夫官所以养民者也,兵所以卫民者也。养民卫民者,反残民矣。”[68]北宋中期以后,冗兵造成的巨额军费开支已经成为一大难题,以至于宋神宗发出“穷吾国用者,冗兵也”[69]的浩叹。

二是军队战斗力疲弱。宋军在仁宗时期已经显出疲弱之态。至和中,范镇在奏疏中说:“今河北、河东养兵三十余万,五十年矣。……禁兵三十余万,皆仰县官。就三十余万中,半皆老弱怯懦。老弱怯懦之人,遇敌则先自败亡。非独先自败亡,适所以为骁壮者之累。”[70]吕景初也说:“比年招置太多,未加拣汰。……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致勇者亦相牵以败。”[71]如果说范镇和吕景初都是文人官僚,他们的说法可能较为夸张,那么,亲历边任者的言论应该更为可信。嘉祐七年(1062),时为权陕西转运副使的薛向称:“陕西之兵,厢、禁军凡二十五万,其间老弱、病患、伎巧占破数乃过半。”[72]尹洙也说:“计今四方厢、禁诸军,殆至百万,其不可用者且半,则冗食耗国,固可知矣。”[73]薛向、尹洙都曾在西北边疆任职,对军队的情况很了解,从他们的言论中,可见当时军队疲弱的情况何其严重。军队既疲弱又骄惰,在战场上必然遭遇败绩。北宋在对辽、夏战争中胜少负多,就是这一情况的恶果。

军队战斗力疲弱,固然有拣选不严、训练不精、军政腐败、军纪废弛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募兵终身制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苏轼说:“及至后世,兵民既分,兵不得复而为民,于是始有老弱之卒。”[74]养兵终身,导致军队的拣选和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如苏轼所言,一名男子勇锐强壮的时间不过二十年,却要终身在军中服役,不但徒然耗费资粮,也会使军中累积越来越多的老弱之卒。一旦遇到战事,势必败北。战败之后,又不得不招募更多的兵员,兵员越来越多,国家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军队中的老弱之徒也越来越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是军队不稳定。从统治者的本意来说,将失职犷悍之徒收入军队,既可“弭盗”,又可“足兵”,是一举两得的妙策。从预防社会动乱的角度讲,这一政策有成功之处,宋代并未发生其他朝代那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但是,从军队建设的角度讲,这一做法却隐含着深刻的矛盾,影响到军队内部的稳定。失职犷悍之徒被定义为良民的对立面,“难以练,易以骄”,唯有严格的军政管理才能有效震慑。这在“纪纲尚立,威令尚行”之时尚可,如范仲淹在陕西建立的一支龙猛军,“皆是招收前后作过黥配底人,后来甚得其用,时人目范公为龙猛指挥使”[75]。然而,一旦军政废弛,军队很容易失去控制,非但不能被倚为中流砥柱,反而会成为祸患的来源。如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契丹犯境,闻龙猛兵士三二千人诈作契丹,掳劫河北”[76],与此同时,四川又有王均兵变,叛兵达十余万人。正如《文献通考》所说:“自募兵之法行,于是择其愿应募者,而所谓愿应募者,非游手无藉之徒,则负罪亡命之辈耳,良民不为兵也。故世之詈人者,曰黥卒,曰老兵,盖言其贱而可羞。然则募兵所得者,皆不肖之小人也。夫兵所以捍国,而皆得不肖之小人,则国之所存者,幸也。纪纲尚立,威令尚行,则犹能驱之以亲其上、死其长,否则溃败四出,反为生民之祸,而国祚随之矣。可胜慨哉!”[77]

失职犷悍之徒应征,主要是为了谋求生计,罪隶充军,则具有强迫性质。因此,募兵普遍存在雇佣兵心态,其依违向背往往以所得利益多少而定。如范仲淹曾说:“新招者,聚市井之辈,而轻嚣易动,或财力一屈,请给不充,则必散为群盗。”[78]欧阳修也曾指出:“兵之得赏,不以无功知愧,乃称多量少,比好嫌恶,小不如意,则群聚而呼,持梃欲击天子之大吏。”[79]这样一支因利而聚的军队势必不稳定、不可靠。张方平曾质疑宿卫亲兵的可靠性,认为“募置之法则异于古,皆惰游无根蒂,莫容其身者,乃来应募”[80]苏辙也对京师防卫表示过担忧,他认为,京师士卒“趑趄难制”,“不知战而狃于赏,令之稍急,则瞋目攘臂而言不逊,此甚可恶也。且京师,宗庙禁闱之所在,而使不义之徒周环布列于其左右,而尚何以为安?”[81]募兵作为侍卫亲兵不可靠,守卫京师不可靠,保卫边防当然也不可靠,而这种不可靠的状态必然随着王朝衰落而加剧,甚至成为加速王朝灭亡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