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启发学生成长与人生真谛

启发学生成长与人生真谛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10月14日,上海戏剧学院附中“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倾听可凡、探索非凡”邀请到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先生,为上海戏剧学院附中学子做了题为“好奇、探索及其他——关于人生的十个关键词”的演讲。谈到开学,骆新老师就忆起了学生时代的日常,他说学校里总是充满竞争,而实际上,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说到底就是学做人。

启发学生成长与人生真谛

西塞罗曾说:“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是在于你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一辈子想做个怎样的人。

2014年10月14日,上海戏剧学院附中“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倾听可凡、探索非凡”邀请到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先生,为上海戏剧学院附中学子做了题为“好奇、探索及其他——关于人生的十个关键词”的演讲。

可凡先生以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励志传奇提纲挈领地拈出十个关键词“艺术、好奇、探索、自我、友谊正义、心态、坚持、阅读、实力”与附中学子共勉。围绕这十个关键词可凡先生展开了挥洒自如、鞭辟入里的解读和诠释。他的真诚、睿智、聪慧、幽默和博闻强记让现场师生交口称赞、掌声连连。

2015年8月31日,上海戏剧学院附中“文化名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之“追梦灿星陈,青春绽芙蓉”邀请到东方卫视著名主持人陈蓉女士。

陈蓉老师认为,自己的成功是由许多偶然组成的,但在偶然的背后,也有许多必然。或许世界上没有事情是随随便便偶然发生的,一切都在必然的计划之中。这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悟到人生的脚步应该踏实前行。

2018年8月31日,骄阳似火,上海戏剧学院附中学子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首席记者、主持人,上海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骆新老师。

“再怎么学,也不可能成为别人,你只能成为你自己。”

谈到开学,骆新老师就忆起了学生时代的日常,他说学校里总是充满竞争,而实际上,合作比竞争更为重要,很多优秀的企业家,都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说到底就是学做人。他又谈到,教育常常追求平均分,却忽视了每个人生来不同,我们应当重视自己的长处,而不是只关注于平均值而碌碌无为,才能成长成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掌握一个好的思维模型,能将这个世界看得最清楚。”(www.xing528.com)

谈到教育,骆新老师有很多话要说,他说学习,不是学知识,不是学方法,而是去领会那种思维,就如同提问题比找答案更为重要。在小的时候常常为了讨父母欢心,拼命做到令他们满意,殊不知每个人心中对于“最好”的标准是不同的,这时往往违背了自己的本心,我们要学会去寻找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他举了他在喜马拉雅平台朗读名著的例子,那时他时常连续4天都待在录音棚里录制,但仍有人对他表示质疑:“你的朗读还不如人工智能读得好。”可朗读的方法,便因此失去意义了吗?并不是,学习是为了掌握我们的思维。“人生是由自己的价值观走出来的。”“跟从心做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选择。”

“一个人克服所有的困难,不是因为坚持,而是因为爱。”

有学生提问:当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骆新老师回答说:其实我自己当记者时,总是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因为坚持的背后是痛苦和忍耐,而热爱,才是你真正走得远的动力。作为一个人,要懂得听清自己的内心,再真正地去思考。尤其作为艺术生,不能让自己盲于竞争或只是享受,最终泯然众人矣。要通过反思,在今后的三年学到实在的东西,将时间、精力聚集于自己的内心,才能达到艺术的高峰,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人生。

“当你在思考是否人文主义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装了。”

有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产生了感到困惑:遇到乞讨的人,我们帮又怕被骗,不帮又觉得太没有人文情怀了,到底该怎么做?

骆新老师睿智地回答:人文关怀是一种发乎心的自然流露。一个人成名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好人,我们要学会关注人。这种关注,并不是救助,而是让他远离绝望。倾听,同样是最高级别的善良与智慧。

骆新老师一如既往的独到、犀利,让我们折服于他的才华、他的诚挚、他的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