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产生美:主体参与、合作互动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指标

和谐产生美:主体参与、合作互动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指标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一方面要求老师为学生主体参与创造真诚、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同时也通过学生主体合作互动来体现和谐的教学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健康发展是身心发展的质量标准之一,包括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等具体方面。健康发展是学生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的重要条件,是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弘扬主体精神,这是和谐发展的最终追求。

和谐产生美:主体参与、合作互动与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指标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它一方面要求老师为学生主体参与创造真诚、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同时也通过学生主体合作互动来体现和谐的教学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个性化”体现了时代要求——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关注学生的知识、智慧,提供多种途径和方法,促使学生体验成功,并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发展”是在老师引导下,良好个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不良个性不断矫正和克服的过程,潜能转化为现实以满足并成为自我发展动力的动态过程。

我们学校所追求的是学生身心的充分和谐发展,从我们学校走出的学生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身心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实现个人发展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

我们强调人和谐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思想史上有着悠久传统的理念。从古代到今天,从东方到西方,要求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俯拾即是。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具体理解却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因为,人的和谐发展并不是抽象的一般观念,而是针对具体社会历史条件提出的教育思想。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人的发展要求自然就会有差异。我们今天追求学生的和谐发展,就是要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对学生发展进行整体的设计,从而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当然,提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问题,还有现实的针对性,这就是现在学生的发展状况并不令人满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许多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有的甚至还存在严重缺陷。我们提倡和谐发展,就是希望通过“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局面。

在当前社会历史背景下,我们学校提出的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涵:

第一,身心全面发展。身心全面发展主要是对个人内部素质结构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要形成比较完整的素质结构,从而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全面发展从领域来说,有德、智、体、美、劳等不同方面;每一领域又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如智育包含掌握知识、养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等不同要求,德育包含掌握思想道德观念、陶冶道德情操、磨砺道德意志、完善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发展既涉及到不同发展领域之间的协同性也涉及到每个领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协同性。当然,全面发展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平均用力,或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发展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强调基本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统一性。

第二,身心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个人发展的动态要求。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过程,基础教育应为人一生的不断发展打好基础。可持续发展正是立足于学生终身学习需要而提出的要求。所谓发展的持续性,是指当前的学习所具有的持久发展价值,即可以迁移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长久地发挥作用。学生在小学所受的教育,哪些是终生受用的呢? 这是值得研究的。从已有的研究和经验看,下面这些东西是对人的一生发展有长久作用的:一是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三是人格力量和行为习惯。要使学生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就要在这些最基本的方面多下功夫。(www.xing528.com)

第三,体现时代要求。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因此,要在培养规格上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个人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应给予高度重视。国际社会大变革提出了国际意识、生态伦理、信息等意识与信息能力培养等新的要求,我国社会大转型则使现代意识与传统伦理的关系、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更加突出,这些都应在培养目标上进行合理整合。只有紧跟时代,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我们培养的人才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

第四,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对个人发展状态和过程的定性要求。健康发展是身心发展的质量标准之一,包括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等具体方面。人要有完整的人格和独立的操守,同时又要有排解各种心理困扰的能力。健康发展还是对发展过程的规范,即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方式,应该是健康、科学和道德的。健康发展是学生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的重要条件,是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人格完善问题,在提高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自我意识和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困扰等方面,通过平时的全校性活动、班队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辐射性地开展教育。

第五,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和谐发展的灵魂和内核。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使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觉和自律。主体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性反映,是学生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弘扬主体精神,这是和谐发展的最终追求。主体性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的工程,我们从意识、能力和品质等方面入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环节,让学生在主体活动中提高主体性。

总之,追求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这是我校“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的基本价值所在。和谐发展是个人需要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现实进步与长远发展的统一,是以主体性的提高为核心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