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猎人笔记》的现实主义批判与民主主义思想解读

《猎人笔记》的现实主义批判与民主主义思想解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猎人笔记》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猎人笔记》总体上是第一人称叙述。《猎人笔记》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

《猎人笔记》的现实主义批判与民主主义思想解读

一、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年),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屠格涅夫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作,1847—1852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 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理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他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 1883年屠格涅夫病逝于法国巴黎。

二、作品简介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猎人笔记》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力作。

《猎人笔记》总体上是第一人称叙述。 “我”是主要叙述者,化身为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猎人。《猎人笔记》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

三、名句集锦

1.你无论怎样喂狼,它的心总是向着树林的。

2.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3.春天到了,幸福的人走向远方,寻觅历史足迹,看看外面的世界

4.尘封很久的农奴的世界打开了,他们的世界再次看到了阳光,贵族的“遮阳伞”被革命的气流冲破了,阳光从顶楼洒下,封建的阴影撤回他的大军回到历史当中。(www.xing528.com)

5.红色的天空开始发蓝。树林的气息浓烈起来;微微地发散出温暖的湿气;吹进来的风在你身边静息了……树林里越来越暗。树木融合成黑压压的大团块;蓝色的天空中羞怯地出现了最初的星星。鸟儿全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鸟和小啄木鸟还懒洋洋地发出口哨似的叫声。

6.俄罗斯有许多河同伏尔加河一样,一面的岸是山地,另一面的岸是草地。伊斯塔河也是这样。这条小小的河非常曲折,蜿蜒如蛇,没有半俄里是直流的,有的地方,从峻峭的山冈上望下来,可以看见约十俄里的流域内的堤坝、池塘、磨坊、菜园,周围都是爆竹柳和繁茂的果园。

7.溪谷的斜坡上,长着茂密的橡树丛林;泉的四周是一片短短的、天鹅绒似的青草地;太阳的光线几乎从来不曾照到过它的清凉的、银色的水面……这泉水流入河中时形成一个水湾,因此那地方经常是一片涟漪;在这水湾旁边,坐着两个老头儿,背向着我。

四、写作特点

最有价值的两方面:

1.独到的人物形象刻画

屠格涅夫细致地描写生活在贫寒的社会最底层的农奴所遭遇的种种苦难,他一方面或正面、或侧面地写那些农奴主、地主们之间自私自利、骄横冷酷的性格。另一方面,他用一颗很细腻的心灵去体味这些变迁后面那一颗颇为世俗、为理想和现实等种种矛盾折磨的心灵。

2.自然景物的巧妙勾勒

作者是以俄国的农奴制为时代背景而创作的这部小说。在该书中,作者通过细致的笔触、精练的语言、对自然景物巧妙的勾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俄罗斯独特的风情画卷。该小说没有单纯地从故事本身入手,而是以俄罗斯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俄罗斯特有的民俗风情来反衬出普通群众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