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反恐的导向意义及其提出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反恐的导向意义及其提出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维护国家各领域安全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予以立法确认,并明确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立法化,意味着反恐斗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当今遭受恐怖主义威胁的各国普遍将反恐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而不仅仅是从控制犯罪与维护治安的层面制定反恐对策。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反恐的导向意义及其提出

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格局之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安全威胁呈上升趋势,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复杂艰巨。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实现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战略保障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立足国情,又放眼国际,在系统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维护国家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深刻洞察时代变迁与国际形势变化对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对国家安全的内涵、范畴、关系等作了全新阐释,对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路径进行了科学设计。其视野十分开阔,内容极为丰富,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概括而言,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丰富、多元的国家安全观。这集中体现在其大大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习总书记在阐释国家安全的范围时,列举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具体领域;另外,习总书记在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关系时,又提到了人民安全和国际安全。人民安全和国际安全都具有综合性、广泛性特点,人民安全更具有统摄性意义,难以归属于某个特定领域,但毫无疑问二者都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11个具体领域的安全中,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属于传统安全,其他安全领域均属于非传统安全。在当代社会中,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表现复杂多样,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日益严重,甚至超过传统安全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顺应时代发展,根据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的新变化,强调了非传统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合理地扩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深化了人们对于国家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多层次、立体化的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11个具体领域的安全,加之人民安全和国际安全,13个方面彼此联系,相互支撑,同时,各个方面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又处在不同的层次,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具体讲,就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由此,形成一个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有关国家安全的科学体系。(www.xing528.com)

3.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辩证、动态的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用整体的、辩证的、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和把握国家安全问题,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和系统论思维。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在国家安全的关系把握上,“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有助于促进国家安全战略的科学设计,妥当把握和处理相关的关系,从而避免用孤立、静态的眼光看问题可能导致的决策失误。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国家安全法》。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维护国家各领域安全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予以立法确认,并明确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立法化,意味着反恐斗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恐怖主义作为冷战后兴起的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被称为和平时期最危险的敌人。同普通刑事犯罪相比,恐怖主义犯罪不仅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发社会恐慌,冲击公共安全,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诉求,给政权稳定乃至国土安全带来危害;另外,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更为复杂,处置和应对的难度比普通刑事犯罪更大。当今遭受恐怖主义威胁的各国普遍将反恐纳入国家安全战略,而不仅仅是从控制犯罪与维护治安的层面制定反恐对策。在我国,以“东突”势力为主体的恐怖主义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且背后往往有境外恐怖组织及其他敌对势力的操纵或支持,国际化色彩明显,对国家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将反恐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导向作用,是反恐斗争的现实所需、大势所趋。

《国家安全法》第二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对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做了专门规定。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反恐怖主义法》(以下简称《反恐法》),该法第4条明确规定,国家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反恐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对策设计、立法规制还是执法与司法操作各个层面,都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既是政策和法律的要求,也是治理恐怖主义的有效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