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恐专门立法展现新思想的国家安全观

反恐专门立法展现新思想的国家安全观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对加强反恐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将反恐怖工作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中进行建设。上述论断为反恐怖立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引。

反恐专门立法展现新思想的国家安全观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对加强反恐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将反恐怖工作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体系中进行建设[5]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家安全为依托,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在安全格局建构过程中,我国境内外恐怖活动危害持续增大,反恐怖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更趋突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上述论断为反恐怖立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引。

为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央一系列关于国家安全的方针政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长期可持续安全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根据上述部署,我国立法机关于2015年7月1日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建立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法律制度。其中,该法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国家要加强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为反恐怖专门立法预留了法律接口。在该法的立法框架下,《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设计和权责安排。反恐怖专门立法过程中,宏观上注重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彰显该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基础性;微观上强调充分运用立法技术,多角度提高立法质量。具体而言,就前者来说,反恐怖专门立法坚持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实现与《国家安全法》的对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瞄准反恐怖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法律难题,重点解决反恐怖工作领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亟待立法填补空白的问题;坚持立足我国国情,从我国反恐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体现中国特色,走贴切本土特点的反恐怖工作路线。就后者而论,反恐怖专门立法坚持统筹结合的立法技术,以发挥法律的最大整合功用,立法宗旨强调防范与打击相结合;体制机制要求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适用范围突出特殊领域与重点目标相结合;文本配置体现行政法与刑事法相结合、实体法程序法相结合;等等,全面构建对恐怖主义的立体化防御和全方位打击的反恐怖工作格局,形成与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相适应、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反恐怖法律制度体系,使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在反恐怖斗争中贯彻落地,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