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优化策略

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优化策略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设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和学校对课程进行的整体规划。(二)课程设计的必要性课程设计能够有助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是成功教学和达成目标的有效保障。通过英语学科校本课程设计创建引领学生追求健康生活的鼓舞人心的课堂是切实可行的目标[10]。在提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语言学习课程方面较为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经验,教师课程设计的意识较为薄弱。

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优化策略

(一)课程设计基本概念解析

“课程”的英文“curriculum”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其意为跑道“the running”,在学术界通常被看为是有目的地的旅途。现代英语词典中对curriculum的解释为course of study,也有国内学者把课程解释为“学校对课程及其进程的安排”[3]。尽管学界对课程的理解不尽相同,将其英文释义和中文解释相对比不难发现,课程可以理解为“通过跑的过程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说课程指向学生“学习的过程”。由此可见,课程即指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及对所学内容的安排。课程包括学生投入的所有的活动,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学什么,还包括学生如何学,教师提供什么样的帮助,选取什么语料、以什么样的辅助手段进行评价等[4]。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测试目标等与教学相关的促使学生学习过程的文件都是课程所蕴含的内容,宏观课程涉及教育理念、哲学思想、教育目标、整体规划等全局性的规划往往不由教师决定[5]。但是教师仍然需要通过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促使课程的有效实施。

课程设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和学校对课程进行的整体规划。课程设计理念提出需要将组成课程的核心要素,如教育目的(aims)和目标(goals)、学科目标(objectives)、学科内容、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统一的安排[6]。国外学者纽伦把课程设计解释为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哈庆森和沃特斯把课程设计定义为通过提出问题作为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评估的理论基础,他们将课程设计描述为收集学习需求原始资料、设计综合性教学方案发展学生语言知识、运用理论实践知识制定教学大纲、选编教材、选定方法、制定评估检测目标的过程[7]。课程设计由一些具有内在关联和逻辑的步骤构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的、融合多学科的过程。教师能够进行需求评估结果,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设定、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计划,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科课程的实施与发展[8]

(二)课程设计的必要性(www.xing528.com)

课程设计能够有助于一个国家、地区或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是成功教学和达成目标的有效保障。有效的课程设计对教学管理部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个维度具备着策划、指导、监控和评价的意义[9]。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时期的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情境中,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家课程及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日益更新的知识使得教材学习与时代的迅速发展之间形成间隔,仅仅围绕教材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课标》的发布,“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引发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对课程这一术语微观层面的解析,该情境下的课程概念蕴含学校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凸显学校育人文化及其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过程”。通过英语学科校本课程设计创建引领学生追求健康生活的鼓舞人心的课堂是切实可行的目标[10]。课程设计借此从宏观国家层面转为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设计应体现出对教学程序中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借此对一线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迫切需求。

然而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国家课程中课本的教学,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提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语言学习课程方面较为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经验,教师课程设计的意识较为薄弱。事实上,教师应首先通过学习课程及课程设计相关理论,了解学生需求,基于教材主题和内容进行整合、设计并编写拓展学习项目和内容;其次,基于学校育人理念、学生实际需求设计满足个性发展的课程。最后,新世纪英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按照教学内容教授知识的教学实践者的身份,英语教学的新趋势要求英语教师应该转化为一名具有多种技能的课程的设计者,设计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多样英语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