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的动机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学习的动机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计算及格率的时候,分数是检验学习大纲中知识掌握、技巧学习程度的衡量标准。这可能激怒学生,引起不良后果,使他远离学校。不当的评分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我们知道,为了在教学上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还要让学生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动机。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对于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同学,也许可以采取严厉的措施。

学习的动机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不管是在教育报刊上,还是在一般性报刊上,都有很多关于学生成绩,以及与此相关的分数、考试、及格率等的报道。不同的作者们,在某些问题上的观点倒是一致的:几乎找不到一篇文章是赞成追求及格率的。

谈到及格率的问题,我们就会想到分数,也就是我们的五分制评分体系。当计算及格率的时候,分数是检验学习大纲中知识掌握、技巧学习程度的衡量标准。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一个问题:分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出真实的知识掌握程度?这是一个很复杂也很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早就提出过了:Б.Г.安纳尼耶夫在他那本内容丰富的著作《教育评价心理学》里,运用大量的实际案例来分析教育评价的各个不同方面。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不仅在分数方面有很大差异,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分数里面也包含了教师对待不同学生的相当大的主观因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季考核时,所得分数要低于平时分;相反地,成绩差的学生,学季考核时的分数反而要高于平时。作者解释这种现象称,学季考核时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要求提高了,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认为他们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如果仔细观察教师给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们如何打分时,你就会得出结论,评分这件事上,主观因素确实起了不小的作用。例如,在1960年出版的《中学生知识检验》一书中,Е.И.彼特洛夫斯基写道,在评分时,教师被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着:被评分的试卷的客观质量;教师对被评定的试卷中所反映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意义的看法;教师对评分的一般态度(非常严格,或者相反,比较随便);教师对学生成绩已经形成的印象;对学生的一般态度(喜欢、反感);教师的心情;教师的身体状态(疲倦、头痛或者其他);对个人得失的考虑(高分多一点——学校行政、监督员对教师的评价会更好,等等)。

Е.И.彼特洛夫斯基指出,“在影响评分的这些因素中,只有第一个因素是客观的,其他所有因素都具有主观性”。

教师在评定成绩时,如果主观因素过重,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为这样就会出现不真实的、有偏差的成绩表。这就给教育部门的领导带来了困难。甚至连教师自己也糊涂了: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不了正确的评分,学季和学年考核时的分数也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真实状况。

如果教师给学生的分数低于他应得的,学生内心会因为这种不公正待遇而感到痛苦。这可能激怒学生,引起不良后果,使他远离学校。如果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分数上照顾他,把他当作一个好学生,那么他就会偷懒,不再努力学习,抱着以后还会受到照顾的侥幸心理。不当的评分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那么教师需要怎么做,才能在评分时保持客观,尽量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呢?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情况,清楚地知道他对教材哪些章节掌握得较好,哪些较差。但是这还不够。毕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发生变化,有时变好,有时变差,还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忧愁、心情不好、生病等)而产生变动。如果教师经常性地、仔细地观察学生,就能把评分中的失误降到最低程度。

这样做会不会人为地提高了分数?这样的话还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问题并不是要求人为地提高分数,这样也是不客观的。应该采取另一种方法。当教师注意到学生有不正常的表现时,他就暂时不要提问这个学生,因为并不是非得在今天一定要提问这个学生。

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胆小的、腼腆的学生,他们有的根本不回答问题,有的回答得又太简短。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他们没有掌握好知识,而是由于性格原因所致。遇到这种情况,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关心和理解学生。

您说得对。总之,在评分时必须避免形式主义。和学校生活的其他情形一样,给学生评分时,也要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

分数不仅是衡量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准,还可以从学习动机的角度考察它的作用。我们知道,为了在教学上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还要让学生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动机。诱导人们去做某件事的原因即动机,动机可以调动起人的精神力量。

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

高年级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祖国的责任,这就是非常强大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更好,就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做更大的贡献。为了服务于人民,应该多学知识,多掌握本领。

不可忽视的是,可能同时还有其他几个动机:既有为祖国做贡献的志向,又有对教材内容的强烈兴趣。几种动机共同起作用,形成一个“动机的结合点”。

如果学生没有这些动机,不愿意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同学,也许可以采取严厉的措施。

强制这些学生学习的必要性何在?怎么证明这一点呢?

必要性就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太低,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该怎么办呢!这种忧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特别是随着新教学大纲的使用,教材内容比以前更广泛更复杂了。

有人认为,有的学生没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是导致成绩不及格的原因之一。那些得“两分”的懒散的学生,反而对于得“两分”毫不在乎。有人说,学校对于这些“两分生”无计可施。最“厉害”的方法就是叫家长到学校来,谈话的结果还是劝说:“哎,科里亚,你要保证,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科里亚做了保证,但是他的努力甚至保持不到一个星期。

我感觉,强迫并不是好办法,只会让人觉得不愉快……棍棒高压政策下的学生,只是因为害怕得“两分”或者想改掉“两分”,为争取得到“三分”而学习。不过同时,我也很困惑,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那就只有强迫他学习这一种方法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分数起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比如说:学生考了个低分,他就会努力学习来改变这个分数。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把书本里规定的段落掌握好,认真听课,等等。如果学生得了“四分”或者“五分”,他就会努力保持以防成绩下降。

您说的这些,都是学生在所得分数的影响下认真学习的情况。遗憾的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为了逃避低分,“赚取”高分,不惜采用不诚实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学生总在盘算着,教师大概什么时候会提问到他,在可能被提问的前一天,他就会认真学习布置的任务。一旦这位“认真的”同学被提问过了,他就可以“放松”了,不再认真了。当教师发现到学生这些小伎俩时,就需要采取各种对策,促使学生不停地认真学习。这么一来,学生和教师之间好像出现了一场博弈:看谁更巧妙。

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动机就不是对知识的兴趣,而是为了取得分数。除此之外,分数在教育学生方面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学生会养成一些不良品质

是的!很明显,分数也显示出它的另一面。不过我想建议,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一类情况,我们继续分析当学生踏实认真地学习时,分数发生作用的“机制”是什么。情况是这样的:分数,不管是高分还是低分,都起着一种类似于杠杆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杠杆来达到预定的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和技巧。

有一点不能忽略,这种“杠杆”和我们平时说的吊起或转动没有生命的物体时使用的杠杆,是有区别的。(www.xing528.com)

您说得很对!分数不直接起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可以这么表达的话,在分数和它的外部结果之间,还隔着学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因为学生毕竟是有思维、有情感、有追求的……

仔细分析学生对待分数的态度,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学生在得低分后感到难受,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需要好好学习时,低分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然而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实际上,事情并不像乍看起来那么简单:教师打了个“两分”,这就促使学生好好学习。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当家长知道学生分数后的反应。家长对低分的反应会使学生感到痛苦,但是这种痛苦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比如说,学生得了一个低分,家长就惩罚他。惩罚,当然会激起学生的负面情绪,但是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和他没掌握好教材知识联系起来,而是和惩罚联系起来了。

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学生得了低分,家长并不惩罚他,但是学生能觉察到家长的不满。他就会努力改正这个“两分”,这并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是出于他们对父母的爱,不愿父母伤心。

在后一种情况中,学生的动机比前一种,即出于害怕惩罚而努力学习,似乎要高尚一些。

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不只是他们对父母的感情。家长们也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奖励和惩罚形式。根据Б.Г.安纳尼耶夫《教育评价心理学》引用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家长都在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促使学生取得高分。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家长好像和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达成了长期的合同:“如果你好好学习,就给你买自行车。”有时候一旦得到高分,就会有奖励。在调查中家长们称:“孩子得了高分,我就带他去剧院、去看电影、给零花钱、买糖果、买书。”“我的孩子得了高分,哥哥会夸奖她,还会给她送礼物。”“孩子好好学习时,就给他买点东西,这是有必要的。”

根据我的观察,学生一旦得了高分,就会在同学面前炫耀。很明显,高出别人一等的感觉会带给他满足感。这样一来,就会养成一些不良的性格习惯,比如妄自尊大、爱好虚荣等。

追求高分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会产生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学习课本知识成了取得高分的手段,而知识本身对于学生并没有吸引力。没有经过紧张的思考,没有和兴趣相结合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会忘记。当学生把课本给教师检查后,他就会觉得没必要再记住这些知识了。可能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就是这样的。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分数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以分数为标尺客观考核学习成绩,而又不会对学生的道德形成和知识掌握产生不良影响呢?

已经有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合理地运用分数。有一种方法是将分数和教师的评语结合起来。教师在给学生口头评语的同时,指出其知识掌握的薄弱处,以及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掌握。还有一种方法,是向学生解释,为什么给他打这个分数,这个分数意味着什么。这种解释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只看重分数,重要的是引导他们获得知识,而不是追逐分数。

您对这些方法是怎么看的呢?

我认为,评语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没能解决根本问题,即学习的动机问题。至于和学生谈分数的意义,也不一定能有什么作用。不论你花了多少精力来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安排工作没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那么这些解释都是一场空。

那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呢?

我并不想说什么解决良方。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和改善教育教学工作。至于这些途径的具体运用,就要取决于在某个具体的学校、具体的班级的工作特点。我没有什么解决良方,只想简单介绍下教育教学的经验。这是低年级的经验。有一位女教师,她上课时并不按照一般的步骤:检查家庭作业,讲解新内容,当堂巩固,等等。她在课堂上开展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认知过程,老旧的课堂模式完全不适合这个过程。她的课有精确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不是由外在形式决定的,而是由教材内部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决定的。显然,学生从教师这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自己也纷纷交流各自从书本、日常观察、电视节目、电影、大人的谈话里得到的各种知识。毕竟现在的孩子们早在学龄初期,就已经掌握了相当大的知识量,知道了很多关于世界、自然、人类、劳动、生活和技术方面的知识。

遗憾的是,教师在讲解和阅读课本时,他所讲述的知识,学生们早就已经知道了。这里有必要回忆一下Л.Н.托尔斯泰的箴言:“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并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需要避免两个极端情况:不要和学生讲那些他们不知道也无法理解的东西,也不要讲那些他们已经知道的,掌握的比教师还要好的东西。”[1]如果教师讲的知识,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那么他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枯燥无趣,最后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

完全正确!当我们给学生提供和同学、教师交流知识的机会时,他们会非常高兴,课堂就会变得很生动,就会形成一种集体参与的气氛。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本课的范围,该怎么办呢?

在上面谈到的那种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联系教材的学习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这意味着他们在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应该随机应变,同时又坚守底线。如果所回答的问题涉及以后的课本知识,也不用担心,可以一带而过,不需要深入讲解。对学生的提问不予回答,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除非所提问题远远超过大纲范围,学生没有能力去讨论。

学生提出一大堆的问题是否有用呢?会不会扰乱课堂?

确实,我们不能把课堂变成问答晚会。在我们说的这个班级中,并没有出现过分的情况。只要课堂上保持这种认真工作的气氛,学生提问的数量自然会保持在一定限度的。如果学生提问,这就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习的内部动机。单纯地听教师讲解不能调动学生的思考。正像我们在第一次谈话中讨论过的那样,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对课本的理解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才会产生求知的渴望,并不断增强。当他们感觉到某些地方前后不一致,感觉到还缺少了什么才能使知识互相“衔接”上时,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好事。这意味着学生对认知感兴趣,对知识的掌握持批判态度,积极思考问题,只有这种时候才会产生问题。女教师仔细地听取学生的发言,听他们互相反驳,试着从问题的困境中挣脱出来。学生们通过共同的努力,和教师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到达预定的目标,找到了答案。

课外活动,在参观展览时,也可以看到教师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相互合作的情形。我曾经在技术博物馆看到过一个班级,带领参观的女教师和她的学生一样,都被展品深深吸引着。他们共同体验着一种精神上的振奋,对知识的渴望以及认知未知的事物而得到的满足。

幸亏有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入,探索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深入认识事物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得到了不断的进步。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他们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中得到了满足,更加愿意去完成复杂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出现只追求分数的现象。对知识的渴望成了主要学习动机,而分数退居其次。

难道说分数啊、表扬啊,对于你所说的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起作用了?

不能把学生都想象成是来自别的星球的小天使,他们受到表扬时当然会高兴,而这一点没有什么不好。只要存在分数,它就既是衡量知识掌握程度的标尺,也是学习的动机。问题就在于,一方面,分数、表扬给学生带来满足感;另一方面,对未知事物的向往,完成复杂任务所获得的满足感,这两个方面哪一个占主导地位?对于刚才谈到的那个班级来说,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十分强烈,已经不在乎表扬和高分了。其实本该如此。

【注释】

[1]Л.Н.托尔斯泰:《教育文集》,莫斯科:教育书籍出版社,1953年版,第3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