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对学生动机的影响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对学生动机的影响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是家庭中的权威,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志向和愿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体现了家庭的意图和态度。结果表明,父母的期望和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有很大影响的。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形成中的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执行者,除了向学生传播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外,尚需根据动机形成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渐地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动机。

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对学生动机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的教育要求和目标往往通过家庭教育反映出来。父母是家庭中的权威,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志向和愿望,学生的学习动机成就动机体现了家庭的意图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凯尔和赫尔赛等人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把一组打算上大学的男孩和一组不打算上大学的男孩进行了比较。丙组男孩均有上大这的智力水平,都有大学毕业的希望,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水平相同,父母都未上过大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两组男孩在学习动机上的差异及其与父母的教育和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的期望和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动机是有很大影响的。具体地说,不打算上大学的男孩的家庭有如下特点:

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

②他们为自己有固定工作而感到幸运,只期望儿子也能和他们一样生活就满足了。人生是听天由命的,不必多考虑。

③他们只顾眼前利益,对大学认识模糊,从未想到过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有可能上大学。

打算上大学的男孩的家庭有如下特点:

①他们深知社会上的等级,希望上升到更好的社会地位,并认为社会职业是按教育程度分等级的;

②他们为自己没有取得更主的社会地位而内疚,认为自己成功的障碍就缺乏大学教育;

③他们一贯地、经常不断地鼓励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准备上大学。

心理学家菲利善斯和亚当斯在1972年对成绩优良和成绩原可优良但却很差的中学生的对比研究发现:(www.xing528.com)

①成绩优良的学生的父母提的要求比成绩差的这生的父母提的要求具体明确;

②成绩优良的学生的父母比成绩差的学生的父母更重视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③成绩差的学生的父母格外关心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孩子学习动机的影响也很明显。埃利克和斯必利在1973年对母亲的文化水平与学生期望受教育程度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母亲受过大学教育的学生想读研究生愿望的人数比母亲只有小学水平的学生人数多4倍,而母亲只有小学水平的学生想读到中学就毕业的愿望比母亲有大学水平学生的人数也多4倍。可见,母亲的文化程度是与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抱负水平成正比例的。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漠不关心,或是过高地要求,过分地计较成绩,过多地进行干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需要。缺乏学习环境或基本的物质条件,诸如没有书桌、环境喧哗等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重视的是,家庭气氛和谐、平静,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密友好,这种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愿望的影响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大。

学校教育对学生动机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学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正规性的训练,因此教育和教学的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集体舆论和气氛对学生某种动机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形成中的作用,教师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具体执行者,除了向学生传播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外,尚需根据动机形成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渐地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动机。

学校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只有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所采取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对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才能奏效;反之,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不一致,则会干扰和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为了形成学生的某种心理动机,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应紧密配合,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取得父母与教师间的联系;父母参加学校的活动,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