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

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如能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创造这种问题情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始终处于激发的状态。不同的竞赛方式对学习动机都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在态度指导中,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其错误的动机。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表扬与批评、赞扬与责备、奖励与惩罚等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向来为广大教育工作才所重视。

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

1.向学生提出具体的明确的学习目标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学习到什么程度等总的目标。长远的目标能使动机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但长远目标的功能是通过课题的具体目标体现的。因此,教师在讲授一门新课或一节新课之前,要让学生知道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课题目标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并能作学习效果的检查。如让一个中等生自己确定本学期争取进入前十名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需再进一步分析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具体制定出各学科学习计划并作具体的安排,拟出具体操作步骤来逐步实现目标。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能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渴求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若干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这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让学生带着所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其学习效果最佳。在问题情境中,问题既是具体明确的,又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因为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的东西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半生不熟”的与学生本人经验有联系,但又不很清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或对其掌握的知识时,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由教师设问,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还可以从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系方面引进。例如,要学生设想:在一堆烂泥上面放一块砖,怎样才能陷得最深?是横着放、竖着放、斜着放,还是一角触地放?在讨论中教师引出“压强”的课题。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深入地理解教材。教师如能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创造这种问题情境,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始终处于激发的状态。

3.及时进行学习结果的反馈

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是指通过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情况,使学生迅速及时地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成绩以及进步情况等,进一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强信心,加深努力程度。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心理学实践和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都告诉我们,学生了解其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其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儿童迷恋游戏机,乐此不疲,不忍罢手,其原因就是反馈作用。而学生在做大量的不知是对是错的作业时,他会越做越没劲头。篮球队教练,往往是要队员刚投过球后立即再投一次,或要求队员连续投球入篮。因为教练知道,训练中后一球的命中率往往比前一球要高。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其积极性高,进步亦快。

4.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

通过适当的竞赛,激励学生的斗志,调动他们奋发向上、克服困难的积极性,是使学生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获得成绩和声誉的动机表现得尤为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看谁最先做出来、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等激励和挑战性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习竞赛有多种方式,如个人之间的竞赛、团体竞赛、自我竞赛等。不同的竞赛方式对学习动机都有或多或少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很多竞赛的结果往往是少数人获得名次,多数为失败者,获胜者受到鼓励,失败者泄气、不安、忍受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竞赛不当,负效应较大。过多地运用竞赛,甚至滥用竞赛,会使竞赛的效果适得其反。

为把竞赛搞好,更好地通过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减少负效应,达到教育目的,在组织开展竞赛时,教师要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要立足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超过了体力和承受力,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态度,反而引起副作用。

第二,题目不宜过难,尤其在有大量成绩中下的学生参加的情况下,最好搞一些基本功等最基本的基础内容的竞赛,如识字、阅读、速度、规范化等竞赛。必要时,将学生按能力分组,使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同级别、同水平,同规则、同要求下进行。这样,竞赛才会对参加者产生激励作用。否则将会使一部分人放弃竞赛,无动于衷,竞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www.xing528.com)

第三,采用适宜的竞赛形式,避免过强的竞争性,让学生增加获胜的机会,赛前有获胜的希望和可能。这样,有了信心,才能激其努力。

第四,要注意竞赛后对不同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克服竞赛后产生的一些优越感和自卑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成绩如何,既是客观的,但也有偶然性因素,它只能反映这次竞赛情况,并不能代表将来,取胜了,还需继续努力,否则亦会转变。竞赛成绩不良者,应分析一下其中失利的因素,振作精神,积极训练,是一定会有进步的。在态度指导中,强化其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其错误的动机。

5.给予必要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从实际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在学生对教师较为信任的情况下,肯定性评价、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价要比否定性评价、一般而笼统的评价更具有积极的强化、激励作用。前者效果佳,后者效果较差。

在运用评价时,教师应注意:

第一,防止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指标。分数只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分数本身也是人为的、主观的,也含有虚假不真实的成分。如同样是做对了,但甲是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的,乙却是按书上范例机械照套、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做同的;同样做错了,但有的是出于疏忽,有的是一点儿也不懂。教师只以“分数”来评价看待人,这和衣帽取人”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第二,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及时。如果教师对学生评价缺乏了解,仅凭印象或一次偶然事件就信口开河作出草率的、不公正的、不负责任的评价,势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信任,并且产生反感。所以,评价必须在真实、全面了解客观情况后作出,评价尽可能减少个人偏见,并要在最佳火候及时进行。

第三,评价应根据个别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个性特点,教师所作的评价,只有在学生本人能认知、理解、接受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表扬与批评、赞扬与责备、奖励与惩罚等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向来为广大教育工作才所重视。

研究表明,这些激励的手段和方式其作用是不同的。年幼的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奖励,而中年级学生对教师的表扬,已经能理解到是否故意和符合实际情况。奖励具有推动学习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用得过多或过分,则效力可能会降低,甚至会产生消极的结果,会使有的同学沾沾自喜而不愿努力上进。在不伤学生感情的情况下,在学生认为教师是出于对其负责而不是发泄时,适度、适宜的批评和惩罚也可激其上进。因为儿童的自觉性相对要差些,必要的外界压力和外力触动也是需要的,但是经常不断的批评比经常不断的表扬更易失去效力,过多的批评、指责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丧失信心,从而降低积极性。成绩差的学生对表扬的反映积极,女生易受表扬的影响。总之,运用表扬与批评等手段,要使其真正发挥激励作用。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过去受表扬和批评的历史、学生对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以及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并且把肯定性评价与否定性评价综合加以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