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自主探究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自主探究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课题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操作空间,以此来达到探究性实验的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同样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演示动画、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最为理想的学习状态。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自主探究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学习动机的产生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化实施,教师应该以“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为指导思想去实施教学,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思考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主要是指个体所面临的问题和自身所具有的相关经验所构成的一个系统。合理的问题情境,能够通过外部的问题和内部知识经验条件的恰当冲突,引起个体最为适宜的思考动机以及最佳的思维定向。不难理解,正是由于问题情境引起的知识经验冲突,所以才产生了“疑问—探究—深思—发现—问题解决”这样一个完整的自主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制造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记忆、注意能够凝聚在一起,进而使学生达到比较理想的智力活动状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联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所以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一些自然和生活中的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这样一些生活现象:汽水打开之后会冒出大量的气泡,喝了汽水之后容易打喝,汽水瓶在夏天有时会发生爆炸等;然后让学生结合这些问题思考: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怎样,二氧化碳是否容易受到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这种方式不但使课堂学习的氛围得到了有效的活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知识理解难度。

第二,合理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者冲突。从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来看,大部分新知识都可以通过下位学习、上位学习以及组合学习等方式获得。因此,教师应充分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的知识增长点,或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探究活动。例如: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反应形式将化学反应分为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等几种主要的类型。从教材内容的安排来看,这几种反应类型是被安排在不同的章节中的,所以在教学每一种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已经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思考。

第三,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中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注意力难以集中,而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在山洞中安然无恙,而狗在山洞中很快就会昏迷,直至死亡,于是人们将这个山洞叫作“屠狗洞”。后来,一个名叫玻尔曼的科学家来探索山洞的秘密,他牵着一只狗走进了山洞,不一会儿,狗就昏倒在地上,他蹲下来查看狗的情况,发现手中的蜡烛的火焰马上就熄灭了,玻尔曼进一步考察了山洞的构造,最终认定这个屠狗的凶手就是二氧化碳。接着,教师可以根据故事设问:为什么人在山洞中安然无恙,而狗却无法生存?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组织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类型。(www.xing528.com)

第一,演示性实验。这类实验通常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演示性实验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复燃,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会火星四射,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可以生成美丽的“铜树”,镁条在燃烧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等。在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实验现象,而应该通过演示性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直观的观察,也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第二,趣味性实验。这类实验不同于按照教材常规流程设计的实验,主要是利用化学实验来探究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例如:在一个魔术表演中,魔术师用一把刀铲除一盆清水当中的“妖魔”,刀插进水中之后,刀背上马上产生了“鲜血”。而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个揭秘的趣味实验:在清水当中撒入一些碱,在刀背上涂抹一些酚酞试液,然后就可以达到魔术中的效果。

第三,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既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不同课题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操作空间,以此来达到探究性实验的目的。例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四种物质:①稀硫酸石灰石;②稀盐酸与石灰石;③稀盐酸与碳酸钠;④稀硫酸与碳酸钠。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设计实验流程,并自主归纳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活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指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教学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实现数字化,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支持,这就要求教学中的环境、技术、模式、内容、组织、观念等一系列因素均实现信息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同样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演示动画、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达到最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同时,对于化学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视野从宏观角度转移至微观角度,从而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进而使学生对物质有更加全面的理解,这无疑可以有效缩短学生的认识进程。例如:在讲解“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相关内容时,若是直接根据文字去理解原子、分子等一些微观物质的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Flash动画使学生直观了解其运动的基本过程以及特点;在讲解“金属和金属材料”这部分内容中的“高炉炼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高炉炼铁的视频录像,并根据视频录像对高炉炼铁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详细讲解,这样不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够把一段较为枯燥的内容更加简单流畅地呈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