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及重要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及重要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从学科的背景来解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纲要》的规定。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无疑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标准》的文本形式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部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制定及重要性

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从学科的背景来解析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纲要》的规定。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无疑是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构建《标准》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精神,坚持两个原则:(1)坚持义务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标准》所规定的目标;(2)坚持义务教育课程的发展性原则,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获取更好的学业成就创造条件。

《标准》的文本形式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部分。(www.xing528.com)

如何来规定课程目标?《标准》从纵横两个角度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1)在横向上,《标准》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2)在纵向上,《标准》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而且规定了学生学习每个学习板块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学习板块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如《标准》的第二部分即规定了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标准》的第三部分即规定了每一学习板块和学习板块下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目标,这样,学生不仅明了自己所学的历史内容,而且明了对这些内容应学到何种程度。

《标准》把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了三个原则:一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基础教育的特点,主题的确定要有利于素质的培养;三是要适应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按照上述原则,《标准》在中国古代史中确定了9个主题,在中国近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中国现代史中确定了7个主题,在世界古代史中确定了5个主题,在世界近代史中确定了8个主题,在世界现代史中确定了8个主题。这些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的确定,基本构建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历史主线清晰,学习主题明确,“难、繁、偏、旧”现象基本消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