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佚文的综述及历史事件记载

佚文的综述及历史事件记载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拙著中曾將其中的一部分製作成圖表,以下且介紹圖表中的一部分。治承四年五月四日陰陽大允安倍泰茂該條史料是對京城發生的旋風(飄風)所作的勘文,對於此次旋風,《百鍊抄》同日條及《方丈記》等中也有特意記載。長享三年二月五日圖書頭(賀茂)在重正三位(賀茂)在通在天文變異之際,該書與《天文要録》一并被參考使用。此外,還有很多書籍中留有佚文。

佚文的综述及历史事件记载

該書自平安時代至江户中期,基本只在日本使用。因此,很多書籍中都有該書的佚文。拙著中曾將其中的一部分製作成圖表,以下且介紹圖表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貴族日記類文獻中抄引的天文道所提交的勘文:

《玉葉》治承四年(1180)五月四日條(九條兼実的日記)

四月廿九日(辛亥)申時,飄風忽起,所過屋舍多以顛倒,即成黄氣如樓至天,其上有黑雲,右旋似蓋,又雷鳴雹降。

《乙巳占》云:風者天地之號令,陰陽之所發,示休咎動章神教者也。

《漢書·天文志》云:迅雷風妖怪雲變氣,此皆陰陽之精,其本在地,而上發天者也。政失于此則變見于彼,猶景之象形,卿之應聲。(師古曰:卿讀曰響。)

《天地瑞祥志》云:淮南子曰:人主之精通于天,故誅暴則多飄風。翼氏曰:君任小人專權,則風蝕地(土上天也)。又曰:回風發屋折木,飛沙走石,軍有敗。又曰:回風數起,臣迷君政。《春秋緯》曰:天赤有大風,發屋折木,兵大起。京房曰:回轉風[入]宫,人主慎之。太公曰:回風暴起,營中欲發火。

《天地灾記》云:回風入人室,飛人衣物,有驚恐凶事。

《師曠秘决》云:疾風發屋折木,飛揚沙石,不出三年,五穀不豐,兵革縱横,民出道路。《京房易傳》曰:雹下其狀如積冰,此臣欲凌上之象也。

《天文决要齊類》云:雹下雷倶降,人君科絶失可救之,解怨結,招儒士迎和氣而無害。《灾異占》曰:夏雹下大旱,貴人多死。

《宋書·五行志》云:晉元帝大寧三年四月大雨雹,是年帝惡。

治承四年五月四日 陰陽大允 安倍泰茂

該條史料是對京城發生的旋風(飄風)所作的勘文,對於此次旋風,《百鍊抄》同日條及《方丈記》等中也有特意記載。原樣照抄占文的兼實將其解釋爲“兵有敗之占,尤有恐事歟”,可以窺知,對於當時局勢(源氏與平氏的對立)的判斷,顯然參考該書。

其次,且例舉天文道家安倍氏的後裔土御門家所傳的室町期(包括戰國期)的天文勘文集《天變地妖記》(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所藏本)長享三年(1489)二月五日的占文:

去月十一日戌時太白與歲星相犯(相去三寸所)。

《天文要録》云:太白者主金之精,大將之象也。歲星者主木之精,天子象也。

又曰:太白歲星者主仁義之象也。故大將者以仁義總攝天下,得萬兵之精也。賢將以愛惠之要義,則裁正也。故舉仁義謀無萬一失也。

《天地瑞祥志》曰:金木同宿,有火灾

《郗萌占》曰:太白與木合,其國謀兵起不戰。

又云:歲星與太白合,南國以兵饑,道路不通期一年。(www.xing528.com)

又云:金與木遇,金木也。命曰,伐其野戰。

巫咸曰:金與木合,有白衣會爲水。

又云:有强國易相。

長享三年二月五日 圖書頭(賀茂)在重

正三位(賀茂)在通

在天文變異之際,該書與《天文要録》一并被參考使用。“郗萌占”、“巫咸”也是引自該書,可知該勘文僅根據此二書而寫就。這和室町時代中期的據稱是當時一流文人的一條兼良所作的《尺素往來》中記載的“天文者安家(天文道之安倍家)、曆道者賀家(曆道之賀茂家),兩流之陰陽師各引天文要録并天地瑞祥志等,捧勘文候”相一致。由此可看出該書在當時所占的地位。

此外,還有很多書籍中留有佚文。其中有還没被翻印,并不爲一般人所知的資料[13]。筆者擬今後進一步收集相關佚文。

實際上,并非只有日本殘留有該書的佚文。雖然不多,但是朝鮮半島也有一些,亦即《高麗史》中所引的如下的條文:

《高麗史》卷五三·志卷第七·五行一·火

(仁宗八年)八月乙未初更,赤氣如火影,發自坎方,覆入北斗魁中,起滅無常,至三更乃滅。日者奏:《天地瑞祥志》云赤氣如火影見者,臣叛其君。伏望修德消變。

雖然該條所引用的“天地瑞祥志”内容在現存的《天地瑞祥志》中未見,但是它書名爲“天地瑞祥志”,本節開頭所舉的《日本三代實録》的例子中有“赤雲”(赤氣),而且《家秘要録》(與《天變地妖記》同樣爲土御門家的勘文集)卷六天正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付勘文中也有“天地瑞祥志云,地出光如火照,國亡,兵火起,百姓流亡之應也。必見流血積骨也”之文,從這些來看,《天地瑞祥志》中有與之類似的文句也不奇怪,因此可將其視爲引自《天地瑞祥志》。

《高麗史》卷六十四·志卷第十八·禮六·軍禮

靖宗六年十一月戊寅,詔曰:朕即位以來,心存好生,欲使鳥獸昆蟲,咸被仁恩。歲終儺禮,磔五鷄,以驅疫氣,朕甚痛之,可貸以他物。司天臺奏:《瑞祥志》云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儺,旁磔,土牛以送寒氣。請造黄土牛四頭,各長一尺高五寸,以代磔鷄。從之。

該條所引用的“瑞祥志”和《天地瑞祥志》第二十·儺的“《禮記·月令》曰:……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幾乎相同。

此外,還有幾處可見“祥瑞志”這一書名,只是現在還不明其是否即指《天地瑞祥志》。

《高麗史》卷二·世家卷第二·太祖十五年五月條

(壬辰)十五年夏五月甲申,諭群臣曰:頃完葺西京,徙民實之,冀憑地力,平定三韓,將都于此。今者民家雌鷄化爲雄,大風官舍頽壞,夫何灾變至此。昔晉有邪臣,潜畜異謀,其家雌鷄化爲雄。卜云:人懷非分,天垂警戒。不悛其惡,竟取誅滅。吴王劉濞之時,大風壞門拔木。其卜亦同,濞不知戒,亦底覆亡。且《祥瑞志》云:行役不平,貢賦煩重,下民怨上,有此之應。以古驗今,豈無所召。今四方勞役不息,供費既多,貢賦未省。竊恐緣此以致天譴,夙夜憂懼,不敢遑寧。軍國貢賦,難以蠲免。尚慮群臣不行公道,使民怨諮,或懷非分之心,致此變異。各宜悛心,毋及于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