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影剧本的重要性与影片创作密不可分

电影剧本的重要性与影片创作密不可分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剧本仍是一剧之本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创作涉及到编剧、导演、演员等多方面,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使是一些好莱坞的大片,也并不完全是靠大场面和特技手段取胜的,它同时还注重影片的思想、人物、情节、对白等剧作元素,使之与大场面和特技手段相辅相成,从而产生相得益彰的审美效果。所以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也并不是技术主义一统天下,电影剧作在影片拍摄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影剧本的重要性与影片创作密不可分

剧本仍是一剧之本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其创作涉及到编剧、导演、演员等多方面,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过程中,导演的作用虽然是关键,但剧本创作应该是基础。因为好的电影剧本可以为影片拍摄提供坚实的文学保障,以确保影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使导演、演员等的再创造有一个良好的平台。舍此,即使导演手法再高明,演员表演再生动,摄影画面再完美,特技效果再高超,也难以掩盖剧本基础薄弱而产生的种种缺陷,如思想内容的贫乏、人物形象的苍白、情节发展的不合理、语言对白的乏味等;也就不可能使影片在艺术上趋于完美。就拿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来说,影片的画面不可谓不美,特技效果不可谓不好,所选演员的知名度不可谓不高,再加之宣传手段也别出心裁,所以上映后电影票房创了新高,在电影市场上获得了成功。但与此同时,影片的思想主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乃至语言对白等却受到不少批评和非议,其原因就在于剧本基础的薄弱,产生了许多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影响了影片的艺术质量。而在此之前,张艺谋的影片基本上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无论是成名作《红高粱》,还是以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都有文学作品作为坚实的基础,再加之电影构思和电影语言的创新,所以往往能产生“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就说明,即使对于很有才华的导演来说,如果他忽视了剧本的作用,其影片也很难避免各种疏漏和不足。

笔者在此并无意反对电影的高科技手段,因为电影本身就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科技的发展必然会给其增添不少新的艺术表现技巧。同时,不少观众进入电影院也常常期待着从银幕上那些虚拟的影像中接受新的审美感受,产生新的审美愉悦。但是,电影毕竟不是一种游戏,它要反映社会,表现人生,回顾历史,所以光靠高科技手段和玩弄技巧是不够的。即使是一些好莱坞的大片,也并不完全是靠大场面和特技手段取胜的,它同时还注重影片的思想、人物、情节、对白等剧作元素,使之与大场面和特技手段相辅相成,从而产生相得益彰的审美效果。例如,不久前上映的科幻片《后天》即是如此。它既有令人惊叹的视听造型,又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现方面生动细腻,颇有特点。这就说明影片的剧作基础十分扎实,导演在营造视听奇观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其他剧作元素的作用。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好莱坞的许多成功之作中,也有一些投入不多、场面不大、手法朴实,完全是靠影片的意蕴深沉、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等元素来赢得观众、赢得市场的,如《金色池塘》《克莱默夫妇》《雨人》《为戴茜小姐开车》等,均属此类作品。所以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也并不是技术主义一统天下,电影剧作在影片拍摄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则应有全面的认识,不能只看到那些技术主义的大片,而忽略了那些人文意蕴深沉、剧作基础扎实的中小制作影片。相比较而言,这些影片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www.xing528.com)

今天,当数字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电影创作之中,电影的技术手段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之时,我们的导演切莫因此而忽略电影剧本的基础作用,应切记剧本仍是一剧之本,只有使电影剧作的各种元素更加合情合理,更加生动感人,才能为未来影片的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电影主管部门和各类制片公司也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有才华的作家从事电影剧本创作,为影片拍摄提供更多优秀的电影剧作,以确保影片的艺术质量。只有这样,在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产影片才能以质量取胜,赢得更多的观众。

(原载2004年11月11日《社会科学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