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剧演员的创作技能:形体与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戏剧演员的创作技能:形体与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仅仅通过这一点无法断定,成为一名专业的戏剧演员,表演艺术专业所特有的素质都可有可无。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是演员的创作任务,在演员的整体素质上要求较为严格,与此同时,在创作素质上也具有特殊要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员创作的有机天性,就本质而言,是演员创作的过程中要具备形体和心理素质。

戏剧演员的创作技能:形体与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就某种意义而言,演员的整体素质与其他各种形式的艺术创造的艺术家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对于从事表演艺术的演员来说,在专业素质上是否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有些人认为,所有人都能成为演员,区别在于,不是所有的演员都可以扮演苔丝德蒙娜、朱丽叶罗密欧等。基于一定程度上,此观点也有正确的一面,因为所有人(包含残疾人),都具有可能成为演员最基本的条件。在戏剧演出,尤其是在电视剧电影创作中,都有用过业余演员,而且,他们当中也曾创造出光彩的人物形象。但是,仅仅通过这一点无法断定,成为一名专业的戏剧演员,表演艺术专业所特有的素质都可有可无。实则相反,对于一名演员来说,在专业素质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远远高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的要求。或者可以这样说,不具备演员应有的创作素质的人,是无法从事表演艺术创造的。

之所以这样讲,是由演员的创作任务和表演艺术的特性所决定的。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是演员的创作任务,在演员的整体素质上要求较为严格,与此同时,在创作素质上也具有特殊要求。其次,表演艺术的特点对演员的创作素质具有特殊要求,戏剧表演要求演员最终“化身成角色”,这样一来,在创作中,演员是多重功能集于一身(创作者、创作的材料与工具、创作出的艺术品——人物形象)。除此之外,他们的创作都是在基于假定的、艺术虚构的情境中进行的。这样对演员的要求是,在创作中要具备特殊的能力进而适应创作需求。

演员的创作素质从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而言,事实上是要求演员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表演艺术所提出的创作任务和表演艺术的特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员创作的有机天性,就本质而言,是演员创作的过程中要具备形体和心理素质。因此,我们说到的演员创作素质,指的是演员可以适应表演艺术创作需要的内部心理素质和外部形体可塑力这样的专业素质。

如此说来,作为一名演员如果要适应这些要求,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通常来说,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七力”和“四感”。

(一)“七力”

1.敏锐而又细致的观察力

艺术创作源自生活。因此,表演艺术创作自然也无法脱离生活。所以,演员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便是培养和发展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观察人。因为,表演艺术是表现人的艺术,如果演员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收获,就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积累,对生活当中的人多去观察,细致且入微地捕捉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并且认真了解与感受所观察到的人物的心理特征。

在《茶馆》一剧中,童超(表演艺术家)在接受自己要出演庞太监这个角色的任务之后,其实他内心是没有把握的,于是,他走访了当时仅存的几位太监,对清朝宫中太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一定的了解。在与他们密切交谈和接触的过程中,童超对他们因为受到阉割而在声音上发生的变化敏锐地捕捉到了,清宫的生活给他们的行为举止和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通过这种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 把太监的外部特征都抓住了,同时还进入到他们的心灵最深处,获得了极为重要的创作素材,进而他成功地演绎了庞太监这一角色。

演员的这种观察力是他们通过有意识地、长时间地对生活的观察进而培养出来的。他们要时刻保持“目中有人”,自己似乎一直处于暗处,将目光投向人群中,去观察、捕捉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并感受人物形象的心理特征。

对演员而言,观察力就如同画家的速写能力一样,成为其积累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需要将自己的观察力自觉地培养并发展起来。

2.积极而又稳定的注意力

演员在进行创作时,需要具备稳定、积极以及持续不断发展的注意力。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自觉地去注意某一个对象,抑或是不自觉地被某一个对象吸引。事实上,人们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很是注意,并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应该集中的地方。然而,当演员进行表演创作的时候,便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我们在生活中都知道,每个瞬间应该看谁,如何去看。但是,在剧场中并非如此,那里有观众厅和舞台框的黑洞,对演员正常生活造成困扰。”在演员表演创作的时候,是面对观众表演的,双眼注视着他的观众坐于舞台框的黑洞中,通常,演员的注意力会被他们所左右。由于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加之演员个人生活的一些因素,如私心杂念,遇到的不开心的事,通常会让演员在表演创作过程中分散注意力,所以,创作上或多或少的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首先体现在无法集中在行动的对象上,在舞台上无法真正地行动,自然在行动中也不能去感受真正意义上的与对手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在表演上,他们便丢失了有机性和真实性。有些老师在国内外的戏剧和电影学院的一年级教学中,会在每次课上花一个小时的时间训练注意力。通过老师的这一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位演员而言,在表演创作中,积极而又稳定的注意力尤为重要。

在创作中,演员的注意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换言之,在创作中要把注意力稳定、积极地集中于自己所行动的对象上,并且随行动的发展而发展。这种注意力最基本的要求是,演员在创作中要真听、真看、真感觉。若是一名演员具有良好的创作素质,那么在创作过程中便能快速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行创作,同时还能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演员如果想要将这一点做好,需要在创作中把自己思想上的私心杂念克服掉,并沉醉于戏剧情境的事物中,善于将自己表演中的行动创造出诱人的目的。“演员要将那些原本没有兴趣的对象变为自己感兴趣的对象。把毫无意义的东西变为有意义的东西。”[4]将这一关键抓住,演员会在培养和发展自身素质的过程中,从强制自己在创作环境中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开始,逐渐使之成为演员自己创作天性的一部分。

3.丰富而又活跃的想象力

无论哪种艺术创作都无法脱离想象,戏剧演员的创作也如此。即便他们是基于剧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之上再次进行创造,但是,如果想要将剧本的文学形象创造成舞台人物形象,演员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剧作者提供的事件、情境、人物等,进而使剧作者写出的剧本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简单的舞台提示,通过演员的想象力进一步充实和深化。否则演员便不是一位合格的创作者,充其量只是起到传递剧作者想法这一作用而已。

在谈论有关戏剧演员的重要作用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只有在演员的丰富而又活跃的想象力参与创作的情况下,把剧作家和演出的其他创作者赋予演员的所有材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让在舞台上进行创作的人和观众厅中观看的人的心灵的多个角落活跃、激动起来。这样演员才能过上自己扮演的人物的丰富的内心生活,根据作者、导演和我们自己活的情感所吩咐的那样去创作。”“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作为一名演员,具备丰富而特殊的想象力是尤为重要的。它是演员在艺术工作与舞台生活中必备的一部分,无论他在研究角色也好,或者在再现角色也好。”因此,他认为“想象是引导演员的先锋”。[5]所以,作为一名演员,想象力是他们创作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表演创作中,演员的想象与其他艺术创作者的想象具有相同之处,首先意味着通过内心视觉去观察我们正在想象的东西。所以,德国布莱丁格学者称想象为“灵魂的眼睛”,与此同时,它还包括通过内心的视觉去看正在想象的东西。在演员创作的过程中,这种想象具有补充和深化剧作的作用,并对演员的情绪体验和动作欲求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演员的想象也具有强烈的行动性。因为表演艺术创作的基础是行动,那么,即便静态描绘非常重要,演员的想象也不可在此停留。但是,他更需要形象、具体、生动地想象人物独有的心理——形体动作,也就是在人物内心动作的欲求推动之下,心理活动的过程和体现这种心理活动过程的形体和语言动作。只有充满强烈动作性的想象,演员才能让自己在表演时付诸行动。

另外,演员的想象中应该具有在创作中出现的即兴想象。在某种意义上,戏剧演员的创作是重复地创作,每天晚上都演同一角色。若是演员不想日复一日地重复前一天的创作,需要在每次的创作上与同演者合作,在接受对手给予的刺激时,出现即兴的想象,进一步丰富并改善自己的创作,一次比一次生动。

演员的想象也包含幻想,在我国戏曲艺诀中有这样的话:“世上有,戏上有;有的有,没有的也有。”在戏剧中,除了对现实生活的作品进行反映外,有些时候还有诸多其他体裁的作品,如童话剧、神话剧、科幻剧等。演员在这些体裁的话剧表演创作中,需要将丰富多彩的幻想体现出来,进而激发和推动自己的创作。

想象力并非先天就有的,是通过培养与发展产生的。培养与发展演员的想象力(包含幻想力)和他们在生活中的积累以及文学修养关系极为密切。广博的生活知识以及丰富的文艺修养是他们具有活跃和丰富想象力的基础。所以,演员如果要发展自己的想象力,需要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文学艺术修养进一步丰富起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常会给自己的想象提供素材。

此外,演员还要主动训练想象力。在谈论演员现象力这一问题时,玛丽·奥勃莱恩(Mary O'Brien)说道:“想象并非一种突然异想天开的神秘的思维活动。想象需要观察和经验给予滋养,是一种将其他想法与对象有效结合,并且形成新的上下文的创造新想法的思维能力。想象是一种雕塑:大脑运用多种不同材料去构建观念的一些新形式。”事实上,就某种意义而言,是将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以及过往生活经历中积累的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与加工。例如,在观察生活时,依据观察到的事物和自身经验,发挥想象力,将观察到的人和事发展成一个故事,并且尽最大努力把细节形象化、具体化。演员在这方面多次进行锻炼,便会提升想象力。在表演创作上,演员会采用“有魔力的假使”,以此作为发动机,把自己的想象调动起来,进一步补充和深化剧作者创造出的人物,并且让想象根据应有的逻辑去发展。

总的来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演员,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力自觉地培养与发展起来。

4.敏锐而又真挚的感受力

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外界事物的刺激,肯定会产生某种感受,并且,情绪上也会出现变化。例如,1993 年9 月24 日凌晨,人们都围坐在电视机旁,由于人们不懂外语,在萨马兰奇对申办2000 年奥运会的城市表示感谢时说到了北京,大家都误解为北京中选了,心中充满喜悦和自豪之感,不禁欢呼起来,但是,等看到萨马兰奇从口袋中拿出的信封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刚才中选的并非北京,于是,大家都紧张地期盼着,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等待萨马兰奇最终宣布举办2000 年奥运会的城市,最后,大家等到的结果是悉尼,不由得感到懊丧与失落,有些人甚至流下了眼泪。由此可以说明,在生活中,只要是神志清楚的人,都具备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力,并且情绪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暂且将这种变化称为感受力。

在表演艺术中,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时,最重要的是把人物的情绪体验创造出来。如此,需要确保演员的感受力。但是,演员在表演艺术创作过程中,所接受的并非如生活一般真正的刺激,而是艺术上的虚构,加之受到创作环境因素的干扰,有些演员感受不到客观上给予的刺激,因此便无法创造出人物的情绪体验。通常,在表演中,这样的演员不能真正动心、动情,最终只能通过虚假的“表演情绪”的办法搪塞过去。对戏剧表演中所存在的虚假弊病是人们时常议论的问题,然而,表演上的虚假是因为演员在创造人物时真实体验不足。为何有些演员无法真实地进行体验?除了创作方法和技巧因素之外,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有些演员缺少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

能够在艺术虚构的情境中感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力其实是演员应该具备的感受力。演员若是具有良好的素质,应该非常敏感,对剧情所提供的事实、事件所产生的影响能够真挚地感受到;布景和灯光所营造的气氛;表演对手的举动和言语,甚至微妙的眼神,轻轻地叹息等所给予的刺激,进而把相应的情绪体验引发出来。(www.xing528.com)

在演员创作素质中,培养感受力与演员的整体素质关系密切。通常,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和真诚,爱憎分明的人,在创作中的感受力相比冷漠、虚伪,对生活没有热情,以及对身边的人和事无动于衷的人要好很多。如同陈颗所言,在排演场上较冷漠的人,通常生活中也非常冷漠。在创作中难以像于是之所言“一点火就着”那样简单。所以,演员要想增强和发展自己的感受力,就需要在生活中展现真实的自我,并对生活充满热情。

另外,演员增强与发展感受力和演员全面发展创作素质关系密切。例如,若要增强和发展演员的感受力,需要做到在创作中注意力的养成、真诚的信念与真实感的养成以及想象力的发展等。实际上,在创作中,演员的感受力是他有机的创作天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抑或是演员创作心理活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所以,需要注意的是,在全面地培养与发展自己的创作素质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感受力。

5.真实、准确而又合理的判断力与思考力

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判断是演员创作心理活动链条上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表演创作中,基于感受之上对逐渐出现的情境、事件、事实产生判断的能力,可以说是演员应该具备的创作素质的又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便是思考。因此,就某种意义而言,演员是否具备判断力,指的是他们在表演的时候是否具备思考能力。

在生活中,任何人(神志不健全的人除外)都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当感受到客观上所给予的刺激之后,便会进行思考和判断,基于此,出现相应的态度,并做出决定,之后有所行动。例如,平时我们去逛商场,当看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衣服时,肯定会驻足端详,同时也会在脑海中想象,若是自己穿上这样一件衣服肯定会风采照人,于是,便会让售货员拿衣服去试,并且会查看衣服的做工和质量,看是否适合自己,在这整个过程中,若是你对这件衣服很满意,并且试穿也非常合适,你肯定会将其买下。但是,当得知衣服价格而又发现钱没带够时,会很失落,怪自己为何出门没多带些钱。尤其售货员对你说衣服很流行、很畅销、所剩无几之后,此时会产生犹豫的心理,要不要回家拿钱买衣服,并计算时间,能否在商场人员下班之前赶回来,若是可以,便会叮嘱售货员为你留下衣服,并且保证商场人员下班之前赶来付款,之后便匆忙离去。在上述逛商场买衣服的整个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思考和判断,内心也会出现诸多想法。比如,当想买衣服发现钱没带够,或许会出现的思想活动——“哎呀!钱包只有200 块钱……怎么办,为何今天出门不多带点呢?……买不了衣服了……可是,衣服真的很漂亮,穿着也合身,下周正好有聚会,这件衣服很适合聚会穿,若是穿这件衣服参加聚会,他们肯定会夸我眼光好,会挑衣服,会搭配……问一下明天是否还能买?”在这种思想活动之下,你会就这件衣服的情况去咨询售货员,明天是否还能买。

上述出现的一系列思想活动,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但是,在表演创作中便会出现和上述完全不同的情况。诸多演员都会体会到,若是在表演中也能如同上述所列举的现象一样去思考和判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在表演创作过程中,情境是种艺术的虚构,再有就是,剧情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最终的结果都是剧作家预定好的,不是演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能做决定的,与生活中(上述所列举的商场买衣服)由人们自己通过思考和判断做出决定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演员在表演中会不假思索地直奔结果;而有些演员不具备在表演中进行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因此便不会去判断和思考。无论哪一方面的原因,结果都使得人物心理活动过程失去了原本应具备的环节,因此也无法达到表演上的真实。尤其是体现人物巨大心理冲突的地方,若是在表演中,演员没有判断和思考能力,只能去装假和造作,这样肯定无法创造出人物真实的内心生活,最终所扮演的人物也会非常虚假。

演员的判断和思考能力,是他们可以在表演时,基于虚构情境当中,也能如同日常生活一般“此时此地”、真实地、即兴地进行判断与思考,采用表演中的惯用语便是“真思考”,而且,还可以成为演员创作天性中的一个部分。

6.灵敏而又细腻的适应力

演绎在表演艺术中,总是凭借适应尽可能鲜明地把内在的情感和心境表现出来。所以,适应也可以说是通过“体现和揭示人物思想、情感的有力手段”。人们在生活中会时常这样说“你有来言,我有去语”“随机应变”,其中,“去语”与“应变”便是一种适应。然而,在表演创作中,同样也存在一个适应的问题——演员随时都去适应规定情境所给到的刺激,以及表演中对手给到的刺激,并且,通过细腻和灵敏的适应把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体现出来。

演员若是具备灵敏且细腻的适应能力,那么,通常在表演上便可以创造出非常鲜明、精准、微妙、多彩的表演,让其可以创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人物。然而,若是演员缺少灵敏且细腻的适应能力,在表演上就会千篇一律,也不会创造出鲜明和生动的人物,最终只会让观众有一种乏味和枯燥之感。

从创作方法上来说,演员的这种适应能力要基于对规定情境的理解与感受以及精准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上。但是,从演员创作素质的角度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创作素质的综合表现。一般我们会听到大家这样夸奖演员,这个演员真是“灵”,在此处,这个“灵”字指的是在表演过程中,演员非常灵敏、细腻的即兴适应的能力。然而,这种适应力与他们日常生活积累、文化艺术修养以及思想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也与演员的想象力、注意力、表现力、感受力、判断力等关联甚密。因为演员良好的适应能力是基于以上我们提到的这些能力之上的。

7.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

在创作人物形象的时候,演员所追求的是真挚、细腻、深切的内心体验,同时也要具备鲜明、精准且生动的外部体现。基于此,演员或许才能创造出形神兼备、表里如一、和谐统一的人物形象。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在创作素质上,一方面应该具备在表演中真实进行体验的能力,也就是内部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要将自己的内心体验能力鲜明地表现出来。这是因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主要目的并非为了演员沉浸在自我体验的享受当中,而是要将这种对人物的体验呈现在观众眼前,去感染观众,让观众为之震撼,进而给予观众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对你扮演的人物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并且有所思忖。就如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外部体现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传达内在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在我们这门艺术中,体现器官和体现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演员无法看见的创作生活变为看得见的。”

表现力的作用也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非常重视的,他们认为,只有“形现”方能“神开”,“容动”而见“神随”。由此可以说明,只有通过外部的一些表现,演员内心的体验才具备可视性,才能诉诸观众,让观众感知。

与此同时,由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他外部的声音、形体和语言变化,肯定会影响他的内在感受。就如同一个蜷缩的躯体,通常会让人有一种非常压抑的情绪,痉挛的肌肉也会让人有心理紧张的感觉。所以,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声音的高低、强弱、刚柔、姿态以及语调的抑扬变化,通常也会让内心感受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我们能够看出,在演员创作素质中,表现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员在表演中,通过声音、形体和语言将自己的内心体验表现出来。所以,人们称声音、形体和语言是演员创造人物形象时的两大支柱。一个具有良好创作素质的演员,是经过训练,让自己的声音、形体和语言具有可塑性,进而达到“天然的完美”。如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能够“适应天性指定给他的工作”。抑或是如同波兰著名戏剧导演格罗托夫斯基所言,演员的体现器官,应该像是一个有弹性的薄膜,当感情的气息充进这个薄膜的口袋里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随着情感的变化而膨胀起来。

有一种观点是这样说的:只要具有真挚的体验,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无须在形体与语言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主要是因为它将外部体现的重要性忽略了,与此同时,把表演作为一门艺术应该具备的表现性质也否认了。首先,在戏剧表演中,若是不具备一个有着表现力的体现器官,是无法充分体现出细腻、真实、微妙的情绪体验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明确指出:“肖邦的微妙之处是不可以通过大喇叭表达,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可以用形体的、物质的体现器官的那些粗糙部分对极微妙的下意识的情感进行表达,尤其是体现器官如同没有调好音的乐器演奏得不合调的时候。”同时他还说道:“不可用没有经过训练的身体去表达人的内在的精神生活的最细致的过程,如同无法用走调的乐器去演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一样。”由此可以说明,即便是对体验非常重视和强调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也对那种只须有体验,便自然会体现出来的观点进行了否认,而提倡演员要具有训练有素的形体的、物质的体现器官,才有可能鲜明、准确、生动地体现细腻、真挚、微妙的内心体验。作为一门艺术——表演,要求演员在体现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时,需要考虑到把美的享受呈现给观众。那种纯自然形态的情感流露方式,有些时候随意泛滥,最终很可能成为狄德罗所批评的:“情欲发展到难以自制的地步……都要显出一副怪相。”然而,若是美感不足的表演其实也不能称之为表演。

在谈及形体表现力的时候,于是之说道:在他看来,有三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眼神,第二是手势,第三是步态。这三方面通常可以把人物的外部性格特征体现出来。对于手势这一问题上,见诸画论颇多,如格拉西莫夫(苏联画家)有本小册子,他说道,肖像画创作的重点是,第一,眼睛要画好,第二,手要画好,这是因为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同时,他还引证了其他人的画论。他曾听说,西欧的大画家也非常注重画手,谈到了其中的诸多道理。这次在巴黎的罗丹博物馆中看到塑在一个不大的石膏托上的两只手,分别是男人和女人的手,是相爱的两只手,故此题目为《爱》,但是,与平时大家表现爱情时不同,不是一定要攥到一起。然而,塑在石膏托上的两只手,在形象上让人为之惊叹,很是神奇,拥有丰富的感情。由此可以看出,在刻画人物上,手势、眼睛和步态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塑造人物时,除了形体的表现力以外,语言的表现力也是同等重要的。通常,人物丰富的内心体验通过演员所念台词的语气、语调、音色上的变化便可以揭示出来。

演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勤学苦练才能在形体、声音和语言的表现力方面有所发展,这些方面是需要刻苦锻炼的,没有任何捷径。针对话剧演员而言,通过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才能加强自身表现力方面的素质。

(二)“四感”

1.演员需要具备真挚的信念与适度的真实感。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演员是在虚构的情境中进行表演创作的。

2.演员需要具备善于捕捉人物特征的形象感。这是因为演员需要塑造形式多样、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3.演员要具备幽默感。因为演员也会出演喜剧,抑或是会在不同剧本中遇到喜剧情境。

4. 演员要具备适应行动发展所需要的节奏感。这是因为演员在表演“平”“温”“拖”时,会带给观众一种黯然无神之感,因此,需要具备适应行动发展所需的节奏感。

此外,演员在创造人物形象时,需要具备整体感;在掌握风格体裁不同的剧本的表演时,需要具备体裁感;还有作为演员的整体素质中,需要具备审美感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6]

上述这些最基本的创作素质,肯定存在天赋因素,并且这种天赋因素会体现在所有人身上,区别在于多少和强弱的不同。诚然,为了适应表演艺术创作所需,这些素质应成为演员创作的天性。所以,演员应该努力去培养与发展。有些演员即便天赋比较好,这些素质方面的锻炼也是不容忽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