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操《孙子略解》:一部划时代的贡献

曹操《孙子略解》:一部划时代的贡献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尤其是其研究和注解《孙子兵法》,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乃至中国兵学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今存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释文字看,曹操《孙子略解》的贡献主要如下:一是通过删校贡献一个定本。从《孙子兵法》的传播和古典兵学的发展来看,这个工作是划时代的。换言之,曹操手定本《孙子兵法》成为其后历代学者研究、注释、校勘《孙子兵法》的祖本。说明曹操并未篡改《孙子》。

曹操《孙子略解》:一部划时代的贡献

曹操不仅作为统帅指挥大军作战,而且还作为军事理论家著书立说,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尤其是其研究和注解《孙子兵法》,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乃至中国兵学史上,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代学者评价说:“曹操不仅注“孙子”而已,他更可以被看作对《孙子兵法》研究得最深入也最有心得的人。”[14]

根据曹操《孙子略解》的自序,曹操注释《孙子兵法》,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肯定《孙子兵法》在中国兵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所谓“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其二,对《孙子兵法》正本溯源。《孙子兵法》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了文本矛盾抵牾、解释不准、理解错误等问题,所谓“审计重举,明画深图,不可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15]。就是说,孙子认为,战争从谋划到行动,必须精心筹划、考虑周全、深谋远虑、慎重行动,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但世俗对孙子的理解却流于表面,甚至理解错误,因而必须对孙子的重要概念范畴、微言大义予以准确揭示。其三,校订整理出一个比较准确的版本。所谓“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16],就是说,对于后人随意掺入的违背孙子原著的内容,必须进行剔除,还原《孙子》的本来面貌,同时,真正揭示出《孙子》一书的思想精华和主旨。

从今存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释文字看,曹操《孙子略解》的贡献主要如下:

一是通过删校贡献一个定本。既然当时流行的《孙子兵法》内容“相诬”,文字“烦富”,所以曹操《孙子略解》的首要工作,就是鉴别真伪,把与十三篇“相诬”的内容去掉,着力恢复《孙子兵法》的本来面貌。《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期,当时即引起关注,吴王阖闾当面称许孙武:“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17]并通过吴宫教战的传奇式考验,任命孙武为将军,孙武也在千里突袭、破楚入郢的战争中大显身手,名显诸侯。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更是广为流传,《韩非子·五蠹》所谓“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18]秦汉时,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强盛,文治武功前迈古人,文化事业和军事学术发达,《孙子兵法》的实践应用和流传更为普遍,司马迁所谓“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19]。但正因为《孙子兵法》名气太大了,所以在流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托名伪造者有之,断章取义者有之,随意增减者有之。虽然经过西汉初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以及武帝时杨仆、汉成帝时任宏的两次整理,到东汉班固作《汉书·艺文志》时,著录的《孙子兵法》仍有两个版本:《吴孙子兵法》82篇(另有图9卷)、《齐孙子》89篇(另有图4卷)。这与《史记》记载的十三篇,出入不是一般大。曹操对当时流行的《吴孙子》重新删选,将后人掺入的内容与孙武本人的著述加以区分,然后将十三篇抽出别行,单独为之作注,而对不是《孙子》原书的内容,另作处理,如将其他杂篇编为《续孙子兵法》,从而还《孙子兵法》以本来面貌。

曹操是第一个认真系统整理《孙子兵法》并为其作注的人,是奠定《孙子兵法》研究基础的第一人,其《孙子略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为《孙子》研究树立了第一座里程碑”[20]。历史上,两汉时期曾三次整理兵书。第一次是西汉初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21],所谓“序次”,主要是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182家兵法,“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22],实际上是做挑选编排目次的工作。第二次是汉武帝时,由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23],大概是在汉初选出的35部兵书之外,增选了一些其认为重要和有价值的兵书。第三次是在西汉末汉成帝时,“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其所分类的四种,分别是“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和“兵技巧”,《孙子兵法》被分到“兵权谋”类。任宏的“论次”,主要就是尝试根据兵书的内容和主旨对兵书进行科学分类。总而言之,这三次整理,只是做一些篇章编次或分类工作,都没有正式对《孙子兵法》进行章句及注释。已知的做这一工作最早的人,就是后于任宏200余年的曹操。在众多的《孙子》注释者中,曹操的注释最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从《孙子兵法》的传播和古典兵学的发展来看,这个工作是划时代的。李零先生就说,对于《孙子兵法》的研究,曹注之前是一个时期,曹注之后是一个时期。之前,从战国到两汉,孙子学派包括《吴孙子》《齐孙子》《孙膑兵法》以及孙子后学的一些著作。两汉时期,三次整理,《吴孙子》《齐孙子》分开了。曹注本出现是在第二个时期,曹操重作删选,将十三篇抽出别行,为之作注,形成今本《孙子》的真正起点,十三篇成为研究重心所在。曹注原名《略解》,其对《孙子》并未作篡改,也就是说原始版本的《孙子》,确实只有十三篇。北宋以后,《孙子兵法》有两大传本系统,即《武经七书》系统和《十一家注孙子》系统,但这两个系统都是以曹操《孙子略解》为底本的,曹注本出现后,是《孙子》十三篇单独流传的时期。换言之,曹操手定本《孙子兵法》成为其后历代学者研究、注释、校勘《孙子兵法》的祖本。

李零先生还对曹操的这一贡献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并进行详细的考证说明,现摘录如下:(www.xing528.com)

过去研究中国古代兵书流传的人往往注意不够,其实它对后世影响很大。曹注十三篇出现后,从《七录》《隋书·经籍志》《日本国见在书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可以看出:合并有十三篇和杂篇的《吴孙子》,没有流行多久就消失了,曹注十三篇逐渐成为研究《孙子》的重心所在;《齐孙子》大约在隋以前也失传;《吴孙子》杂篇似乎逐渐分化单行,唐以后亦不见著录。曹操对《孙子》所做的整理是指淘汰杂篇,单注十三篇,这点曹操本人的《孙子序》是留有痕迹的。……现在根据出土发现,曹注十三篇虽与简本在篇次、章句和文字上有所不同,但二者基本上还是一致的。说明曹操并未篡改《孙子》。而东汉以来的流行本既然是十三篇与杂篇的合抄本,曹注本只有十三篇,应是经淘汰杂篇而成,这也说明曹注本是经删削而成。因为古人所说删削本来就是这种含义。[24]

二是明其“旨要”,对十三篇的主旨予以精辟揭示。一方面是揭示整本兵书的主旨。如,曹操在《孙子略解》的自序中,仅用“审计重举,明画深图”8个字就概括《孙子兵法》的主旨,认为孙子是一部战略经典,其思想高明就高明在对事关战争胜负的定计、筹划、战胜等核心问题的规律进行了揭示。另一方面是通过作题解的方式,对各篇主旨进行揭示。如,关于《计篇》,曹操的题解:“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关于《作战篇》,曹操的题解:“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对于《谋攻篇》,则说:“欲攻敌,必先谋。”对于《形篇》,则提出:“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对于《势篇》,曹操只用5个字:“用兵任势也。”对于《虚实篇》,曹操提出该篇的核心在于讲如何“能虚实彼己也”。对于《军争篇》,曹操认为其主要在于揭示“两军争胜”的道理。对于《九变篇》,曹操认为其重点在于讲“变其正,得其所用九也”。对于《行军篇》,曹操认为关键在于“择便利而行也”。对于《地形篇》,曹操认为:“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对于《九地篇》,曹操提出“欲战之地有九”,即必须明了战略地理和地缘关系。对于《火攻篇》,曹操强调该篇的重点在于“以火攻人,当择时日也”。最后一篇是《用间篇》,曹操、李筌提出:“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25]综观曹操对十三篇各篇的题解,可以看出,其对各篇核心要义的揭示是非常精辟到位的,这对于人们研读和运用《孙子兵法》,无异于醍醐灌顶。

三是“训说”,即注释。首先是对于《孙子兵法》中后世所不熟知的名物制度进行解释。如对《作战篇》中提到的“驰车”“革车”“丘牛”“大车”等名物,以及“籍”“军”等,曹操均做了非常准确、通俗的解释。其次是疏通文义。《计篇》开篇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曹操特意作注,认为“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就是说孙子这里说的“五”,是下文的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而且要从敌我双方进行比较考索。对于“五事”中的“地”,孙武在文中自注是“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曹操进一步解释说:“言以九地形势不同,因时制利也。论在《九地篇》中。”告诉读者对于“地”的理解,要结合后面的《九地篇》,互相对照加以理解。《用间篇》中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曹操解释说,孙武之所以讲“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是因为“古者,八家为邻,一家从军,七家奉之。言十万之师举,不事耕稼者七十万家”。再次是辨析。对于容易引起误解,或者人们容易望文生义的地方,曹操均做了文意或词意的辨析,使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孙子的本意。如《计篇》提到民不畏危,对于“危”字,曹操解释说是通过政治教化让百姓不“危疑也”,应该说,曹操这个解释是非常准确的。[26]

曹操的《孙子略解》言简意赅,重点突出,“简要质切,多得孙子本旨”。从各篇注释的条数就可发现曹注的简明切要。曹操注《孙子》,对于十三篇的注文,自《计篇》到《行军篇》,平均每篇20余条,《地形篇》14条,《九地篇》65条,《用间篇》9条,后四篇因为较难理解,所以注释最多。从学术价值看,其注解不仅能解释孙子思想的重点,更能根据其指挥作战的经验提出有见地的见解。所以曹注备受后人尊重,并构成后世注者的基础。“仅凭此一贡献,即可奠定曹操在战略思想史中之不朽地位。”[27]曹操的身份和其他注者截然不同。王汝涛先生就说,其他注者大多以文人或学问家身份注书,即使像杜牧那样“最喜论兵”的人,无论见解怎样高明,由于其本人缺乏亲身的指挥战争的实践功夫,总不免给人们以纸上谈兵的感觉。而曹操不然,他一生指挥过无数次战役,最大的战争,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而且有文献记载证明,他曾有意识地运用《孙子兵法》,且取得胜利。故此,其注释必然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因而实用价值更高。曹操之后,历代研究和注解《孙子兵法》的学者,不仅以曹注本为底本,而且还在曹操注释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如北宋时,武学博士朱服等人校定《武经七书》,“《孙子》止用魏武帝注”,其他六本兵书都不加注文。曹操的注解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一斑。此外,曹操以战例作注的办法,最能阐述清楚兵学原理,也为后人所沿用并发扬光大。

四是结合战争实践对具体内容作修正和发展。《谋攻篇》有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曹操注释:“以十敌一则围之,是将智勇等而兵利钝均也;若主弱客强,不用十也。操所以倍兵围下邳生擒吕布也。”[28]这是提醒读者掌握孙子兵学理论的精髓,而不必拘泥于《孙子》的具体结论。对于“五则攻之”,曹操认为这是兵力部署上的问题,“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29]。对于“敌则能战之”,曹操认为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要战胜敌人,不是说必须跟敌人正面比拼,而是必须出奇设伏,所谓“己与敌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30]。孙子反对攻城,认为攻城代价太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这在春秋时代确实如此,但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以及城市战略地位的提高,攻城不仅必要,而且也不像孙武时那么艰难,所以曹操在注释时对孙武的观点并未简单接受,而是对攻城问题区分不同情况,认为“敌国已收其外粮城守,攻之为下政也”[31]。就是说只有当敌人已经坚壁清野,城内粮足可以坚守的情况下还去攻城,那才是真正的下策。在《九变篇》的注释中,对于孙武讲的“城有所不攻”,曹操又解释:“城小而固,粮饶,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州,得十四县也。”[32]这里提到的是初平四年(193),曹操进攻陶谦,巩固山东根据地之战。战争起因是,曹操的父亲曹嵩逃难到琅邪,曹操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父一行,但徐州牧陶谦的部将贪图财物,袭杀了曹嵩等人。陶谦的军队还攻取泰山的华、费二城,加强守备。驻军于定陶(今山东菏泽)的曹操,为报父仇,亲率大军进攻陶谦,但因华、费二城虽小却坚固,曹操于是置华、费二城不攻,而一举攻下陶谦的其他十多座城邑,兵至徐州城下与陶谦决战并大败之。陶谦战败后退守郯城,曹操又率军包围了郯城,攻城多日不克后,曹操及时改变策略,置郯城于不顾,率军转攻取虑(今江苏睢宁西南)、睢陵(今江苏睢宁)、夏丘(今安徽泗县东)三县,从而进一步削弱了陶谦的势力。再如,《孙子兵法》非常重视火攻,但又强调慎用火攻,曹操着重强调《火攻篇》的要旨在于“以火攻人,当择时日也”[33]。就是说关键在于掌握火攻的时机,并指出火攻与水攻两种战术的利弊在于“火佐者,取胜明也。水佐者,但可以绝敌道,分敌军,不可以夺敌蓄积”[34]。曹操的这些见解,是结合自己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他在指挥作战中特别擅长运用火攻、水攻战法,如在官渡之战中,他首先派部将徐晃率军焚烧袁军粮草于故市(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引起袁军上下恐慌,后又亲自率军夜袭乌巢,火烧袁军后勤重地,然后回击袁军。在水战方面,建安三年(198)十月,曹操率军进攻占据徐州的吕布,攻下彭城,吕布退保下邳。曹军包围下邳后,决泗水沂水灌城月余,擒杀吕布及陈宫等,一举夺得徐州这一战略要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