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被摄影记者忽视的“必修课”
“扫街”,作为摄影记者的一门“必修课”,似乎从来没有被真正重视过。
20世纪的传统摄影记者比较“幸运”,因为器材的“垄断”,每当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他们总能最早得到消息并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拍下第一手的照片。多数记者不需要通过“扫街”来获得新闻线索。
转眼到了全民摄影的互联网时代,“独家”照片对摄影记者来说越来越难,新闻现场的群众和触觉更敏锐的文字记者拍照成了常态。但在多数报社以发稿量为基础的考核制度下,年轻的摄影记者们通常也不会重视“扫街”这种“低效”的方式,他们有更“聪明”的“策划”。
很遗憾,多数“策划”不是对某一选题的深入思考和扎实拍摄,而是把需要宣传的内容简单地转化成画面。通常的做法是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画面来拍摄,内容空洞而概念化,和现实生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初春的第一朵桃花、盛夏荷叶上的蜻蜓,比如端午节的粽子、元宵节的汤圆……不能说这样的照片缺少技术含量,很多记者在“技术”上也动了不少脑筋。但这些画面再好看,再精益求精,也只能作为文字的图注,它们的价值只是点缀装饰版面,很难体现作者的独立思考,也无助于改变某些摄影记者在报社的附属地位和被文字记者替代的命运。
不得不说,摄影记者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有时候,越到紧要关头,越“笨”的办法才能体现出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在追求效率的时代,“扫街”看起来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拍摄手段,但它可以磨炼摄影记者观察世界、感受现实的眼光,也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摄影,并在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拍出新鲜的、有时代感的故事。
“扫街”——时间沉淀下的影像价值
很多年轻摄影记者抱怨,“没有什么好拍的”。但生活就是摆在你面前的事,并不一定要有什么高大上的主题,新闻摄影的魅力其实在于每天都有东西可拍。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巨变的时代:我们生活的城市,节奏如此之快,变化永不停歇,大量人口带来的万千世态和各种交织纠缠的现实矛盾,让新闻图片无处不在——哪怕没有大事发生,或是进不到历史性事件的现场,也同样可以拍出精彩的照片。只要生活继续,题材永远不会缺。
具体拍什么?根据我的经验,拍有时代特征的东西。仔细观察,行道树、广告牌、电动车,甚至衣服上的LOGO……这些被人们有意无意放在城市角角落落的东西,都在不经意间传递着一些微妙情感和复杂心情。它们都有自己的话语,具备再解读的可能性,仿佛一组都市内部的密码,能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和仪式感。这样的新闻摄影,照片可能没有那么直接,信息可能没有那么明确,甚至都不太强调“时效”性。那些悄无声息的画面,也许在当时会因为过于“日常”而被忽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来越彰显出价值。(www.xing528.com)
著名摄影理论家、策展人顾铮说,他相信拍得多的人。我觉得很受启发。摄影最基本的属性是记录,不管你有意无意,尽管你有可能没有意识到照片蕴含的意义和信息,但摄影本身的属性已经帮你记录下来了。所以要多拍,不管当时理解不理解。很多事情我们并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意义在哪里。假如完全想明白了再拍,肯定会错过很多东西。现在看或许没意义,但不代表以后也没有意义。可以先放在一边,再回过头来看,就是历史。就像苏珊·桑塔格说的那样:“时间最终会把大多数照片——甚至包括那些业余水平的照片——定位在艺术这一水准上。”
20世纪80年代,我曾站在宁波东门口当时还在建的高楼顶上,用接片的方式拍下了宁波市中心的全貌。当时只是觉得好玩,但今天再看这张照片,常常会很感慨。有些场景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也正是因为熟悉,不当回事,等回过神来,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城市一步步的变化,就在这些照片里,它几乎可以让你听到中国前进的脚步声。
2015年度获中国新闻奖的电动车系列,最初也是一组“扫街”的照片。之前拍单张的时候只是觉得画面有趣,后面几年才发现电动车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而这组照片都是平时在赶路时随手拍的,因为我发现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和记录道路上、旅途中的日常,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承载的人物的故事和命运,并通过“在路上”的种种状态来表现城市的前行步伐和人们的生活态度,于是有了电动车的影像。如果将来有了新的认识,那些照片还可以组成别的专题。
“扫街”——新媒体时代,技术为内容让路
说到底,摄影是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一个手段,一种工具。对一名摄影记者来说,并不需要端着专业相机才能进入专业的摄影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时时刻刻的。“扫街”的时候微单往往比专业相机更合适,一来携带方便,二来技术设备的限制可以减少干扰,反而更能专注于内容的表达,也更能锻炼自己对于题材的提炼。
另外手机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体积小,操作迅捷,可以做到基本不干预拍摄对象,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着它自由发展,然后从变化的画面中抓取一个,往往会非常生动。因为被拍摄者不会下意识地“摆”一下,记者会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捕捉到一些乱而微妙的场景和最真实生动的表情,使照片非常具有现场感和戏剧性。城市的魅力在这些自自然然的画面里展露无遗。
当然,“扫街”还要注意一些法律问题,比如尊重被拍摄者意愿,未经允许公开的照片,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也不宜导致公众对拍摄对象的评价降低,否则容易侵犯拍摄对象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城市街头,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其实就是摄影记者的工作室。“扫街”,无非把从一个事件发生地到另一个事件发生地的拍摄,转向了在更为宽阔的大空间里寄托某种关系的影像方式。如果你通过大量的拍摄进入日常的核心,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积累,那么你就有了不容易被取代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