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详解

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详解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国外调查统计,在专利文献中报道的技术内容只有不到6%刊载在其他文献中。据统计,专利文献报道的发明科技成果通常早于其他类型的文献。并且可直接浏览、打印1790年7月31日以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公布的所有专利说明。

专利文献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详解

1.专利文献的特点

专利文献通常是指专利说明书,它包括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说明书摘要等。它与其他的科技文献如图书、期刊、研究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相比,具有以下几项独特之处。

(1)内容广泛。

在应用技术方面,专利文献涉及领域之广是其他科技文献所无法比拟的。目前,全世界每年公布的专利说明书在200万件左右,其内容极其广泛,大到飞机、航母雷达火车,小到纽扣、圆珠笔尖、别针;从小改革到高精尖技术,各种层次的发明创造应有尽有。实践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实用性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中都能找到。这是因为厂家和发明人为了达到独占的目的,对产品和工艺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获得专利权。因此即使是极小的改进,在专利文献中都有所反映。

国际专利分类表把可申请专利的技术领域分成6万多个细目(分组),而美国专利分类表则分成10万个以上的细目,由此可见专利文献所包括的内容之广泛。根据国外调查统计,在专利文献中报道的技术内容只有不到6%刊载在其他文献中。这个数字表明要了解新的发明创造,如果不善于检索国内外专利文献,将会失去大量的科学技术信息。

(2)内容详细。

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对撰写专利说明书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其要求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的发明内容必须完全清楚,以业内人能适宜为标准,在撰写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发明所属专业技术领域;

②该项技术发展背景,目前存在的问题;

③发明实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简明示意图或者流程图

⑤给出应用的最佳方案或实施案例;

⑥工业实施条件。

专利文献与其他科技文献相比,在技术内容的叙述方面往往更为具体,更加实用。但在检索专利文献时,专利以单一件申请,所以只有通过系统地检索其核心和外围专利才能完整地了解某一产品的全过程,所以用户应注意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科技信息。

(3)格式雷同。

专利说明书具有固定的格式,一般由扉页、正文和附图三大部分组成。扉页部分一般著录本项专利说明书的国别、国徽专利号、专利申请日期、申请号、发明人、发明名称、分类号、文摘等著录项目。并且在每个著录项目之前的括号中都标有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国际标准化代码,这种代码由国际专利组织“巴黎联盟专利局情报检索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ICIREPAT)制定,目的是使那些不懂该国文字的专利工作者能根据代码识别其后面著录项目,便于进行计算机输入和检索。例如:[21]表示专利申请号、[51]表示国际专利分类号、[71]表示申请人名称等。

专利说明书的正文主要由序言、发明细节的叙述和权项三部分内容组成,序言通常先指出该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追溯发明的背景情况、现有技术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的发明,能提供改进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对发明细节的叙述通常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往往列出若干实施案例和较理想的实施方案。而权项部分一般都处在正文的最后,仅有日本专利说明书把权项放在正文之首。权项是专利申请人要求法律保护的技术范围,是区别于已知技术的要点,是发明人的独创部分,是排斥他人无偿占用的具体内容。权项限定了专利权保护的范围,所以这部分文字通常显得格外谨慎烦琐。专利说明书的附图多数在正文之后,少量在正文之前。附图是通过相关发明的立体图或其剖面图直观地介绍发明,一般为结构原理图或者示意图,并不反映尺寸比例。

(4)报道速度快。(www.xing528.com)

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专利实行的是先申请制,对国内相同的发明,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因此,发明人往往力求抢先提出专利申请,在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实行早期公开的国家中,自申请日起满18个月,专利局就公开出版专利申请说明书。这大大缩短了技术交流的时差。据统计,专利文献报道的发明科技成果通常早于其他类型的文献。例如,电视机见之于专利文献是1923年,而在其他文献上发表是1928年,相差5年,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5)报道数量大,重复多。

目前全世界每年公布的专利说明书近200万件,其中多半是重复报道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同一发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提出专利申请,因而各国分别公布;二是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的国家,对一件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布两三次。它既为查阅专利文献的读者提供了选择文种和国别的方便,也给读者筛选专利文献带来一定的麻烦。

(6)索取容易,追溯方便。

自21世纪末,各国专利局和专利性国际组织纷纷利用因特网免费传播专利信息,为世界各地网络用户快捷地获取专利信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途径。如欧洲专利局esp@cenet网络数据库包括欧洲专利局专利数据库,收录世界范围内的3 000多万件专利说明书,并且每周更新一次;而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在因特网上的专利全文数据库提供了快速(布尔)检索、高级(布尔)检索和专利号检索,其中可供选择字段高达31个,为提高查准率创造了条件。并且可直接浏览、打印1790年7月31日以来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公布的所有专利说明。专利数据库的突出优点是数据量大、更新及时、使用方便,可直接浏览或打印原文。

2.专利文献的用途

专利文献含有重要科技信息、法律信息和经济信息。读者通过阅读专利说明书可了解有关课题的科技发展状况。这样有利于科技人员相互了解、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加速科学技术向前发展。通过著录项目中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用户可了解到相关企业专利申请的情况,例如其有效专利有多少,属于哪些专业技术领域等。从而分析研究其技术动向、产品动向和市场动向;根据同族专利的数量以及国别,可判定其经济势力范围,专利文献含有多方面的信息,它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科技信息资源。

(1)专利性检索。

专利申请人或者代理人对一项新发明在申请专利之前必须进行专利检索,了解自己或代理的新发明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从而对是否申请专利做出决策。专利性检索,主要是检索相关的专利文献和专业期刊,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规定“七国二组织”的专利文献(追溯到1920)和最近5年100多种专业刊物为最低文献量。这七个国家和两个组织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欧洲专利组织(EPO)和专利合作条约组织(PCT)。

(2)侵权检索。

企业向国外出口新产品之前,应检索专利文献,用于判断是否会造成侵权。一旦企业被控告侵犯他人专利权时,也应当对有关专利文献进行仔细研究,判断是否真的侵权。此外,还可进行更广泛的专利文献检索,力求找出相关的专利文献,然后反诉、请求专利局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从而摆脱被控侵权的困境。

(3)开发新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检索。

专利文献详尽地叙述发明内容,是十分有价值的科技信息资源。据报道,在研究工作中经常查阅专利文献可缩短研究时间60%,节省研究经费40%,许多使用过专利文献的科技工作者对此深有体会。天津大学电子系的一位教师初步掌握了专利文献检索方法后,立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他说:“在我的课题研究中,需要一种增益受控放大器,我曾查找过几十种有关放大器的图书和仪器说明书,均未找到该电路。在初步学会检索专利文献后,我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查到10篇这方面的文摘。”这大大加快了科研工作的进度。江西有色冶炼加工厂使用的铜钹润滑剂,在1980年之前几乎完全依靠进口,这不仅花费大量外汇,而且供货不及时,影响生产,该厂组织技术攻关,并委托江西省科技情报所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后来他们在所提供的数篇国外专利文献的启发下,扩展了创新思路,在数个月的时间内就试制出7011铜材拉拔润滑剂,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现已开发出一系列铜拉拔润滑剂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由此可见,一旦掌握了专利文献的检索方法,就如获得打开专利知识宝库的钥匙。

(4)设备引进前的检索。

在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过程中,对拟引进的技术设备,用户应通过查阅相关专利文献,了解其技术先进程度,属于哪个年代的水平,是否申请了专利,在哪些国家申请过专利,专利权是否有效等,避免上当吃亏。例如上海耀华玻璃厂与英国皮尔顿玻璃公司谈判引进浮法工艺技术项目时,对方索价1 250万英镑,理由之一是该项目拥有一大批专利。我方经系统检索后,发现该公司围绕此项技术申请的专利共137件,其中已失效的51件,占37.4%。由此我方掌握了确凿事实,在谈判中取得了主动,最终转让费降到25万英镑。

(5)技术评价与预测的检索。

检索某一技术领域的专利,并将检索到的专利按国别和不同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了解该项技术领域的现状以及预测其发展动向,例如它是否处于活跃阶段,哪些国家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它即将取代哪项技术或产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